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聚焦 | “前台”与“后台”:网络青年的话语表达与呈现 ——以中国大学生校园社交APP Summer“黑板墙”为例
2022-11-29 15:41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宋凌宇  黄文虎

青年群体是网络用户中最为庞大的使用群体。依据戈夫曼的拟剧理论,青年群体在信息开敞的社交媒体中也时常呈现“前台”与“后台”的二元区隔。本研究以中国大学生校园社交APP Summer“黑板墙”为例,依据数据呈现和访谈结果分析发现,青年群体在社交媒体中的话语行为、情感倾向皆有所不同,受身份规制和匿名行为的影响,呈现出前台的“表演自我”和后台的“自在自我”两种不同的个体满足诉求特征。

【关键词】拟剧理论   身份规制   情感倾向   匿名行为

一、引言

互联网的出现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建立了一种与现实空间相连接的虚拟空间,“使得个体在进行‘亲密实践’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现实社会与互联网社会的紧密交织”。[1]截至2021年12月,中国10-19岁、20-29岁、30-39岁网民占比分别13.3%、17.3%、19.9%,高于其他年龄段群体[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青年人的定义是:14岁-34岁的人群是青年群体,那么青年群体无疑已成为中国互联网的主力军,这些青年群体也常被称为“数字原生代”(digital natives)。

虚拟网络与现实社会一样具有社会性特征,而社会性需要信息的交流与流动,并将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连接起来。2017年6月,北大清华联合团队打造了一款“中国大学生都在用的校园社交APP:Summer”。作为一款新时代的即时通信软件,其主要使用场景在于认识其他学校同学、找到兴趣相投的朋友、合适的恋爱对象等。Summer APP在注册之时要求上传“学生证、一卡通”等证件来确保基本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圈定了“青年学生”的使用群体范围;在功能上给予了“问卷批阅、黑板墙、座谈会、游戏互动”等多种交友模式,为大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可信、有趣的互动交友平台。

曾有学者研究表明,“人们的行为在互联网表现为一种去抑制化”,[3]“匿名性决定了互联网中的自我表露程度,高度匿名往往意味着高度的自我表露”,[4]“并且与现实社会面对面相比,在网络上自我自发的话语表露更为显著”。[5]本文以 Summer APP上“黑板墙”的信息文本为研究对象,以戈夫曼的“前台”与“后台”为研究视域,探求在匿名与非匿名之间的话语呈现与表达,并辅以深度网络访谈验证数据呈现的真实性和个体中的行为动机。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社交软件“Summer(v4.5.5)”,以其中“黑板墙”功能上的发言内容为具体研究文本。Summer的“黑板墙”如公共广场一般为公共性场地,但由于进行“匿名”与“非匿名”的对比分析,发帖者与互动者皆有匿名。本研究仅限于发帖者一次的话语表达与倾向问题,不涉及与回答者二次乃至多次的互动交流。

(二)研究方法

1.文本分析

本文首先通过爬虫软件对文本进行数据抓取,再通过人工筛选、去重、删除错误字符、还原正常字符保证文本质量。数据来源于Summer APP上“黑板墙”板块的发言帖(包括楼主发言内容、主题分类、学校、是否匿名、非匿名者具体的个人信息面板),数据收集时间集中于2022年1月13日—2022年1月23日发布的文本信息(其中性别、学历、学校、主题类别等皆不限制),文本共42128字符。

第二步,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降噪处理。首先人工将格式进行统一化,删除空字符内容、颜文字、表情符号及图片;将一些网络化语言如“泥萌(你们)”“npy(女朋友)”等文本进行改正为原本词汇;将一些影响理解的空缺内容进行补充,无法补充的将文本信息删除;利用ROST CM6软件和人工将数据抓取中无意义和相同文本进行筛除,筛选后文本共40578字符。

第三步,构建词库。本文采用ROST CM6内置词典作为基础词库与知网Hownet情感词典相结合构建专属词库。由于本研究前期对网络化语言进行更正处理,本词库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第四步,按照“黑板墙”中的主题名称进行整理内容(如问题、情感、沙雕迷惑行为、评分、表白墙、随手拍、鹊桥征友、学习等),同时借助ROST CM6软件对文本进行语义网络和情感倾向分析。

