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闻新鉴 | 特区媒体对中国当代改革报道的话语建构——以三份深圳在地报纸时政报道为例
2022-11-30 14:39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 沈强  庄向阳

自1978年以来,特区媒体长时间扮演了改革开放的报道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角色。媒体成为改革开放的报道者,这是媒介的题中应有之义;成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至少体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媒体与社会的其他领域一样都进行了自身的改革;其二,且更重要的是,媒体在报道改革开放大潮及改革人物、事件的过程中对改革的话语建构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本文选取了蛇口通讯报、深圳特区报、南方都市报(深圳版)为分析对象,认为这三份报纸由于地处作为“改革开放窗口”的深圳,在传播话语建构上所做的努力与发挥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改革报道   话语   蛇口通讯报   深圳特区报   南方都市报

一、研究背景

1978年开启改革开放,无疑是20世纪中国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进程中,媒体无疑扮演了举足轻重而又特别的角色。这是由媒介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位置决定的。在改革开放的特别时期,肩负为改革探路的特区媒体被赋予了行动的先导性,因此,特区媒体不仅是改革开放的报道者,也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参与者。

作为中国当代改革的重要参与者,特区媒体因应时代的变革首先完成了自身的变革,自1978年以来的40多年间,特区的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早早实现了市场化转向。其次,在报道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特区媒体充分关注改革开放的进展,及时发出改革开放的声音,积极参与改革开放的话语建构,使得改革开放的观念广为人知、深入人心。由于报纸一开始就介入了改革的报道,具有更强的政治属性,且更具公信力和权威性,以及文字报道具有易检索的特点,本研究所关注的深圳媒介仅限于报纸。为了分析的便利,本研究重点选取了三份不同属性、各具代表性的深圳在地报纸为分析对象,分别是蛇口通讯报、深圳特区报、南方都市报(深圳版)。

二、三份深圳在地报纸与改革报道

(一)蛇口通讯报:以“批评+袁庚”打造新蛇口

1.报纸简介

蛇口通讯报最初由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管委会创办,1984年12月30日出版试刊第1期,初名《蛇口通讯》,1986年获得正式刊号(CN44-0029)。正式出刊时,主管、主办单位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单从主管主办单位性质来看,这是一份企业报,发行范围不过十平方公里的区域。由于蛇口是洞察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扇窗,这份报纸从一创刊就获得了海外及北京等地媒体的关注。该报首个当载入中国新闻史的重要报道是1985年2月28日出版的试刊第3期刊登的读者来信《该注重管理了——向袁庚同志进一言》(以下简称《进一言》),当年获评“1985年度全国好新闻特等奖”,对于一张尚未获得正式刊号的报纸而言,这一褒奖意味着无上荣光。[1]

2.报道话语

以《进一言》为发端,蛇口通讯报在试刊阶段便形成了鲜明的报道取向,这种取向可以简化为“批评+袁庚”式的话语。“批评+袁庚”可以有两种解读,一是“批评袁庚”,另一种解读是“批评”+“袁庚”。

“批评袁庚”易于理解,《进一言》一文采用了“读者来信”的形式,批评袁庚缺少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管理能力”,蛇口工业区管理水平滞后。随后,对袁庚的批评不时有之,譬如报道《两教师指名道姓公开批评袁庚》(试刊第10号,1985年9月24日)、评论《袁庚此说,一半可取》(试刊第13号,1985年11月25日)等。袁庚时任蛇口工业区管委会主任,1984年6月28日,袁庚受邀在北京举行的沿海部分开放城市经济研讨会上作了长篇报告,此前5年的艰苦探索终于得到了认可,蛇口在中国改革事业上的地位由此确立,但在此期间,袁庚却鼓励至少默许了对他的批评,显示了他作为改革先锋人物的胸襟和战略眼光。

由于有了“批评袁庚”的示范效应,批评报道成为蛇口通讯报的寻常报道,而袁庚的地位不仅未曾受损,反倒更加受到读者的尊崇。蛇口也形成了一种开明、民主的舆论氛围。

3.代表文体

与“批评+袁庚”式的报道范式相因应,对话、评论、演讲稿成为蛇口通讯报具有代表性的报道文体。对话,尤其是管理者与蛇口员工之间的对话,往往会采取对称的版面呈现。这种呈现方式,本身就意味着一种价值取向:不论职位高低,没有尊卑之分。评论,尤其是充满批评锋芒的评论,成为蛇口通讯报不可忽略的文体,由于版面有限,评论篇幅往往不长,但短小的篇幅里也充满了批判精神和建设性。演讲,不同于充斥着宣教或口水的会议讲话,而往往是改革思想或管理理念的凝练,因此,演讲稿的摘录也是蛇口通讯报一种有代表性的文体。

