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聚焦 | 中国城市形象全球传播的现状及问题 ——基于国内重点文献研究的述评
2022-03-08 15:08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张琦

深圳报业集团深新传播智库课题组以知网为检索平台,以“城市形象”“城市形象传播”“城市国际传播”“城市全球传播”为关键词,整理了105篇重点文献的观点。本文从概念和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城市案例、现状和问题、规律和对策五个方面进行述评。

【关键词】城市形象   城市传播   全球传播

一、概念和研究方向

芒福德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在地理空间上的汇聚点,具有文化的贮存、传播、交流、创造和发展等基本功能。城市传播力是国家的一种非权力性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内涵。

(一)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一词由凯文·林奇在1960年提出。他认为,城市形象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路、边、区、节点、标示等,城市形象通过人的综合感受获得。后续研究把城市精神、城市文化以及政府行为、市民素质等内容纳入,形成一个综合定义:城市形象是指公众对一个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表象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反映了城市总体的特征和风格。芒福德认为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个人的体验综合利用建构了城市形象,主观印象基于城市的客观存在。

郭可提出,城市形象的生成是城市本身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城市本身主要包括历史文化、功能定位、地标建筑和名人等,外部因素指个人认识城市的途径,通常由个人经历和媒体报道构成。叶晓滨强调,媒介已经成为“社会的皮肤”,市民透过媒介打量城市。

(二)城市传播

国内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有两个脉络,且后者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理论“转向”。第一,基于大众传播学的框架,张洪雁、郝亦民、王玫等学者,从城市形象的起源、内涵,扩展到对城市公关、营销、广告的观照,包括对户外广告、名牌、城市CIS、大众传媒、节事活动的研究,对国际形象、全球形象塑造的研究,对新媒体渠道的研究。例如,程兆民强调大众媒介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王振源等关注到全球性媒介事件的影响。

第二,基于城市社会学,一些学者将城市本身视为媒介、将传播视为人类交往的一种基本形态,研究传播、媒介技术之于城市的意义。孙玮将“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介的信息传播,与人际的私人或公共交往,以及建筑物、街道公共空间的文化意义等等并置”,从而对传播及其媒介的“惯常”理解形成反思:1、传播不仅是工具的,也包括主观阐释的非功能层面,如凯瑞的“传播仪式观”;2、传播媒介包括实体空间(如街道、广场、博物馆);3、传播及媒介的作用不仅在于社会整合;4、传播基本单位及其边界不仅限于民族国家。

二、研究方法

以往研究以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为主。从数据的选择、获取和分析上,包括以下要点。

样本选择上,陈云松等以谷歌图书1700年以来的百万英语数据作为语料库,以中国大陆全部直辖市、副省级以上城市、省会城市、各地级市,以及中国港澳台主要城市英文名称作为关键词,分析中国城市的全球传播力。

数据获取上,部分研究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为主。若使用大数据分析,姬煜彤等的来源包括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专业年鉴和政府网站、知名智库报告等,对不可获得性指标,采用专家评分法(德尔菲法)进行量化。

数据分析上,陈云松等采用词频法,在纵向跨度300年、横向跨度达千亿词汇的数据中,精确描绘各城市词频位次的变迁及特征。在海外媒体对上海城市国际形象传播研究中,沈斌主要采用量化文本分析法,以2018年1月到12月“上海”出现不少于3次的海外媒体涉沪英文报道为文本,分析海外媒体涉沪报道框架。计算机辅助的情感分析成为新的方法受到重视。

三、城市案例

本部分归纳了对上海、北京、广州、巴黎等城市全球传播的个案研究。

(一)上海

形象呈现上,综合唐绪军、沈斌的研究,“上海经济”这一主题受到国外主流媒体的重点关注,占全部报道主题的43%,其中有关企业、宏观经济和金融的话题关注度较高,媒体将上海视作中国金融中心,凸显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经济中心的独特地位。除“经济”主题外,上海的文化形象在各主题中评价得分最高。其中,上海还因其保留了旧时建筑、饮食上继承传统积极创新而广受欢迎。在《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全球旅行胜地巡礼”中,上海也多次以高端奢华的形象出现,被认为是具有古老魅力的全球化城市。此外,上海的生态环境、教育、医疗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如地铁、车站、便民服务等都获得较高评分。中立报道占比最多,正面报道远多于负面报道。部分学者也指出文化领域的弱势。

传播主体上,根据全球媒体涉沪报道消息源分析,西方媒体仍是全球涉沪报道的主要消息源,如道琼斯通讯社、路透社等。吴瑛等统计发现,路透社是发文量最大的媒体,其次是澳大利亚联合新闻社、法新社。另外,杨哲贤提出,上海外滩、人民广场、南京路等,都是极具沟通性的城市空间,在与城市的互动中,起到“沟通”和“传播”的作用。