2.深度访谈

第一步,在初期数据分类与整理之后,根据数据做出访问提纲。

第二步,以APP使用时间(1年以上)、“黑板墙”活跃度(至少10条以上)为样本标准,对2022年1月13日—2022年1月23日抓取的非匿名发送者进行编码(匿名样本因为具体身份信息隐藏而无法进行编码),随机抽取其中一员,在进行初期观察后,确定抽样样本是否符合样本标准,如不满足继续进行抽样,如满足则确定为最终样本。之后根据样本标准采取滚雪球方法,由随机抽取的1号访谈者介绍一名网友,最终确定10名访谈对象。

第三步,考虑Summer上的使用群体分布全国各地,无法进行线下采访,因而在网络与访谈对象进行交谈,并告知其研究目的,不做他用。文本有语言条、文字文本两种文本,将语言文本转化为文字文本,并最终将访谈资料进行归类、整理。本访谈采取半开放式的访谈方法,时间平均在1小时左右。

三、网络青年置于“前台”与“后台”的话语分析

(一)社交媒体中的“前台驻演”与“后台反转”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 Goffman,1922—1982)在社会角色扮演理论基础上提出“拟剧理论”。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个体在其他个体面前中出现会造成一种情境定义,这种情境定义会维持一种‘临时妥协性’的运作一致”。[6]这种“妥协性一致”即“表演者为了符合身份定位来使自己表现得接近自己想要呈现给他人的形象”。[7]他将这种“妥协性一致”看作是戏剧舞台中的表演性行为,“区域、舞台设置、演员、剧班与观众”[8]等要素构成了戏剧的基本要素。它在戏剧中被划分为表演型“前台”与准备型“后台”。其中前台由舞台设置、演员、剧班与观众等要素组成。在“前台区域”演员会尽量保持与舞台期待的一致性,而在“后台区域”因为没有舞台期望的限制,“在言语、行为举止等方面此处会保留那些不为人知、掩盖的事实,并且通常不会允许观众闯入”。

Summer的“黑板墙”作为一种社交媒介、一个信息传播平台,拥有“区域、舞台设置、演员与观众”几个基本要素,同时具有互动与表演兼具的特征,符合戈夫曼所言的表演化剧场。在区域上,物理区域是这个社交媒体平台,群体区域是大学生群体(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四类);在舞台设置上,“黑板墙”作为“表演舞台”,各类辅助功能为表演舞台基础设置;在演员上,每个用户进行发帖成为舞台上的演员,同时每个演员带有特定的标签(学校、头像、昵称、学院、兴趣等个人信息);在观众上,每个用户能根据发帖人的发帖进行观看并与之互动。但与戈夫曼所言的传统互动场所不同的是,“黑板墙”是网上互动交流场所,“前台”表征为在“黑板墙”非匿名发帖,“后台”则表现为“线下行为”和“匿名行为”。戈夫曼已指出“无论是感知边界还是交往媒介上的‘区域性’总是处在流变之中”,[9]在社交媒体中则表现为时而颠覆与模糊了准备型“后台”与表演型“前台”之间的区域边界,呈现“‘后台行为前台化’的行为现象”。[10]由于Summer上的发言无法设置屏蔽同校同学且有同校校友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校友或者熟人看到,信息交互中常常呈现强弱关系交织的状况,“用户也在这种虚拟现实关系交织的场域中,自我呈现行为会有所抑制”,[11]同时由于“身体不在场,缺乏表情、肢体语言等因素,个体会更倾向于一种‘控制型印象管理’”。[12]戈夫曼认为戏剧的表演就是一种“印象管理”,而“印象管理”是通过个体自我呈现展现出来的。

戈夫曼的“前台”与“后台”在社交媒体的适用性已得到已有研究证实,但“后台行为前台化”的具体表征、如何表征、为何表征仍值得探究。

(二)“前台规制”与“后台需求”的个体矛盾

1.身份:定位与规制

本次“黑板墙”发帖数据采集中,共有357个学校(国内学校355个,国外学校2个),匿名发布信息学校215个与非匿名发布信息学校263个,其中发言数最多且位居发言高校前10%的学校如表1所示,可以发现在10天数据采集中,“黑板墙”前10%的高校发言数最多的多为“双一流”高校学生(非匿名:91.66%,匿名:95%),北京区域高于其他区域(非匿名:54%,匿名:35%)。

受访者7:身份信息不想被别人看到是匿名的最大原因,不希望他们看我的照片墙和学院专业,最怕现实中的熟人看到我在这上面发一些奇怪的东西,要是见面谈起也会觉得有些尴尬和丢脸。

