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湾圆桌 | “两量”双赢学郑强

2022-05-25 15:37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摘要

“‘两量’双赢”,意指用正能量赢得大流量。大学校长(或校领导)中,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贵州大学原校长郑强是“网红中的网红”。线下场场爆满,线上条条爆款,“两量”双赢,他是突出的代表。

□ 邓辉林

“‘两量’双赢”,意指用正能量赢得大流量,是一个新颖的概括。但这种现象早已有之,比如第一代网红大学校长。

2010年第5期《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发表了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暑期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文中他高度评价了李培根校长在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精彩发言,称这次演讲的成功“标志着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 将载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史册”。

由李培根校长始,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说金句、抒情怀成为常态,也因此纷纷“圈粉”无数。

大学校长(或校领导)中,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贵州大学原校长郑强是“网红中的网红”。线下场场爆满,线上条条爆款,“两量”双赢,他是突出的代表。

郑强“真强”,强在何处值得琢磨。

强在口才。“激情四射”“口才奇好”等,赞誉颇多。发现真理重要,表达真理也重要。沈从文首次登上大学讲台,呆立十分钟竟不能出一言。校长胡适笑笑说:“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这里面有沈从文的文名起了作用。如果他是无名之辈,当场被“喷”的机会很大。听郑强演讲,亦庄亦谐,信手拈来,有激情但没有压迫感,是知识传播更是精神滋养,听时过瘾,听完享受。这里有天赋——在接受郎永淳专访时他承认“从小就不怯场”——也有后天的练习。本为高分子材料领域化学家的他,不得不澄清:“我并不以演讲为主业。”

强在有料。郑强有独到的思考。比如,他用自创的“下蛋理论”来诠释几种遗憾——欠发达地区挖空心思把孩子从中小学培养好了,结果孩子考到外地大学而且不回家乡工作;国内培养的好学生,等到读博士时跑到发达国家去了,就好像养大的母鸡跑别人家下蛋了。他的每一次演讲,都有十足的新观点、新论据。郑强有丰赡的学识。中国历史,娓娓道来;硬核科普,深入浅出。复旦大学就郑强到该校演讲的感谢信中提到,现场响起了176次掌声。获得复旦大学师生如此热烈的反响,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

强在性情。和一些“孤身闯入原始森林却无性命之忧”(因为没有人味,猛兽不会吃)的人不同,郑强有很浓的人情味。在演讲中,他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也常直接抨击昏昧观点和社会丑恶现象;在生活中,他不摆架子,亲和力强,以实际行动爱生如子,被学生称为“强哥”,曾多次被浙江大学学生评选为最喜爱的老师。“以人为据”虽然不合理性,却能增强“以理服人”的效果。

“两量”双赢学郑强,可学的东西很多,对照其口才、有料、性情,我们不妨多琢磨琢磨传播正能量的方式、内容和温度。单一媒介的生硬说教、老套的内容、没有温度不“走心”的产品,可以休矣。

作者邓辉林系深圳报业集团深圳特区报时评理论部副主任、高级记者、文学博士

编辑 采访-严偲偲审读 舆情研究部-李诚审核 朱玉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