传播效果上,王大可等研究发现,全球媒体对上海的关注逐年攀升,从1987年到2016年三十年间增长120多倍,2016年达到峰值,在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关注度仅次于北京,但远不及对纽约、伦敦等城市的关注,这与吴瑛等学者的研究基本吻合。

(二)北京

形象呈现上,徐翔等研究了国际自媒体。有关涉及北京的主要方面包括文化艺术、旅游、体育、政治、科技创新等议题。其中涉及或反映文化艺术的信息高居首要类别,占总体的16.8%。经济议题较受关注,但所占比重不高,涉及外企在京的情况、北京经济的发展趋势、股市、房价等。该类议题中,北京常与上海和深圳同时出现,且在谈到北京经济发展趋势时,多次提到深圳的经济活力将会超过北京。

(三)广州

传播主体上,唐佳梅提出,政府消息来源相对缺失。除新闻当事人以外, 学者与专业人士高居海外媒体消息来源榜首。形象呈现上,虽然经济与文化方面的报道基本呈积极态势, 但政治和政府形象方面还处于不利地位。

传播策略上,综合学者观点,一是精准城市定位,从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的倡议出发,以引领大湾区发展核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为定位;二是更加关注中文媒体,同时加强与国外主流媒体的互动和国外网站的合作;三是发展组织传播、国际公关、国际广告等渠道。

(四)巴黎

李芮以巴黎城市宣传片为例,分析城市形象传播的策略。

一是运用城市符号。《巴黎,我爱你》结合了多种代表性符号,包括视觉符号、纪实性符号、内涵性符号等,通过认同意识凝聚市民,对外传递城市精神。二是借助媒介事件。《巴黎,我爱你》借助法国刚举办完欧洲杯赛事的热度推出,并配合巴黎新市政政策的宣传。三是持续集成推广。《巴黎,我爱你》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媒介,集成分工传播。四是注重受众互动。利用社交平台的转发分享和发起话题功能,制造舆论阵地,调动受众参与,推动人际传播与口碑传播。

(四)其他城市

陈冬梅分析了重庆国际传播中心的i Chongqing海外网络传播平台。该平台专门设置Tourism、Culture、News等专栏,用地道英文向海外用户讲述重庆故事、中国故事。该平台还在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海外主流社交媒介平台开设账号,会根据各平台的受众需求进行内容定制、分众传播。根据海外受众特点,有针对性地推出Vlog in Chongqing、Expats in Chongqing等短视频,观看时长达到16.4万分钟,互动超过7.2万次。

杨哲贤、张静等认为,西安利用短视频社交媒介,深度挖掘历史文化特色,彰显城市文化内涵,完成了从非遗文化到网红符号的蜕变。西安市政府联手抖音,共同打造文化符号、推广旅游资源,包括设立抖音话题、打造主题活动、邀请抖音达人、制造城市短片等。西安依托美食、旅游以及文化类 KOL(关键意见领袖)挖掘西安特色,创作出大量优质内容类短视频,向受众展现历史悠久又兼具创新活力的城市标签。

莫智勇指出杭州传播渠道不畅、海外受众市场过于集中,导致杭州形象传播缺乏广度、传播信息散乱、对目标市场把握不足、城市营销面临瓶颈。传播策略上,城市形象品牌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杭州生活品质研究与评价中心等非盈利性社会组织;聘请海内外知名杭州籍人士担任“城市宣传大使”;整合国际传播内容,强调文化历史名城、世界旅游城市优势。

四、现状和问题

本部分梳理城市形象传播的现状,重点阐述深圳在实践中的问题。

(一)总体现状

中国城市形象的形成、发展和传播途径在不断进化,潜力巨大,有待突破。综合莫智勇、聂艳梅、李智和彭凯等的观点,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主要的传播主体(主管部门等)没有形成规划性、全局性、长期性主题,对城市传播的认识滞后。政府、媒体、企业与非营利性组织和城市居民等各类传播主体,难以相互理解配合。

二是形象定位雷同、不准,致使产品单一、缺乏特色。聂艳梅归纳了一些城市官方网站同质化严重、系统混乱、口号与定位不吻合等现象。李智和彭凯认为这种“千城一面”的现象削弱了传播效果。

三是传播策略水平低,难以形成国际化的城市营销效应。聂艳梅指出部分城市的形象识别不成系统、景点开发度低、人造体验难以引起共鸣。

四是忽视文化软实力。李智和彭凯认为,一些城市的关注点大多集中于城市外在形象,未认识到城市文化的传播意义。

(二)实践问题

形象呈现上,穆玉洁通过对《深圳特区报》和《南方都市报》的文本分析,得出深圳在主流媒体上呈现出施政创新开放、科技金融优势、交通治安完善良好的形象,这与周玲的数据分析结果一致。但两位学者也提出,深圳的社会议题过热,文化形象缺位,缺乏特色和影响力,致使深圳形象不够立体、不丰富。本土媒体多为正面宣传、消息来源单一。