“黑板墙”上的信息发布版是作为戏剧表演者的舞台设置而存在,非匿名与匿名之间的区隔在于“前者是面具下的自我,后者是内在的自我”,面具化的自我与内在自我之间的转换在于“身份”之间的转换,受访者7选择匿名在于担心两个前台表演中所呈现的身份未能达成一致,在Summer这种交友社交媒体中,文字成为信息传送的主要手段,“身份”的出现给予表演者同化的“剧本形象”;另一方面,“身份”规制了内在自我的个体诉求,营造了一种虚化的自我假象。“身份”成为“前台”与“后台”进行话语呈现时竭力维持的边界。

受访者6:我认为匿名和非匿名之间,因为发送内容的不同会决定匿名或者非匿名,这其中身份肯定是最大的原因,要是一些不合适的内容,其实我最想把学院、专业、年级这些信息隐去,最怕在这上面碰到自己的同学呀,要不然会很尴尬,而且我在网上聊的比较熟的人,我也怕被他们看见,也会特别尴尬。

但受访者6后面也讲到,仅是线上的一些聊得很熟的网友,他也并非想让他们看见,因此虚拟“前台”与“后台”之间的调试也成为个体考虑的一个方面。

2.主题:归属与区隔

本研究在“黑板墙”的主题分类发言统计中,根据Summer的主题分类与研究需要对主题进行缩减,取其中发言数最高的九个类别(问题、情感、沙雕迷惑行为、评分、表白墙、随手拍、鹊桥征友、学习、约玩),将其他一些发言数较少的类别归为其他。

如图1所示,在主题发言中,匿名与非匿名的问题类发言数最高,非匿名中“沙雕迷惑行为”“随手拍”明显高于匿名发言数,匿名中“情感”“鹊桥征友”明显高于非匿名发言数。“沙雕迷惑行为”主要发一些反常性的、在常人看来有些奇异的发言,“随手拍”主要是一些用户自己拍的相片;“鹊桥征友”上的用户发言多为求一佳偶,“情感”类上多为亲情、友情和爱情方面的分享。

图1  非匿名与匿名的主题分类发言信息图(前10类)

虽然“非匿名”与“匿名”的“问题类”信息发言皆为最高,但两者之间的偏向性有所不同。如图2所示,“问题信息”非匿名发言主要集中于“女孩、睡觉、学习、事情、安全感、人生”等关键词;匿名发言主要集中于“女生、男朋友、恋爱、对象、孩子、晚上”等关键词。两类发言信息区别明显,匿名相较于非匿名发言更为生活化、私密化。

图2非匿名与匿名的“问题类”发言语义网络图

受访者1:不喜欢匿名,一般喜欢发“沙雕迷惑性”类的帖子,单纯觉得好玩,希望别人可以注意到我,可以加我为好友,我发的“沙雕迷惑性”类帖子下面评论互动都很多。其实我有的时候匿名,几乎都是有一些“性暗示”的帖子的评论和发言,主要是因为学生这个身份,万一被网上熟人和线下的同学看到就尴尬了。

受访者4:我一般发情感类的帖子,比较多的是爱情方面的,会在上面匿名提一些问题,因为不希望内容被网上的熟人看到。

受访者9:我不喜欢在“化妆种草”和“二次元”等一些分类里发言,通常我也不会去看,我可能是个“直男”,有女生现实中穿那“二次元”的衣服我感觉很非主流,还有些男生在那里交流化妆我就很讨厌。

根据其主题分类的内容特点和访谈中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可将“沙雕迷惑行为”与“随手拍”归为外在展示类;将“鹊桥征友”与“情感”归为内心情感类。对于青年群体来说,使用社交媒体是稳定的习惯,也是大量特定而且有目的的行为的结果。如戈夫曼所言的那样,受访者1将这种好玩、引人发笑的发言形式看作是标准的表演性装备,那些带有颜色(性暗示)的发言被展示类表演所不齿,是违背表演规范、社会道德的“污名性”表演,“污名”的出现会带来“前台表演”的崩溃,无论真实的社会身份还是虚拟社会身份皆会遭受身份危机。各类主题性的分类可以看作一种“社会布景”,不同主题的“社会布景”将群体进行特征化区隔,将不同需求的群体区隔开来。

