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不是影视基地”,故宫发布《参观须知》获赞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陆云红 文/图
2023-06-15 19:23
摘要

太和殿前广场,盛装的“小主”们长时间占据最佳拍摄位置,衣服道具随意摆放在汉白玉栏杆上;御花园里,古代匠人精心打造的石子拼花路面被载满各种物品的露营车粗暴碾压;庄严静穆的展厅内,有人支起设备就直播和带货……为确保文物、古建及观众安全,6月15日,故宫博物院发布新规向一系列不文明行为说“不”。

太和殿前广场,盛装的“小主”们长时间占据最佳拍摄位置,衣服道具随意摆放在汉白玉栏杆上;御花园里,古代匠人精心打造的石子拼花路面被载满各种物品的露营车粗暴碾压;庄严静穆的展厅内,有人支起设备就直播和带货……为确保文物、古建及观众安全,6月15日,故宫博物院发布新规向一系列不文明行为说“不”。

上午9时许,故宫博物院发布《故宫博物院参观须知》(以下简称《参观须知》)及《故宫博物院禁止携带物品目录》,内容涉及订票、检票、安检、寄存、参观等游览全流程,并且给最近颇为流行的自媒体直播、商业拍摄等行业立了一系列文明参观的新规矩。明确要求除必要的轮椅、婴儿车等代步工具外,具有运输装载功能的带轮工具,如营地车、行李箱、拖挂车等禁止入院。《参观须知》将于6月30日起施行。

“从遗产保护的角度上来看,一切可能影响遗产安全的风险都需在保护管理的过程中加以防范,其中对于风险源头的控制是防范的重要手段。”故宫博物院故宫世界遗产监测部高级工程师齐飞表示。

她举例说,御花园石子路面使用传统油灰嵌石子的做法,大的行李箱、营地车的轮子碾压在上面,会将小石子挤压松脱,造成地面图案的不完整或缺失。超长超大的设备或用具在通过过道、墙门等较为狭小空间时,容易剐蹭墙体和琉璃件儿,造成构件脱落或残缺,因此是需要禁止携带的。

故宫御花园内,工作人员在修复被损坏的石子路面。

据悉,目前故宫博物院提供的行李包裹寄存标准是:行李箱、20寸及以上尺寸的大型包裹。禁存物品包括:现金、手表、电脑、数码产品、金银首饰等各种贵重物品,以及各种易燃、易爆、易损、易碎及带异味物品、食品等。

此次发布的《参观须知》对观众通过入院安检和包裹寄存的事项进行了明确。故宫博物院保卫处副处长张维建介绍,1991年以来,故宫博物院一直向观众提供包裹寄存服务,至今已有32年。

“这项服务的设置,一是从观众需求出发,为远道而来携带行李的观众创造更加轻松、舒适的参观体验;二是从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减少在参观过程中行李拖拽时可能出现的剐蹭、磕碰对古建筑造成的伤害。”张维建说。

拖着行李箱的游客。

8时30分,观众便可以在进院前先将行李寄存,再从神武门离院时取走行李,中间故宫博物院提供转运服务,避免观众来回折返多走回头路。张维建提示,6月30日以后,包裹寄存处将由现在的午门城楼下的右掖门,前移至端门广场西侧的观众服务中心,届时寄存处将毗邻票务窗口和咨询窗口,为观众提供便捷一站式的入院服务,也是故宫对现有服务措施的优化升级。

故宫博物院开放管理处副处长张博辉指出,故宫博物院在日常的开放管理工作中,注重保护文物、古建及观众安全,维护良好的参观秩序,引导观众文明参观。近年来,院内出现了一些商业拍摄活动,伴随而来的是随处可见的拍摄团队,装满了各种服装道具的露营车,在院内任意穿行和停留。为了追求良好的拍摄效果,商业拍摄往往会长时间占用参观通道和公共空间。他表示,《参观须知》的发布,将进一步明确商业拍摄活动的边界,规范来院商业拍摄活动,降低它们对于开放秩序的影响,改善观众的参观体验。

《参观须知》刚一发布就收获网友、观众大量好评。一位湖北观众表示:“把古建筑当成影视基地了吗?咱就说属实舍本逐末、喧宾夺主。古迹还是应该多花点时间去了解和品味。”另一位网友留言说:“ 故宫本来就是文化遗产,不是你们凹造型的地方。” “大力支持,这种商业拍摄对古建和游客特别不友好,应该管管。”更多观众纷纷表示,“太好了,早就应该如此!”还有网友呼吁:“希望其他景点跟进,所有景点都应该这样。”

(原标题《“古建筑不是影视基地” 故宫新发布〈参观须知〉获赞》)

编辑 张克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李怡天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陆云红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