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辜晓进 主持
《外媒新探》专栏邀请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英文《深圳日报》原总编辑辜晓进主持。一直密切关注全球媒体最新走向并保持高度敏感的辜晓进,在专栏中以“快、新、精”的原则编译国外新闻传媒的最新动态,其中很多是独家信息。
英首份彩色报纸专刊庆60周年
1962年2月4日,英国《星期天泰晤士报》推出彩色专刊,开创了英国规模化彩色报纸的先河。彩色专刊涵盖了时尚、旅游、购物、餐饮等多个版块。但当初这一创举却被认为是“危险的实验”,甚至还招致很多读者的反对。当时的发行人罗伊·汤姆森(Roy Thomson)也惊呼:“我的天,这恐怕会是一场灾难吧?”
2022年2月6日,《星期天泰晤 士报》彩色专刊60年纪念封面
1969年8月10日,人类首次登月的美国宇航员之一的巴斯·奥尔德 林(Buzz Aldrin)登月3个月后成为《星期天泰晤士报》彩色专刊的封面人物。
确实也带来一些问题。这些彩色版面推出后的半年内,报纸亏损了90万英镑。广告商对因彩色版面而提高的广告价格犹豫不决。更有1000多位读者来信反对。他们多为老年读者,在收到第一次彩色报纸就对花里胡哨的彩色版面感觉不适。但当时的总编辑丹尼斯·汉密尔顿(Denis Hamilton)在报纸上表示:“也许这对图片和排版都过于不合惯例,但随着年轻读者对现代化图片报刊的喜爱,这会成为一个设计趋势。”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1962-1965),《星期天泰晤士报》增加了25万新读者。汉密尔顿形容这一创举为“二战后最为成功的创新举措”。
(辜晓进编译自2月4日www.pressgazette.co.uk)
多板块经营使新闻集团实现两位数增长
新闻集团截至2021年12月底的季度报销售收入增长13%,主要来自旗下多板块经营的收入。这家总部在纽约的媒体集团,股份包括《华尔街日报》、哈泼-柯林斯出版集团以及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新闻机构等资产。其最新季报盈利2.35亿美元,每股净利40美分,均较上年同期正增长。当季营收也从上年同期的24.1亿美元增至27.2亿美元。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以下几大板块:
数字房地产服务收入增长35%,达4.56亿美元;包括哈泼-柯林斯在内的图书出版业增长13%,达6.17亿美元;包含《华尔街日报》《巴伦氏周刊》、市场观察(数字媒体)等的道琼斯公司增长14%,为5.08亿美元,其中数字订阅和数字广告的增长以及媒体并购起主要作用;但在澳大利亚的付费电视等产业收入呈个位数下跌。
(辜晓进编译自2月3日《华尔街日报》官网)
美国李氏集团付费订户大增
美国李氏集团(Lee Enterprises)是美国大型报业集团之一,也是上市公司。该公司最近披露的最新一季度财报显示,其旗下77种日报继续在数字转型的道路上快速前进,其付费数字订户的数量同比增长了59%,至2021年底总数为45万个。不过,新增用户大都享受了打折优惠,因此相应的数字订阅收入仅增长了26%。李氏集团发言人称,今年晚些时候,全集团的数字收入(含发行和广告)就将超越印刷报纸的收入。
(辜晓进编译自2月3日www.poynter.org)
《纽约时报》签约韩国教育机构覆盖大学生
《纽约时报》企业订户(B2B)部与韩国教育与信息服务中心(KERIS)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协议将允许韩国200多所高校的四年制大学生以及在校教师无限制地阅读该报网站和新闻客户端,以及该报的inEducation Curriculum Tool和The Learning Network等学习软件和平台。该报称,此举旨在帮助韩国大学生通过《纽约时报》的优质和创新新闻内容更好地了解这个变化的世界。《纽约时报》从1932年起推出教育支持项目,目前全球已有数百万学生通过这类合作项目获取该报内容。
(辜晓进编译自1月27日纽约时报公司官网)
视频仍是新闻业投资活跃区
尽管仍缺乏广泛的产业化热情,但新闻业主将延续2021年的趋势,继续专注于视频投资,特别是在短视频上。但对大型社交媒体而言,视频热反倒带来负面影响。脸书文件显示,随着部分用户因平台上过度视频展示而选择离开,脸书本身正在受到潜在的伤害。相比之下,媒体公司则对短视频在用户中的良好反馈充满信心。2021年算是试水,今年他们会有更好的计划加以推进。
《华盛顿邮报》政论视频部负责人米卡·吉尔曼(Micah Gelman)说,社交平台的视频像是一种诱饵,将观众吸引到更为宽广的媒体环境中。“多数视频消费发生在平台以外的媒体,不管你是YouTube、Facebook还是Instagram、TikTok。因此,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引起那些对本报还不太熟悉的用户的注意,最终使他们开始适应并喜欢新闻类的视频内容”。