出于“前台”表演的特质与身份趋利性的规制,外在展示型的“面具自我”更适合“前台”行为,内心情感性的“内在自我”更适合“后台”行为,不同的类型与特征给予群体不同的行动范围与边界,并要求采取合适的表演方式。“内在自我”下的自我传播并非利于个体问题的解决,“黑板墙”的匿名系统提供了“后台反转前台”的方法,让一部分无法进行“前台”展演的“布景”在“前台”进行展示,这样虽然会引起受众惊异、疑问、不适等情感,信息传递者的身份隐匿让信息接收者只可注重表演的内容与意义传递上面来,“这种表演也即主要被用来表达它所表现的工作特征,而非表演者的特征”[13],匿名性表演反倒强化了所呈现的内容。

3.情感:积极与消极

本文利用ROST CM6对所有发言进行情感分析,在ROST CM6中系统规定情感值等于0分的为中性情绪,大于0分的为积极情绪,小于0分的为消极情绪。结果显示:非匿名发言中参与计算的有效发言为608条,其中中性情绪发言171 条,占总发言数的28.13%;积极情绪发言301条,占发言总数的49.5%;消极情绪发言136条,占发言总数的22.37%。匿名发言中参与计算的有效评论为771条,其中中性情绪发言8条,占总发言数的1.04%;积极情绪发言228条,占发言总数29.57%的;消极情绪发言535条,占发言总数的69.39%。对匿名发言与非匿名的发言情感分数进行进一步细化分析统计,系统规定0<情感≤10为一般性积极,10<情感≤20为中度积极,情感>20为高度积极;-10≤情感<0为一般性消极,-20≤情感<-10为中度消极,情感<-20为高度消极。结果显示,在匿名发言中,69.39%的消极情绪占主导性情绪,其中一般性消极情绪发言最多,占比31.03%,中度消极和高度消极占比相似,分别为19.08%和18.32%;在非匿名发言中49.5%的积极情绪占主导性情绪,其中一般性积极情绪最多,占比23.03%,中度积极和高度积极相似,分别为12.99%和13.48%。由此可见,无论非匿名发言还是匿名发言中的情感倾向,都未达到极向的两极分化景观,一切如戈夫曼所预想的那样,在“社会布景”中发言者依据不同的布景采用不同的修辞模式、话语方式并选择适合的展演形式,“互动的驱动力在于情感能量”,[14]不同类型(积极、中性、消极)、不同程度(一般、中度、高度)的情感赋能所产生的展演效果也有所不同,大多数青年群体的情感倾向还处于中性到一般消极与一般积极的情感倾向之间,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安全的情感状态。

受访者3:我在“黑板墙”上一般都会发比较负面情绪的信息,现实中的难事、苦恼等我都会发到这上面进行宣泄,寻求安慰。但是在“黑板墙”都是匿名发,匿名发的话,“关注我的人”那里就不会出现我发动态的信息,虽然我这上面没有现实中的熟人,但是这上面(Summer)的好友会看到,也怕同校校友看到。

受访者10:我这个人比较积极,在“黑板墙”上也没什么怕的,都是非匿名发消息,一般不发消极的东西,发了也会马上删掉。无法宣泄的负面情绪我一般会和朋友倾诉,我的性格就是这样,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一两个小时就能缓过来,然后记性不太好,遇到不好的事情也容易忘,但是开心的事情我可以记很久,满脑子记住的都是快乐!

“情感是个体面对客观事物时可否满足自己需求而所产生的态度体验”,[15]态度性由于个体性的差异,所采取的方法与手段也有所区别。由社交媒体数据呈现与深度采访可知,在社交媒体中,消极情绪通常带有“隐匿性倾向”,积极情绪带有“展示性倾向”。情感是社会互动性的底层逻辑,是表层内容下的态度传达,由于快乐、幸福、和谐等积极性情绪是传统文化、生理机制中形成的正向追求,因而“戏剧前台”表演要符合传承规范与生理机制需要,整个剧班的演出应带给受众以愉悦性与兴奋感。青年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维持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画像,“积极性”的身份规制影响了整体的情感呈现与表达。因为信息是互动与连接的,情感倾向性寓于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能够通过情绪影响信息接收节点的情感倾向,“因此主体在表达过程中一直要贯穿着‘把关’和‘选择’”,[16]毕竟与所处场域相合适的情感态度对信息流动与传播具有强化性的赋能意义。