在新闻改革刚刚展开的20世纪80年代,全社会洋溢着理想主义的激情,但报纸的报道文体及风格尚不成熟,甚至还有不少报纸尚未走出陈旧的宣传话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蛇口通讯报显得尤为特立独行,是一张无可争议的先锋报纸。

(二)深圳特区报:在非常之时发出改革最强音

1.报纸简介

深圳特区报是中共深圳市委机关报,1982年5月24日正式创刊。在中共深圳市委下决心创办深圳特区报之时,新成立的深圳市及深圳经济特区除了有线广播站,还没有其他媒体。因此,深圳特区报注定要承担向世界,更向中国内地宣传深圳经济特区的使命。

深圳特区报是“少数能进入中南海的地方报纸之一”[2],特区报的报道,使深圳的一举一动尽在中央的视野之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深圳的种种探索都尚未得到中央最终、全面的认可,种种新现象、新问题还不时会引来外界的批评声音,主要是政治上的批评。[3]以上所有这些,都使得深圳市的领导者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这些也注定了深圳特区报在办报上谨慎务实的风格。

2.报道话语

身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特区报曾发出了较为强烈的改革话语,代表性报道话语有二:一是以“开创+第一”式的报道话语而为世人所知;二是在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和城市发展的非常时刻,深圳特区报挺身而出发出改革的先声。

“开创+第一”式的报道话语并不令人意外。深圳作为新时期第一个也是最成功的经济特区,新鲜事物层出不穷。首先是实体层面的动工、竣工和开业新闻。经济部记者林发在1984年就采写了多条这样的新闻,如当年1月3日的《金城大厦提前封顶》、1月17日的《深圳发展中心大厦动工》、2月19日的《妈湾即将兴建现代化大港》、2月19日的《深圳兴建现代化歌剧院》、3月8日的《南头“石油城”全面动工》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报道制度层面的“开创”类新闻才见诸报端,比如出租车牌拍卖、土地拍卖、向全国招聘正局级干部等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特区报在特殊时刻也会毅然决然地发出改革的最强音,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就是该报历史上的经典报道案例。1992年1月19日至23日,邓小平同志南行视察到深圳,深圳特区报社副总编辑陈锡添作为深圳唯一的随团记者跟随采访。但是对于如何报道邓小平的南方之行,该报并无经验可循。在深圳市委宣传部的部署之下,该报首先推出了“猴年新春八评”,用评论的形式把小平同志的声音准确地传达出去。评论发表后,外界反响热烈,于是深圳特区报在当年3月26日推出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细致地报道了邓小平南行的经过,以及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的最新谈话。结果,这篇通讯很快得到了人民日报等报纸的全文转载,中央电视台全文播发。这篇报道对于中国改革有着非凡的意义:“它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打碎了束缚人们头脑的桎梏,结束了姓‘社’和姓‘资’的争论,在全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高潮。”[4]

3.代表文体

与上述话语相应,深圳特区报改革报道的代表性文体是新闻报道的常规类型——消息及通讯。日常报道以消息为主,在众多消息的背后传达了种种改革信息,发出了改革的声音,传达了改革的话语,当然这种传达形式仍是较为常规的。

除了消息,深圳特区报改革报道的另一重要文体是通讯及报告文学。《东方风来满眼春》是该报通讯体的代表作品,而报告文学是在副刊版以连载的形式刊出,代表作品当推《深圳的斯芬克斯之谜》,作品采用经济理论与报告文学的手法,用翔实的资料、生动的描绘、朴实的叙述,详细地介绍了深圳经济特区从提出设想、奠基创业到初步繁荣的整个历史过程。《深圳的斯芬克斯之谜》由以深圳特区报社记者陈秉安为主的三人创作团队完成,199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十周年之际在深圳特区报上刊出,每周两次每次一个版,每次七八千字,用时近半年才刊载完毕。《深圳的斯芬克斯之谜》随后作为图书出版,成为1991年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