(辜晓进编译自1月13日www.whatsnewinpublishing.com)
《纽约时报》5.5亿美元兼并The Athletic
1月6日,《纽约时报》与著名体育媒体The Athletic达成协议,拟以5.5亿美元全资收购对方(The Athletic是2016年1月创办于芝加哥的纯数字体育媒体,其以收费订阅为主要商业模式,总融资规模1.395亿美元,目前已扩展到加拿大、英国等国。截至2020年9月,全球订户突破100万,2021年达120万,收入8000万美元——译注)。
The Athletic近两年的收入有所下降,于是从去年起寻求并入大型媒体以获进一步发展,因而此次兼并被视为该公司的重大胜利。《纽约时报》则看重其付费用户规模和专业化程度,希望此次兼并能够“迅速增强纽约时报公司的收入增长率”。兼并后,The Athletic将作为纽约时报公司的二级机构独立运营。
历史上,《纽约时报》有过两次失败的重要收购:1993年以11亿美元兼并《波士顿环球报》(创了当时报纸收购的天价——译注),2013年以7000万美元卖出;2005年以4.1亿美元兼并数字媒体About.com,7年后以3亿美元售出。
(辜晓进编译自1月6日www.axios.com)
美国公共广播电台大力发展播客
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计划将发展重点由原来的内容订阅奖励模式转向其播客平台NPR+,同时还打算在今年下半年在地方台推出与会员奖励方案捆绑的订制播客。截至去年11月,NPR播客的每月独立听众数量为2020万,仅次于商业电台巨头iHeartRadio的3260万,高于《纽约时报》播客独立听众的940万,以及全国广播公司(NBC News)的790万。订阅播客将成为NPR及其附属电台的新数字商业模式。播客在吸引年轻听众以及实现听众多元化方面,明显优于无线听众模式。此外,向地方台提供播客内容,有利于增长电台的会员规模,进而扩大NPR的收入来源。
(编译自1月4日www.axios.com)
WBEZ携手《芝加哥太阳-时报》强化地方新闻
总部位于芝加哥的老牌地方公共广播电台WBEZ的母公司于1月18日证实,将实现对《芝加哥太阳-时报》(芝加哥第二大报纸——译注)的兼并。此举将创建美国最大规模的非营利新闻机构。交易双方对此都表现积极,希望1月31日前完成交易。WBEZ隶属于芝加哥公共媒体集团(Chicago Public Media),后者于近年转为非营利新闻机构。《芝加哥太阳-时报》的母公司是太阳-时报投资控股集团。WBEZ则开播于1943年4月7日。两大集团都表示,此次合并后将共同强化地方新闻业。
(辜晓进编译自1月18日www.chicago.suntimes.com)
2021英美最受欢迎的新闻APP
2021年1月1日至11月30日,主要由人工智能运营的新闻客户端Opera被下载了86.9万次,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新闻APP。紧随其后的是BBC News(80.8万,较上年的220万显著下降)、BBC Sport(57万)。天空新闻、邮报在线、《卫报》、《电讯报》、《金融时报》等传统新闻媒体的客户端的下载量分别为32.8万、19.9万、17.3万、14.5万和11万。
在美国,NewsBreak以1070万的下载量拔得头筹,Opera News(570万)、Smart News(260万)分居第二、第三名。上榜的传统媒体CNN、Fox News、《纽约时报》、CBS News的客户端下载量分别为200万、180万、110万、100万。
(辜晓进编译自2021年12月23日www.pressgazette.co.uk)
美国新闻界疫情期间裁员6154人
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道尔数字新闻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至少有6154名新闻机构员工(含编辑部和经营管理人员)被辞退。这些新闻机构包括343家独立媒体和35家集团媒体。此外,疫情期间至少有100家美国新闻机构关闭,尽管其中的14家后来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恢复。另有42家新闻机构被其他媒体吞并,这令新闻机构减少的数量增至128个。所有新闻机构中,地方新闻机构日子最难过,是亏损和裁员的重灾区,联邦政府已推出PPP计划予以扶持。一些幸运的媒体已经开始复苏,有的已制订补员计划。
(辜晓进编译自2021年12月10日www.cjr.org)
作者辜晓进系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英文《深圳日报》原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