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深圳设计周开幕式上首发的2023深圳城市形象片《敢闯敢试》,连日来引发强烈社会反响。5月3日,中华曲艺学会创新发展理论委员会主任、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委员、著名文艺评论家周思明在接受深圳特区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深圳城市形象片《敢闯敢试》以科幻片为视角,讲述深圳这个现代化大都市奔赴星辰大海和未知世界,不畏艰险、勇毅前行、探索永无止境的新时代形象,以科幻镜头完美演绎“敢闯敢试、改革创新、奋斗追梦”的深圳城市精神。
周思明提及,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指出:党和国家作出兴办经济特区重大战略部署以来,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他说,《意见》出台以来,深圳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迈开更大步伐,取得新的进步,展示出了新时代深圳的卓越风采。与此相呼应,深圳城市形象片《敢闯敢试》应运而生。
周思明指出,深圳作为首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40多年来不仅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两个文明建设成就巨大,而且积极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大力研发孵化创新型技术,涌现了一批在全球叫得响的创新企业,在超材料、4G技术、3D显示、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领域的创新能力都已跻身世界前沿;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深设立实验室,主导世界上几乎所有芯片架构的英国ARM公司也在深圳成立了合资公司,众多国际创新“巨头”加速布局深圳。今日之深圳,正以自身强大的科技、金融实力吸引国内大量顶尖人才,奋起直追上海和北京。
周思明表示,文艺是反映生活的一面镜子,以影像镜头对外展示深圳城市风采,是党和人民赋予影视创作者重要而光荣的使命。城市形象片《敢闯敢试》适应这一要求,以科幻技术手段,生动展现一座科技之城、创新之城、未来之城、梦想之城的超拔气质。片中我们看到,诸多深圳地标建筑和景观悉数浮现,它们与璀璨的星河、浩渺的宇宙交相辉映、同频共振,呈现出了一幅既写实又魔幻的魅惑图景。《敢闯敢试》长度虽然只有2分58秒,但却能够以小见大,以短胜长,成功跨入城市宣传片精品行列。
周思明认为,城市形象片《敢闯敢试》的创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决非一部简单的影视宣传片,其不凡意义有三:一是象征着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以更高远志向和更宏大气魄向宇宙进军、向未来迈进的超前意识与长远眼光;二是彰显出深圳人高瞻远瞩、远见卓识的历史责任感与时空穿透力;三是体现出深圳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创办得最成功的经济特区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以上这三点,是深圳乃至中国插上科技与科幻的双翅,向着更加辉煌的时空腾飞的强大动力。
周思明表示,中国科幻文艺创作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就其创作思想和想象力而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幻作品相比毫不逊色。需要借助国家与地方的合力,使之更快更好地走向全球。“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深圳面朝大海,是海洋文艺的最好孵化场;深圳科技发达,是科幻文艺的最佳产出地。《敢闯敢试》的创作和传播,必将推动深圳科幻文艺走向更大规模和更加辉煌的成功。
周思明简介
周思明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出版文艺批评著作四部,长篇纪实文学一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学批评》《中国文艺评论》《南方文坛》等报刊刊发论文逾千篇,发表小说散文多篇,曾获首届国际人文社科论文大奖赛奖、首届中国网络文学评论大赛奖、多届全国曲艺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奖、全国生态文学大赛散文奖等40多项,获两届年度中国文艺评论达人、2007《艺术广角》“今日批评家”、2019第4期《文学自由谈》封面人物。他还参加过中国当代文艺论坛、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遂宁峰会、中国曲艺高峰论坛、中国文艺评论年会、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论坛等,多篇论文入选《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当代文艺文论选》以及国家广电影视高考专用丛书、全国及多省市高中语文测试卷等。
(受访者供图)
(原标题《中华曲艺学会创新发展理论委员会主任、著名文艺评论家周思明谈深圳城市形象片〈敢闯敢试〉:以科幻镜头完美演绎深圳城市精神》)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田语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