(三)南方都市报(深圳版):以“新时政报道”塑造新官员

1.报纸简介

南方都市报是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社旗下的一张都市类报纸,1997年1月1日正式出刊。由省委机关报创办的都市报通常被称为“省级都市报”,多是当地销量最好的、广告收入最多的报纸。就发展策略而言,往往是立足于省会城市,并向其他地市辐射。但南方都市报诞生于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广州,到了报纸创刊三周年之际,在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内部地位不及作为周报的南方周末,在广州市场上更逊于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正是因为经受着强大的竞争压力,逼迫南方都市报社要走出一条新路。

该报选择以深圳为突破点。自2000年3月1日起,该报每天至少推出四个版的“深圳新闻”,以及刊登生活服务信息的“深圳杂志”,一举获得市场认可。在深圳的成功,才真正使南方都市报找到“感觉”,随即把深圳经验扩而广之,不断辐射到广东各地城市。南方都市报在国内报纸中不是最早推出地方版的,但却是将地方版规模化和做得最成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深圳人往往也视南方都市报(深圳版)为一张深圳报纸。在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十年,南方都市报(深圳版)推出的改革报道颇具代表性,创新建构出“新时政报道”的独特话语。

2.报道话语

作为综合性日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内容涉及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该报所提倡的“时政报道”不同于其他报纸,本文姑且称之为“新时政报道”。“新时政报道”之新,正体现在使用了不同的报道话语上。

传统时政报道以宣传为目的,往往忽视读者感受,而“新时政报道”以能否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是否具有良好的传播效果为考量。传统时政报道的主要内容一是官方通报,二是会议报道,报道讲究忠实于官方的书面信息、以不犯错误为原则,但也埋没了个性化的话语和内容表达,可读性差。南方都市报作为一张后起的都市类报纸,势必要颠覆对时政报道的“刻板印象”,才有利于拓展新闻的题材。

传统时政报道中的主要新闻人物——各级官员往往不苟言笑,端坐主席台上;而“新时政报道”中的官员却一改而成为深谙人间百味、不乏个人魅力的个性化形象,许多领导干部的颇具个性化的、生动便于传播的语言风格,往往在南方都市报成为特意挖掘的宝藏,其时政记者善于从同样的会议和政务活动中挖掘新闻,呈现出与同行不一样的报道语言。

3.代表文体

南方都市报的“新时政报道”首先体现在“要闻”“时政”等常规版面上。2004年7月23日,深圳市政府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召集全市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向省环保局检查组汇报当年上半年的环保工作进展,这样的一次会议信息繁多,但缺少核心信息,有的报纸就以下一年的工作目标为新闻点,但是南方都市报的报道标题是《副市长力荐环保官员看〈后天〉》,以这种特色语言和角度的切入,不光展示了这位副市长的领导风格,也提升了传播的社会效果。

该报构建“新时政报道”语言的运用还体现在专题报道上,如当年引起轰动的深圳市市长会见网友“我为伊狂”的专题报道。2002年11月,一位名为“我为伊狂”的网友在人民网“强国论坛”、新华网“发展论坛”等网络论坛上发布长篇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时任深圳市长于幼军不仅阅读了这篇网文,并亲自约见网友,对网文中的种种观点做出回应。深圳市市长对有关深圳命运的网文做出回应,这当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时政报道题材;市长约见寂寂无名的网友,也打破了传统的权力距离,显示出深圳官员新的执政风格。该报道一经推出,立刻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也成为该报历史上的经典报道之一。

三、结语

考察报道话语的变迁,以及差异所在,对于我们理解改革报道语言的建构效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正如诺曼·费尔克拉夫所言:“话语不仅是表现世界的实践,而且是在意义方面说明世界、组成世界、建构世界。”[5]在不知不觉间,特区媒体创新话语的改革报道对人们心中改革理念的形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能在某种话体系里达成共识,只有改革开放,中国社会才会发展和进步;改革报道也赋予了人们以新的身份和角色,人人都与改革有关,是改革实践的参与者;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一个新的社会出现了。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对广东媒介改革报道的新闻话语研究(1978—2018)”(项目批准号:18YJA860025)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庄向阳.〈蛇口通讯报〉:蛇口改革的记录者及参与者[J].青年记者,2016,11.

[2][4]陈锡添.冒风险发表《东方风来满眼春》[M]//陈寅.征与尘:深圳特区报30年往事记述.深圳:海天出版社,2012:26-31.

[3]傅高义.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M].凌可丰,丁安华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105.

[5]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60.

作者沈强系深圳报业集团晶报融媒体编辑中心/APP审发部主任;作者庄向阳系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主任编辑

编辑 采访-严偲偲审读 舆情研究部-李诚审核 朱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