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走进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实地考察公司车间,并同车间里的残疾人进行互动,深入了解残疾人的工作环境,以及他们工作生活、福利待遇等方面情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深圳市残联坚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工作、检视整改贯通起来一体推进,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大走访、大座谈、大起底”活动300余场次,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大力促进深圳市残疾人就业创业,在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遴选19位政治觉悟高、社会责任感强、热心公益宣传、具有较好法律基础的专业律师组建普法宣讲团,深入全市各区开展“残联法律六进”活动。图源: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
当起“推销员”到企事业单位“找岗位”
“残疾人朋友渴望通过就业开启新生活,他们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竞争力,我们可以挖掘更多优势岗位,为深圳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支持。”
作为残疾人“娘家人”,市残联走访调研深圳市集善乐业残疾人就业创业支持中心时,当起了“推销员”,发动用人单位多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
这是市残联拓展就业岗位的一个缩影。按照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结合今年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实际,市残联持续开展“走访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以“推销员”的角色走访用人单位发动用人单位,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就业岗位,已走访用人单位43家,拓展就业岗位166个。
残疾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活动、“就业助残”招聘会……一场场的招聘会,力促残疾人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在今年5月举行的深圳市“就业助残”招聘会,市残联邀约102家用人单位参加现场招聘并现场直播,开启“云上揽才”模式,全年可提供超过1800个残疾人就业岗位。
在“大走访、大座谈、大起底”行动中,市残联发现部分残疾人职业技能较为单一,与深圳市广泛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形成结构性矛盾。面对新形势新业态,市残联开展咖啡师、多媒体剪视制作、非遗技能等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残疾人应届毕业生就业转衔培训,上半年全市新增培训人数384人,完成年度任务指标的98.7%。
多方合力让有能力残疾人100%就业
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爱达福公益饺子店,成骨不全症患者、后天脊柱遭受创伤行动不便的患者、又或是听力障碍的患者在店内忙碌着,他们亲手制作饺子,也用行动编织着自己的就业梦。该饺子店创始人孙月表示,一家由患者开设的店,为病友提供就业机会,也帮助他们积极地面对生活、融入社会。
爱达福公益饺子店顺利营业,离不开病友、家属以及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等社会各界爱心机构大力支持。
坚持查问题解难题,凝聚多方合力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据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残联整合企业和其他助残社会力量,搭建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自强青年融合发展中心等多个就业创业的服务平台,通过上半年举办的第三届深圳市“残健共融”残疾人创业创新大赛,为决赛中胜出的24个创业、助残就业项目提供奖金252万元。面向残疾人提供自主创业补贴、创业经营场地租金补贴、创业网络平台管理费补贴等政策支持服务,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为了让残疾人顺利办理就业相关政务事项,我们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提高事项申办效率,帮助1956位残疾人顺利享受各类专项政策扶持,申办服务满意度大幅提高。”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6月底,全市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率升至60.51%,排名全省第一,有意愿有能力的残疾人实现100%就业。
7月25日,握手世界残疾人融合培训就业基地在深圳市科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正式揭牌启用。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就业创业政策保障
走出家门走向“融入”,残疾人和家庭都在努力。
在主题教育中,市残联把主题教育同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紧密结合,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着力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市残联出台《深圳市促进残疾人就业办法》,从残疾人就业促进、创业扶持、职业培训等3个方面推出20项支持措施。2020年以来,累计扶持用人单位30家,扶持金额201.15万元;累计对辅助性就业机构和公益性岗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发放补贴共824.51万元;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及时给予奖励,累计达436.8万元。