在此次Summer“黑板墙”的数据采集中,非匿名积极性情感高达49.5%,受访者10也表示自己在“黑板墙”上的发言情感更为积极,而且只用非匿名的发言。这种“积极”意义的传达更满足前台场域的表演性维持,而不至于让“青年剧班”所维持的正向群体形象崩溃。但“大学生也时常面临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困扰”[17],这种消极情绪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前台”规制,“后台”可宣泄场域过于狭小,Summer的匿名功能为“后台”内容的宣泄展演提供了“身份隐匿平台”。如受访者3所言,长期维持中性或积极群体的身份标签,受身份制约的个体不敢也不愿携带标签进行消极发言来打破常规身份,个体转而通过“身份隐匿”摒弃舞台、剧本、剧班及信息接收者的互动规约,这种“匿名化的自我呈现往往是缺少具体语境的,这种环境状况被称为‘线索隐褪’(Cue-reduced)”,[18]在社交媒体传播上这是屏蔽外界干扰的一种回归“本我”的信息传送的状态。构造“线索隐褪”环境的“隐匿系统”为“前台”表演设置加上了一块“幕布”,使其以往的“在场表演”成为幕布后的“皮影表演”,“后台”的内容、语态与情绪在灯与影之中得到了呈现。

四、结论

根据文本的语义网络、情感倾向和深度访谈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青年群体现实环境中不同的身份标签成为“前台”与“后台”的区隔差异。在以往话语互动中,“前台”与“后台”有相对稳定的区域边界,但由于社交媒体上的匿名系统建构了“线索隐褪”环境,事实上为“后台”进行突破反转提供了适合的“社会布景”。在“线索隐褪”的社交媒体环境中,由于身份信息隐匿,青年群体即呈现出“后台”主动反转,甚至表演话语出现了与常态“前台”相异的文本内容与情感倾向。2.从主题分类、情感倾向与内容探讨上来看,青年群体置于“前台”的“非匿名”用户倾向于发表外在展示类、正向积极情感的言论内容,而置于后台的“匿名”用户更倾向于发表内心情感类、个人隐私类的言论内容,偏向消极情感,呈现出“表演自我”与“真实自我”的纠缠行为。“真实自我”与“表演自我”之间并非完全割裂,“真实自我”是“表演自我”的基础,“表演自我”是“真实自我”的目标。3.在“匿名”与“非匿名”发言中,青年群体通过对特定“社会布景”下的身份维持来实现信息流动中自我需求的满足。在“前台”活动中,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良好的信息沟通,同时能够扩大社交圈层、实现“弱关系”到“强关系”的交际转变。而在匿名系统中的“后台反转”中有利于满足用户对自我内心情感、隐秘问题的内在自我诉求,倾向将人性更为深层的内在表达填补到互动中来。总之,社交媒体中的“线索隐褪环境”为青年群体的“前台”与“后台”行为的分别展出提供了合理的“社会布景”。话语与情感皆依托于身份与环境的协调,而舞台场景的布置又为这种话语与行为提供了相适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昕.时间维度下的“数字亲密”——基于青年群体互联网实践的质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9(10):5-11,68.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202/t20220225_71727.html.

[3]Joinson,Adam N.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Disinhibition and the Internet[J]. 2007,75-92.

[4]喀薇丽·萨布拉玛妮安,大卫·斯迈赫.数字化的青年:媒体在发展中的作用[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4:17.

[5]Joinson A N.Self-disclosure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he role of self-awareness and visual anonymity[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1,31(2):177-192.

[6]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8.

[7]黄建生.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与行为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91-93.

[8]孟蔚.戈夫曼戏剧分析理论述评[J].黑龙江史志,2008(05):58-59.

[9]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9.

[10]刘砚议.微信朋友圈中的“印象管理”行为分析[J].新闻界,2015(03):58-61,66.

[11]Storsul,Tanja. Deliberation or Self-presentation?:Young People,Politics and Social Media[J].Nordicom Review,2014,35(2).

[12]Lee E J.Effects of gendered character representation on person perception and 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4,20(6):779-799.

[13]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8.

[14]Facer K,Sutherland R J,Furlong R,et al.What's the point of using computers?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s computer expertise in the home[J].Acoustics,Speech,and Signal Processing Newsletter,IEEE,2001,3(2):199-219.

[15]宋书文,孙汝亭,任平安.心理学词典[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240.

[16]周源源.拟剧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微信自我呈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6(09):84-88.

[17]欧阳辉.大学生心理健康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138-141.

[18]Walther,J.B.(1996).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mpersonal,Interpersonal,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Communication Research,23,3-43.

作者宋凌宇系中共镇江市委党校办公室四级主任科员,新闻与传播硕士

作者黄文虎系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


编辑 刁瑜文  审读 李诚  审核 朱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