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辜晓进 主持
《外媒新探》专栏邀请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英文《深圳日报》原总编辑辜晓进主持。一直密切关注全球媒体最新走向并保持高度敏感的辜晓进,在专栏中以“快、新、精”的原则编译国外新闻传媒的最新动态,其中很多是独家信息。
TikTok变身新闻平台引发关注
最近发布的路透研究院《2022数字新闻研究报告》显示,TikTok已被确认为新闻生态中一大重要且发展迅速的玩家。报告认为,下一代年轻人在新闻需求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这些社交原住民最近5到10年进入成人阶段,他们大都不愿查看传统新闻网站或为在线新闻付费。他们高度网络化,越来越倾向于在Instagram、TikTok、YouTube或Spotify等社交媒体上获取视频或音频新闻。”
在被问及新闻媒体会否及如何利用TikTok传播新闻时,现任Will Media总编辑的受众战略师弗朗西斯科·扎法拉诺(Francesco Zaffarano)说:“我喜欢《卫报》澳大利亚版的做法。他们在分享新闻和展示真实自我方面找到了最佳平衡点,而且他们也提供娱乐,这是TikTok策略所不可或缺的。”“而且,如果你的团队里没有足够的年轻员工的话,可通过代理人发挥巨大作用。”“很多机构只让一个代表形象出现在该平台就够了。”
(辜晓进编译自6月17日世界报业协会官网)
美国一些媒体自称为“数据公司”
在过去几年里,媒体界一个较显著的趋势就是专注于数据。传统上讲,媒体公司的商业目标是将受众出售给广告商,受众规模越大,效果越好。但对很多小众媒体而言,如地方报纸和兴趣类期刊,特别是那些B2B媒体,商业模式已经发生剧烈转变。如今,它们正利用各种复杂的数据搜集工具,获取尽可能多的来自受众的注意力(insights),并将这种注意力卖给广告商。其目标当然是发现受众最喜欢购买的商品类型,然后有针对性地向他们发布相关信息。
这种经营模式非常重要,以致一些媒体公司重新塑造品牌自称为“数据公司”。这意味着,他们仍然用新闻内容支撑数据运作。甘尼特集团最近的动作是,将集团分为两块,一块专注于新闻和其他内容以及发行和广告,另一块专注于数字服务。旗下有14个B2B、2个B2C品牌的EPG媒体集团,受众量有400万,最近该集团也一分为二,组建“BPG特殊信息服务公司”,以数据产品服务客户,提高客户基于数据的决策能力。
(辜晓进编译自6月9日www.mediaplst.com)
《纽约时报》评论部员工5年翻一倍
《纽约时报》自2017年以来,评论部门员工数量翻了一倍,目前总人数超过150人,同时还增加了分别负责音频评论和图表的新部门,并加强文字编辑和新闻来源核查工作。目前,该报音频评论部门有35人,而2020年仅1人,该部门负责生产3个评论播客产品。去年8月,该报评论类新闻通讯(newsletters)组增加7人,总人数超过20人。今年3月,该报评论部门出品的纪录片《篮球皇后》获得奥斯卡纪录片奖。该报评论部主编凯瑟琳·金斯伯利(Kathleen Kingsbury)说:“评论及其多媒体产品,是推动《纽约时报》订阅数增长最稳定的动力。”
(辜晓进编译自4月26日www.axios.com)
《华尔街日报》多点进驻新闻聚会平台Snapchat
道琼斯公司近日宣布,旗下“华尔街日报评论”、《市场观察》《巴伦周刊》将入驻Snapchat的“发现”频道(Discover是该社交媒体2015年创立的新闻聚合平台——译注),以扩大《华尔街日报》等媒体在该社交平台的受众市场。这些媒体每日更新的内容,将在“发现”频道的“动力新闻”(Dynamic Stories)栏目集中展示,该栏目主要呈现实时和突发新闻。
除了“动力新闻”,道琼斯还宣布将在“发现”频道推出两个新的视频产品:由“华尔街日报评论”制作的“未来观察”(Future View),由《市场观察》制作的“金钱至上”(Money Matters)。道琼斯首席商务官罗伯特·海耶斯(Robert Hayes)说:“这些新产品强化了道琼斯集团的多媒体发布,以将我们值得信赖的新闻和分析向全球市场传播。”
(辜晓进编译自6月16日www.finance.yahoo.com)
《华盛顿邮报》一记者发推文抨击管理层被解雇
《华盛顿邮报》解雇了记者菲利希亚·森梅兹(Felicia Sonmez),原因是该记者因对近年一系列社交媒体事件的处理不满,而公开在推特上抨击该报管理层。她的多篇推文也引发该报内部员工之间的公开争论。该报在致该记者的解雇书上说:对其解雇“是因为包括拒不服从(指令)、在线公开诽谤同事以及违反《华盛顿邮报》关于职场合作包容的准则等一系列错误行为”。
这场冲突源自森梅兹2021年以歧视罪起诉该报,原因是她自2018年来多次发布与其社会角色有利益冲突的新闻(包括推文),而在屡受批评后被报社管理层取消其报道性骚扰新闻的资格。她甚至公开发推称自己也是性骚扰的牺牲品。她的诉讼被法院驳回,但其律师称她将提请申诉。
(辜晓进编译自6月10日www.axios.com)
《纽约时报》新总编拟收紧社交政策
