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展现深圳生物多样性之美!这场国际性峰会上,深圳实践广受关注

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2022-12-15 10:54
摘要

深圳生境多元,山水林田湖草海要素齐全,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保有了丰富且典型的区域生物多样性。

12月7日-19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深圳受邀参加大会,全面展示生物多样性之美,交流分享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深圳实践。

大会期间,不断有深圳的好消息传来:当地时间12月11日,在COP15第七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上,大会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致辞中点赞深圳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当地时间12月12-13日,深圳市在该峰会上荣获“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并入选“自然城市行动平台”,深圳再添两项国际殊荣。正在蒙特利尔参加大会的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崔书红表示,深圳获得“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实至名归。

一些曾经“消失”的野生动植物重新回归

深圳建市以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高强度地实现了快速城市化,由一个仅31万人的边陲小县迅速发展为一个实际人口超过2000万、GDP超过3万亿元的超大型城市。面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空间资源趋紧、环境污染和人口压力等问题,深圳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先锋。

深圳生境多元,山水林田湖草海要素齐全,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保有了丰富且典型的区域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既有森林草地河流湖库,又有滨海岩岸沙滩和滩涂湿地,表现出南亚热带区域南缘的植被特点。来自城市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为支撑深圳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物种多样性方面,深圳市记录维管植物2086种,记录本土陆域野生脊椎动物58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3种。尽管深圳陆域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但全市鸟类种类总数约占全国的1/4,为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着“深圳力量”。遗传多样性方面,深圳野生生物资源较为丰富,其中蕴藏了多样珍贵的遗传基因。有黄樟、浙江润楠等资源植物1500余种,松叶蕨、黑桫椤等野生古孑遗植物54种,短肢角蟾、深圳后棱蛇等特有物种39种,深圳巨腹蟹、深圳香荚兰等以深圳地名命名的野生动植物有20多种。此外,随着多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带来的环境质量提升,一些曾经“消失”的野生动植物重新回归,如水蕨、唐鱼、豹猫、欧亚水獭等。

《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于2022年11月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召开,“地球之肾”湿地不仅迎来新的保护发展契机,“深圳”也以崭新的城市“生态名片”一次次闪亮全球视野。在大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宣布要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北京时间11月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通过决议,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地深圳,这也是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和深圳华侨城湿地获国际湿地中心授予全球首批“湿地教育中心星级奖”。

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

近年来,深圳坚持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通过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深圳开展了独具特色的探索,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

颁布实施《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新版《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对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保护。

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顶层设计。2021年5月22日,深圳市发布全国首份城市生物多样性白皮书,系统梳理了深圳市生物多样性现状,全面总结了深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和工作举措。2022年5月,出台深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作为统筹推进、系统开展深圳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实施《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野生动物交易与滥食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的重大隐患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深圳运用经济特区立法权,率先以最严立法禁食野生动物。2020年5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正式施行。

在全国率先建立完整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制度体系,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充分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实施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201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政干部任免奖惩的最大考核项,引导党政干部树立“绿色政绩观”,取得了实效,被誉为“生态文明第一考”。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安全格局

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2005年,在全国率先划定了974.5平方公里的基本生态控制线,全市49%的土地受到“铁线”管理,优化了城市功能组团,连通了大型生态用地,确立了城市生态空间基本格局。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起编制生态保护红线方案,严格开展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评估调整,调整后深圳陆域红线面积478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陆域面积的24%;海洋红线面积394平方公里,约占海域面积的19%。

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目前深圳拥有各类自然保护地27个,其中国家级6个,包括处于城市腹地的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东深圳华侨城国家湿地公园。陆域自然保护地面积477平方公里,面积占比24%,远大于《生物多样性公约》“爱知”目标(“2020年17%的陆域面积纳入保护”)。

打造“千园之城”。截至2021年底,全市公园总数达到1238个,深圳成为建在“公园里的城市”。

构建“四带、八片、多廊”的生态格局。深圳市国土空间规划立足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充分发挥生态绿地和水系对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支撑作用,构建“四带、八片、多廊”的生态空间总体格局。

实施物种和种质资源保护

在物种和种质资源保护方面,深圳不遗余力。主要有以下措施:

2004年建立梅林水库仙湖苏铁自然保护小区,对野生仙湖苏铁实施抢救性保护。

2010年启动坝光银叶树群保育项目,建立我国唯一的古银叶树湿地园以保护世上迄今发现最完整、树龄最大的天然银叶树群落。

实施珍稀濒危物种野外回归。2008年,500株在深圳培育成功的德保苏铁重返德保定植,完成国内政府主导的首次“植物回归”。2012年启动珍稀濒危物种紫纹兜兰的野外回归项目,对首批 500株人工繁育的紫纹兜兰种苗栽种实施放归,标志我国野生兰科植物保护发展到以重引入促进野外种群壮大的新阶段。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以精细化管理、制度化保障、智慧化支撑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建设为核心,对全市1590株古树名木实行100%保护。

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建立国家苏铁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国家蕨类植物种质迁地保存中心、全国兰科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及深圳国家基因库,深圳成为国内仅有的具有3个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中心的城市,并拥有我国唯一的国家基因库,在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育、利用、科研与科普等方面取得突破。

开展生态修复和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深圳湾滨海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获评全国十大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深圳湾公园晨光。宋学德 摄

加强生态保护监管能力建设

生态环境监管能力是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加强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深圳多措并举,全面加强生态保护监管能力建设。

深圳首次在城市尺度开展全面系统陆域生态调查评估。2017-2020年,深圳率先在全国城市尺度系统开展陆域生态调查评估。综合采用遥感、地面调查、模型分析等方法,首次定量分析了深圳40年生态系统格局,掌握了各类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首次系统地对深圳生物多样性数据进行集成,形成本底数据库;在全国率先将全市区域作为一个大样地,探索更小尺度的城市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方法。初步摸清了城市生态系统格局、构成、功能和问题相关情况,为深圳城市生态常态化监管奠定了基础。

深圳持续推进区域生态安全监测观测系统建设。2007年,在全国率先启动生态安全监测系统建设,目前已形成“一中心站、四子站、两基地”生态安全观测系统。2017年,依托深圳市生态安全监测系统开展科研平台创建,成功获批原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环境科学观测研究站”。2021年,科技部批准深圳建设“广东大湾区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此外,深圳还加大投入,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及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能力,加快推进自然生态信息化建设,推动实现全市生态环境管理“一网立体监管”,并与生态环境部平台充分对接。

构建深圳特色自然生态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广大公众的积极主动参与。深圳依托良好的志愿服务和社会组织基础,努力探索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模式,通过宣传倡导、志愿服务等手段,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深圳积极引导鼓励公众参与,打造自然教育之城,在全国率先构建自然教育服务体系,目前已建有38个自然教育中心,22所自然学校。目前全市环保志愿者18万人,拥有环保组织141个,共同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献策出力。

深圳还组织开展青少年环保节等系列环保宣传活动,加强生态保护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深圳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接下来,深圳将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为愿景,继续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努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示范性的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

(原标题《在COP15第七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上 生物多样性保护深圳实践广受关注》)

编辑 李斌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王雯 三审 王越胜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窦延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