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将影片长度限于60秒,成功令平台风靡全球;而美国总统特朗普对TikTok设限,要求下月15日前出售业务予美国企业否则全面封杀,则招来国内外的一片骂名。理由无他,正如外交部所言,此次事件暴露了美方所谓维护公平自由的虚伪性和典型的双重标准,以“莫须有”及“有罪推定”来设限打压完全是政治操弄;这是继华为事件后,美国针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又一次更赤裸的霸凌。
美国打压TikTok的背后用心,绝对路人皆知。美方指TikTok侵犯私隐、筛查政治内容、以至威胁美国国安,全属无的放矢。事实上,TikTok一直守法守规,如果公司真的违反法律,诚应由美国法庭依法究治,而非由行政手段横加打压,情况跟早前的华为事件同出一辙。TikTok之真正“犯禁”,恐是太受美国人欢迎,故树大招风被指存在“安全隐患”。TikTok已表明将分拆为中国版和国际版,并强调不会向任何政府分享用户数据,还将在美国成立“透明中心”及把总部搬往欧洲,但这都无法扭转特朗普的偏见,仍藉词将这肥肉吃掉。
特朗普不单钦点须由美企收购,还直言TikTok一旦成功转手,美国库房将从中征收大部分金额作为“佣金”云云。试问这是美国法律,抑或纯属强盗行为?这不单违背市场经济的原则,更违反世贸组织开放、透明、非歧视的原则。众所周知,TikTok尚处高速成长期,远未到达最赚钱的成熟阶段;2018年刚进美国时,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的估值仅约200亿美元,但至今年已飙到至少值1000亿美元。特朗普现时“围猎”TikTok,不论“吃相”还是“贼相”都太突兀了。其实,自金融海啸以来,美国也常以涉及信贷危机的不当行为为由,威胁跨国银行“和解”否则踢出美元体系,英国《金融时报》统计指期内10年共涉“罚金”逾1500亿美元,若计及违反美国制裁令云云则超3000亿美元。
可见,美方针对TikTok不过是政治手段,是打压中国的霸凌恶行。特别是特朗普为了胜出11月的总统大选,“归咎中国”(BlameChina)彷彿成为他的最后稻草。华为、TikTok作为中国“走出去”的科技企业代表,便无奈地“躺着也中枪”成为美国针对对象。回顾80年代的日本,也曾因为科技企业突飞猛进,故被美国要求签下《广场协议》导致严重衰退兼跌入“迷失十年”;有了前车之鉴,中国又哪会轻易让美国得逞?习近平主席最近与企业家座谈时直言,近几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经贸摩擦加剧,一些企业基于要素成本和贸易环境等方面的考虑调整了产业布局和全球资源配置,他形容这是正常的生产经营调整,强调企业家要继续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国际规则能力和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等,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未来实不排除特朗普又会针对中企弄些什么花样,但这到底不能阻止中企走出去并赢取市场。中企经营合法合理,就连美国国内,也发起一股“SaveTikTok”风潮;TikTok之赢得美国民心,无疑反衬出特朗普霸凌恶行之丑。
编辑 郑蔚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