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残联将落实职业技能提升、就业支持性服务、就业促进、创业支持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推动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自主创业,并拓展残疾人新业态就业渠道,扩大残疾人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领域的就业规模,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政策保障。
同时,市残联将加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加大走访拓岗促就业力度,深入用人单位商洽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保障残疾人的聘用上岗、稳岗就业、岗位提升渠道畅通。
当前,市残联正在制定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全覆盖服务“反向办”工作方案,通过大数据比对,主动找出没有实现就业、没有参加托养、没有接受康复的就业年龄段残疾人,主动了解这部分残疾人没有被服务覆盖的原因,再提供合适的服务项目,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
(原标题《拓展岗位 提升技能 优化服务 市残联以主题教育助力残疾人圆就业创业梦》)
编辑 郑蔚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高原 三审 朱玉林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国庆的红漫过鹏城街巷,中秋的月挂在深圳湾的夜空,这个双节,不必复杂,只需一次简单的 “比心”,就能把对祖国的赤诚、对家人的思念,装进深圳的每一处风景里。无论你在深圳何处,用手势“比心”,让国庆、中秋元素入镜,拍一张照片、剪段创意短视频,或是写下拍照打卡图文攻略,带话题分享出来,让你对祖国的爱、对家人的情,被更多人看见! 【本期话题】#双节在深比心祖国#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10月8日 【活动奖励】优质内容可获得“深圳盒子”、读特客户端开屏展示机会
小聚
00:55
“暖医宝安 宝安中医药养生游园会(秋收篇)暨传统养生功法进万家”活动举行 中摄在线(记者 黄建华)9月29日,“暖医宝安 宝安中医药养生游园会(秋收篇)暨传统养生功法进万家”活动在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市民广场举行, 该系列活动是宝安区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的文化品牌,也是2025年宝安区卫生健康10大便民行动之一,以“岐黄有术 健康有我”为核心理念,以“时令养生”为主题,将专业的中医药知识转化为可玩、可学、可带走的趣味体验。#读特小记者#
库坑社区“家园共建 友邻有爱”亲邻共治项目圆满落幕, 居民共享暖心服务 (通讯员:刘子达)近日,库坑社区民生微实事项目—“家园共建 友邻有爱”— 亲邻共治实践项目顺利完成全部活动。项目聚焦 “住有宜居”,通过 12 场特色活动,直接服务社区居民 248 人次,有效拉近邻里距离,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项目围绕居民实际需求设计四大核心内容:志愿者培训拓展活动组建起社区志愿队伍,通过专业培训,为社区服务注入新力量;志愿者应急急救培训教授心肺复苏、外伤包扎等实用技能,提升社区应急保障能力;10 场 “邻相聚,趣味浓” 微课堂覆盖全年龄段,青少年手工、亲子绘本共读、长者健康讲座、端午包粽、中秋做月饼等活动,让不同群体在互动中增进感情;社区日常服务则持续收集民意、宣传政策,打通服务群众 “最后一公里”。 居民纷纷表示,活动不仅丰富了生活,更让大家从 “陌生人” 变成 “邻里友”。下一步,库坑社区将总结项目经验,继续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推动更多惠民项目落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社区新格局。
梅林街道翰岭社区成功举办民族团结中秋邻里节 9月27日,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翰岭社区文化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由梅林街道指导,翰岭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办的民生微实事项目—"石榴抱月圆 翰岭融情暖"民族团结中秋邻里节活动在这里温情上演。作为梅林街道百千万工程——籽籽同心·幸福翰岭系列活动的一环,活动通过文艺展演、文化体验、互动游戏等多种形式,将民族团结教育与中秋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活动伊始,主持人介绍完活动情况与到场领导后,翰岭社区第一书记肖秋成发表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始。 活动在社区老年协会带来的欢腾热烈的腰鼓表演中正式开始,铿锵的鼓点敲出了各族儿女对祖国的深情祝福。随后,新疆舞《绽放》将民族团结之花的绽放舞出别样风采;电吹管与葫芦丝合奏的红歌联奏,以悠扬的旋律唤起红色记忆,展现各族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决心;一首儿童合唱唱出祖国未来花朵们蓬勃向上的精气神;交谊舞《北风吹》与典雅端庄的羌族民族服饰走秀展现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感人至深的诗朗诵《翰岭邻里情》表演后,一首大合唱《共和国之恋》为演出完美收尾。八个各具特色的节目,生动诠释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族团结理念与社区各族人民的家族国情怀。 活动现场设置的民族文化体验区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参与,大人小孩一起动手制作民族侗鼓和中秋灯笼,在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乐趣的同时,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看着自己制作的作品,收获感满满。 互动游戏区更是人气爆棚,民民们纷纷在“民族团结宣言墙”上留下自己的“宣言”,投壶和月饼套圈等互动游戏区也欢声笑语不断。居民们通过趣味游戏不仅收获了欢乐,更增进了邻里情谊。活动中,不同民族的居民携手参与游戏,互相加油鼓劲,生动展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团结浓厚氛围。 此次活动是社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举措,通过将传统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