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产业技能人才培养,宝安又有了新动作。近日,大湾区职业训练中心和数字化赋能中心线上揭牌仪式举行,宝安区职业训练中心(下称“宝安区职训中心”)联合工信部中国电子学会(下称“中国电子学会”)、香港职业训练局共同打造大湾区职业训练中心,将在企业培训和师资培训领域建立合作关系,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培训领域的交流合作。
作为大湾区职业训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安区职训中心还与中国电子学会共同发起成立大湾区数字化赋能中心,对接工信部政策资源和相关领域专家、培训认证等高端资源,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人才培养桥头堡,为宝安乃至大湾区建设提供坚实的数字化产业人才保障。
宝安区副区长黎杰运、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香港职业训练局高峰进修学院院长潘秉匡出席线上揭牌仪式。
打造职业人才培育全生态链
宝安区第七次党代会曾明确要求,“搭建面向湾区的公共服务平台,联合香港打造湾区职训中心,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培育,帮助企业解决技能人才培养问题。”为更好地培育产业技能人才,打造“宝安智造”金字招牌,宝安区职训中心联合香港职业训练局、中国电子学会成立大湾区职业训练中心。
据介绍,大湾区职业训练中心将对接国家所向、湾区所需、先行先试,携手香港职业训练局,对接国家工信部等资源,以服务产业、促进就业、推动创业为出发点,创新深港共建、中外办学、产教融合等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立足宝安、面向香港、服务湾区的集职业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公共实训、职业鉴定(人才评价)、创业指导、就业推荐为一体的职业人才培养全生态链。
“用心用情帮助改善宝安技能人才培养的环境和配套,让宝安企业、技能人才真方便、真安心。”黎杰运表示,区职训中心要紧密联合香港职业训练局,围绕“422133”主框架,全力建设大湾区职业训练中心,打造高质量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陈英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赋能中心将以培养数字化应用人才为使命,立足宝安区、辐射粤港澳、面向国际,导入优质数字化职业培训资源,开展多样化的职业培训项目,构建专业化的数字化产业人才培养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数字化应用人才生态建设。
潘秉匡说:“深港两地一衣带水,互通共荣。宝安拥有优质营商环境、成熟的产业配套、综合立体交通枢纽等区位优势,希望两地依托大湾区职业训练中心,建立密切的交流合作,在企业研修管理、师资培训、公职人员交流培训等领域优势互补,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五大平台”聚力打造湾区技能人才高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产教融合这一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重要作用,提到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并首次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当中。进一步为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绘就了美好蓝图。
今年,深圳市发布“20+8”产业集群,宝安重点布局了“17+2”产业集群,出台了发展壮大战新产业集群方案,将重点打造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6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产业方阵。培养出更多与宝安区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实用性高技能人才,建设大湾区职业训练中心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上个月,大湾区“百校千企”产教服联合会(联盟)在宝安成立,这既是宝安推动高技能人才培育的具体实践,也是建设大湾区职业训练中心的生动缩影。该联合会为大湾区职业训练中心“五大平台”之一,将定期走访调研、召开供需对接会,精准引进培育高端专业技能人才。首批已对接国内30所著名高等院校、220多所合作职业技术院校和宝安工业500强企业。
该联合会还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赋能中心、湾区中德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基地、湾区深港职业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共同构成大湾区职业训练中心“五大平台”,让大湾区职业训练中心成为技能人才培育高地。
其中,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赋能中心将围绕宝安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应用服务展开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教材与课程体系建设、考试中心建设、培训认证和评价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企业人才培养、创业培训、市民讲堂、国际合作、会议赛事等。
湾区中德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基地是宝安区职训中心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德国乌尔姆TFU科技园、德国史太白经济促进基金会合作,建设以技能人才培养为主,集技术转移、产业孵化、政策咨询、技术研发为一体的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基地。
湾区深港职业人才培训基地则是宝安区职训中心联合香港职训局成立,建设深港青年交流、就业、创业辅导服务中心,以及会展设计、金融保险、航空、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公共实训基地。
国家级“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将由宝安区职训中心联合高等院校、宝安产业园区及部分“专精特新”企业、智能制造产业链重点龙头企业等共同建设。引导宝安区关键产业链重点龙头企业发挥在产教融合领域的品牌、模式、产品等优势,融入“专精特新”企业在课程、师资、实习实训等领域的个性化资源和需求,与高校联合开展申报和建设,整合产教资源,培养符合“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