《纽约时报》将在即将上任的新总编乔·卡恩(Joe Kahn)管理下收紧某些内控政策。卡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鼓励记者在推特上营造与报纸分离的自有品牌并非好的策略。“在我们编辑部里,这种社交活动占据了人们太多的精力,”他说,“你在推特等社交媒体呈现的价值观,应当与在《纽约时报》上报道的价值观一致。我们并不主要依赖在推特上拥有大量粉丝而在报纸上产出不高的人。”在谈到另一个话题时,他表示,《纽约时报》“应当成为让不同背景者感到有通道进入的领域。我们不会包容那些不全身心投入工作项目的人。”
(辜晓进编译自6月2日www.mediapost.com)
英媒音频收入今年首季同比增长五倍
据英国“数据出版收入指数”(DPRI)最新报告,2022年第一季度,英国新闻媒体的数字音频收入是去年同期的6倍,达4200万英镑。近两年来,英国很多新闻出版机构纷纷推出数字广播和数字播客产品,以吸引新受众并增加数字收入。专家称,英国25岁以下的成人中,10%付费订阅音频播客产品,成为新闻内容的全天候受众,包括通勤途中、开车、做饭等时间。这种便利增强了受众对此类产品的黏性。这些媒体在截至今年3月底的12个月里,数字内容总收入同比增长18%,总额达6.1亿英镑。其中包含数字音频在内的订阅收入增长20.1%。
(辜晓进编译自5月30日www.pressgazette.co.uk)
甘尼特集团实施重组突出数字市场服务
美国最大的报业集团甘尼特集团,6月1日宣布实施战略重组,拆分为两个运营单元:一个是出版单元,名称为“甘尼特媒体集团”(Gannett Media),专注于新闻、内容、印刷发行等,包括广告在内的B2B市场运营、“聚焦数字优先”的在线订阅等。甘尼特集团新闻总裁兼《今日美国》发行人玛丽贝尔·佩雷兹·沃兹沃斯(Maribel Perez Wadsworth)是该单元总裁。另一单元是“数字市场解决公司”(Digital Marketing Solutions),致力于数字市场服务。集团首席产品官克里斯·巴腾(Kris Barton)是该新单元的总裁。
这一重组将侧重于加强数字市场服务,尽管目前这部分收入在集团全部收入中仅居第七位,但持续增长并已实现盈利。巴腾在接受采访中表示,新公司虽然规模较小,但业务量不小,每年收入在4.5亿美元以上。集团于2016年收购了数字市场企业ReachLocal,试图扩大这块业务。
(辜晓进编译自6月2日www.poynter.org)
路透研究院:半数被调查国家新闻可信度下降
路透研究院6月15日发布的《2022数字新闻研究报告》披露,半数被调查的国家中,新闻的可信度都在下降,只有7个国家是上升的。美国新闻的可信度降至被调查国家中的最低:只有26%的受访者对多数新闻持相信态度。此外,新闻受众中选择回避(有时或经常)新闻的人,在各国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在过去5年里,这类“选择性逃避”者在巴西增加一倍,占比54%,在英国占比46%。很多被访者对新闻的态度都较为负面。很大比重教育程度较低的年轻受众表示,他们逃避新闻是因为难以跟进和理解这些新闻。至于全球关注的虚假和误导性信息,仍居高不下,从肯尼亚的72%到德国的32%,澳大利亚为31%。
(辜晓进编译自6月15日路透研究院官网)
《经济学人》发力在线授课取得良好效益
英国《经济学人》2021年2月推出的高级教育板块“经济学人教育”(Economist Education),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刊虽未透露拓展教育带来的具体收入数据,但透露迄今为止,平均每门课的注册参加者为100至300人,每门课的平均结课比例高达94%。若按目前平均每人1475英镑学费计算,每门课至少可获得6位数收入。
据经济学人媒体集团教育执行董事菲奥诺拉·达根(Fionnuala Duggan)介绍,这个教育板块内容庞大,包括自创课程和与高校合作课程,听课对象主要来自现有读者,特别是其中从事高级行政管理的人员。课程以质取胜,不求数量,平均每门课为六周时间,每周6-8小时,全部在线授课。课程都有一位主讲教师和指导学生的团队,主讲教师既有媒体专家,也有全球著名学者。
(辜晓进编译自6月9日www.digitalcon-tentnext.org)
黎巴嫩《东方日报》数字转型获得成功
在黎巴嫩,报纸分为独立报纸和政治依附报纸两种类型,前者生存困难,后者可获经济支持。而法语报纸《东方日报》(L’Orient-Le Jour)作为独立报纸成员,却通过数字转型获得生机。该报执行董事米歇尔·埃卢(Michel Helou)表示打算出英文版。
该报于2014年建立付费墙,从2016年起开始强劲增长,至2020年数字付费订阅收入占比50%,另一半由纸媒收入(含广告和发行)和第三方合作构成,目前已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报纸的读者也更加国际化,经连续两年测试,打算近期推出英文版《东方日报》。
(辜晓进编译自6月1日世界报业协会官网)
作者辜晓进系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英文《深圳日报》原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