深圳韶关文艺评论家丹霞山“论道”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2023-08-22 16:15
摘要

8月19日,韶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和深圳南山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及深圳市华文文学学会在丹霞山举行创作座谈交流峰会,并举行十三行汉诗艺术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开启双方评论、诗歌和艺术创作新里程。

8月19日,韶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深圳南山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及深圳市华文文学学会在丹霞山举行创作座谈交流峰会及十三行汉诗艺术创作基地揭牌仪式,开启双方在评论、诗歌和艺术创作方面的合作。

出席峰会的有韶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温阜敏,南山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黄永健,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作家李晓红,韶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钟秋鹏,常务理事、监事王忠一等,南山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晃,夏子,副秘书长徐瑶等双方共计40余人参会。

温阜敏介绍了韶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的发展历程和创作成果。韶关评协是广东省最早成立的地市级评论家协会,还是广东省评论家协会(韶关)创作基地,具有丰厚的文学底蕴,协会班子老中青三结合,属于粤北文化高地,温主席重点强调,韶关具有丹霞山世界双遗文化高地,南华寺六祖禅宗禅学的文化高地,唐代宰相诗人张九龄的历史文化高地三大特点,渊源深厚,历史悠久。

黄永健表示,深圳南山评协来到韶关丹霞山,就是来韶关学习。据悉,深圳南山评协属于深圳最早成立的区级评论家协会,承载粤港澳大湾区文艺评论重要任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研究课题。新近出版了《逐潮听浪》、《汉诗归来一一当代十三行汉诗评论集》等评论著作,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李晓红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她说:”希望在座的每一位作家、评论家都能勤于笔耕,努力创作,珍惜我们共同搭建的文艺平台和创作机会,力争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李晓红介绍了她的作品《顺流而上一深圳个人经济拼图》和《远方以远》创作特色并表示要向韶关同仁学习,多出作品,出好作品。

座谈会上,深圳大学汉诗艺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黄永健重点阐述了“十三行汉诗”的起源、创作成果和社会影响等,并强调它的创新性与推动力。目前海内外已经有数千人在写十三行汉诗,有超过万首十三行汉诗在各个平台,各种渠道上发表。

此后,双方在丹霞山星光霞谷举行十三行汉诗艺术创作基地、深圳南山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创作基地、韶关市散文诗创作基地、韶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创作基地等四个文艺团体的创作基地揭牌仪式,黄永健并为创作基地负责人邢瑞斌赠送了他的十三行汉诗书画作品。

图片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原标题《深圳韶关文艺评论家丹霞山“论道”》)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张雪松  三审 田语壮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