“五业”联动开展职业培训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前海“扩区”等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叠加,为宝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宝安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今年前三季度,宝安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6913亿元,增长1.7%,总量保持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543亿元,增长5.1%,总量跃升至全市第一,是深圳名副其实的工业“基本盘”,是“黄金内湾”的重要支点。
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基础。一直以来,区职训中心以“五业”联动为抓手,整合产教资源,服务产业、促进就业、推动创业,全力以赴办好开放多元、支撑技能的职业培训。
让职业培训衔接产业,一方面推动国际合作交流培训,针对宝安区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开展“中德(欧)产业合作总裁班”培训,累计开展16期,培训学员233人。另一方面,立足宝安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发新兴产业项目课程,年均推出各类培训项目超120个。同时聚焦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开展五大类36个技能人才培训项目,与时俱进开拓工业互联网培训工种13个。
推动职业培训深入企业,结合全区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三项工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2022年培训人数5131人。打造湾区中德基地,与国际顶尖学术权威学者、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交流合作,引入市天使母基金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全市率先启动五类百强和重点企业自主培训项目补贴,在区内18家企业设立了内训平台,并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帮助企业开展技能人才培养。
利用职业培训服务行业,针对全区技能人才培养情况开展行业培训需求调研,摸清宝安区重点产业技能人才底数,了解产业技能人才供求现状,理清技能人才事业发展思路。积极开展职业技能评价鉴定服务,2018年以来,累计组织16批次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开展25个工种考试,共鉴定14228人次。联合多家行业协会共建工业互联网基地,帮助行业企业培养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产业人才。
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推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1+X)”模式,联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试点开展现代学徒制,选定两家企业开展试点工作。自2019年全市启动新型学徒制工作以来,主动承接全市四分之一任务,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育人优势作用,三年累计通过备案58家企业,备案94个工种、295个班次,培养学徒8606人。
实现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作用,组织对口帮扶地区广西都安、大化两县赴宝安务工者及新入职员工开展稳岗、“新市民”培训,以及企业职工适岗培训。通过提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的培训项目,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工作,每年培训超500人。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姚静霞 二审 汪新林 三审 田语壮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台风预报员一定要专业吗?不,来鹏友圈放开“整活”,用夸张表情“追”台风走位、幽默语言输出硬核防台风知识,用有创意的方式解锁“台风预报员”新身份,让台风防灾知识悄悄“出圈”! 【本期话题】#台风预报员挑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防台风准备不用手忙脚乱,总有人琢磨出省时又管用的省心办法——或许你有快速封窗的懒人技巧,又或许你总结了台风天必囤清单……这些防台风的实用经验,都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本期话题】#防台风准备大作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00:23
洗刷刷
#台风预报员挑战# 《等风来》 图一:9月22日17:40 听说有台风,我和妈妈去钱大妈囤点菜,谁知货架空空。 图二:18∶30 妈妈在网上订菜, 外卖小哥破天荒地隔了4小时送达,他们一定忙到飞起。 图三:22:00 家里的小猫咪不知道台风将至,惬意地趴着。 图四:9月23日8:00 因台风停课的我按部就班地居家学习。 图五:9:00 同学爸爸发了一个视频,不知哪里来的猴子爬到了闹市区的一棵树上,它是不是也预感到台风将至? 图六:11:30 在家,我也要开启我热爱的体育时间。 这是台风“桦加沙”来临前,一位小学生“等风来”的日常。🙃🙃🙃 未完待续。
合生元贝塔星耀再启新征程,多维赋能华南母婴渠道抢占市场新机遇 9月20日,健合集团旗下高端婴幼儿营养与健康品牌合生元联合多名华南地区母婴渠道合作伙伴,在汕头开展华南大区贝塔星耀核心客户启动会,立足于高品质的喂养方案,精准回应母婴家庭对婴幼儿“健康长肉”的核心需求,并携手华南地区渠道合作伙伴创新挖掘科学育儿赛道新增长,持续引领婴配粉品类新风向。 随着消费升级和人口结构调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迎来了新的变革挑战。新生代父母对产品提出“营养更全面、品质更高端、功能更精细”的要求,促使“品牌+渠道”在产品研发、创新营销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立足科学实证产品,赋能渠道共拓市场新增长 为回应母婴消费者选奶的核心诉求,围绕广大母婴家长既期望孩子获得充足营养支持体格发育,又需避免孩子在喂养过程中,因吸收不佳造成哭闹、肠胃不适适等问题,合生元贝塔星耀奶粉以“初乳营养,自然长肉”为差异化定位,并致力通过配方、奶源、工艺的三重升级,为广大母婴家庭提供更科学的营养喂养解决方案。 此次,为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赋能华南大区渠道引领新增长,合生元打造了重磅营销推广活动。据健合集团BNC华南大区总经理潘广盛介绍,合生元贝塔星耀奶粉将持续深化与渠道伙伴的战略协同,整合品牌势能与市场资源,激发终端活力,共同打造奶粉品类的“第二增长曲线”。 提及合生元贝塔星耀奶粉的市场潜力,健合集团BNC市场高级经理王辉表示,贝塔星耀自升级上市以来,围绕“初乳营养,自然长肉”的场景化深度种草已初见成效,此次联合华南大区渠道客户,将进一步深化产品标签,强化产品在细分需求中的品类占位,抢占市场发展新机遇。 此外,为进一步实现产品和渠道的有效结合,健合集团中国区华南大区培训经理邹凤凤还补充介绍了合生元贝塔星耀奶粉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