传播效果上,深圳在国内一线城市中居后,与全球知名城市差距较大。陈云松等的研究表明,深圳在1980年-2000年首次进入国内前20名榜单,位居第12名。媒体提及率方面,以创刊于1851年的《纽约时报》文本为数据来源,深圳在近20年(1980-2000)的排名为第9,高于近50年(1950-2000)的第11名。姬煜彤等在2019年的研究发现,在22个样本城市中,深圳总排名第19,是中国大陆四城的最后一位。综合得分上,仅是第一梯队伦敦、巴黎等城市的20%左右,是北京的35%左右。

一些学者指出了其他问题。聂艳梅认为深圳形象定位不清,传播碎片化,缺乏统一的城市形象(出现金融中心、图书馆之城、设计之都、钢琴之都等名号)。周玲指出深圳主动对外传播起步晚,一直处于单向传播模式,无法及时应对形象危机。杨哲贤、何逸明等认为,深圳城市形象传播缺乏战略统筹、内容同质化、未因地制宜、传播信息浅显、文化内涵不足。

五、规律与对策

本部分讨论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的一般规律,归纳对深圳的对策建议。

(一)一般规律

基于前文案例,综合莫智勇、尹帅平、姬煜彤、聂艳梅、王大可等学者的观点,中国城市形象传播策略具有以下规律。

建立管理机构,统筹协作模式。聂艳梅认为,要在全市层面建立专门职能部门或小组,调动各部门参与,邀请专家加入,制定系统方案。

提高人文体验,加强城际合作。唐绪军强调,一是重视人的体验,提高教育、住房、社会公平、社会安全等要素。二是重视城市间的关联,突出与其他城市的互动以及共建共享。

精准城市定位,细化优势特色。莫智勇认为,城市形象定位,就是立足对城市历史、现状与未来的深入调研与分析,充分挖掘城市的独特资源,寻找与城市形象相吻合的因子和载体。聂艳梅列举了一些具有主导产业的城市(如大庆、克拉玛依、海宁、佛山等),认为他们独具吸引力,成为城市形象传播典范。

培育大型传媒集团。结合西方国家组建国际传媒集团,控制全球信息流动的现状,王大可提出,应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障体系,实施重点项目和工程,打造一批融合多种传媒业务和传播形态、具有区域和国际竞争力的传媒集团,提升对全球舆论的引导力。

打造专业全面的传播体系。一是运用品牌和创意理论传播城市定位。例如城市宣传片、城市官网形象识别系统、口号、标志的组织设计。二是构建全媒体传播平台。姬煜彤等提出,需构建国际一流的传播矩阵,培育品牌活动。张力等指出,以大型活动树立城市形象成为重要路径,如法国戛纳电影节、意大利米兰的时装周、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等。莫智勇提到建筑空间、公共设施等也是重要的传播平台。三是设计媒介事件。陈奕认为,可以在政府引导下,以“媒介事件”为核心,实施城市营销传播。四是运用前沿技术。王佳炜认为,视频成为城市形象社交传播基础通道。五是构建效果评估体系。

创新城市生态。媒介是人与城市相遇的中介。人民网建议,新媒体营造的空间形态可以与传统媒体联合,共同打造智慧城市等新型城市形态。廖卫民指出,在全球传播中,媒介与城市地理、城市空间、当地社区紧密联结,增强全球人士和本地居民的参与度、融入感,塑造一种活的生态。

(二)对策建议

第一,组建机构,制定规划。周玲建议加强深圳国际形象传播的机制化建设,成立专业的管理机构、舆情监测机构和公关团队。莫智勇认为,这一机构有利于城市媒体、驻市企业、民间团体和居民、来访者参与城市传播运作。其次,周玲提出,可委托高校成立智库团队或机构,集合学者定期分析深圳形象的国际与国内报道,提供年度形象报告,进行综合性规划,为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第二,明确城市形象定位。聂艳梅认为,首先界定深圳城市形象的核心内涵,即“年轻、朝气、活力、包容、现代化”的城市景观及“被接纳”“完全融入”的城市性格。其次是丰富多元化的城市主题,例如娱乐(主题公园、大运会)、环保(花园城市)、文化(图书馆之城、打工诗歌)、情感(以人为本的公共设施)等。

第三,加强深圳文化生产传播。崔丽莎的研究表明,文化是城市进行差异化城市品牌定位的根基。方洁、穆玉洁等建议,深圳媒体需挖掘真正反映出深圳城市文化形象的内核,避开与其他国内外城市的重合性,注重深圳文化形象传播。在媒体报道中传播城市形象定位、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例如开办文化专栏。

第四,推动媒介平台融合转型。周玲等建议,更新城市传播社交平台,增加与海外受众的互动渠道。例如,开设深圳各部门的Facebook、Twitter账号等。郭可提出,深圳需加强与海外媒体的交流合作。

(本文为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1年度课题“加快提升深圳城市形象全球传播力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Z2021B040。深新传播智库课题组的部分成员收集并整理本文的原始材料,包括刘军锋、黄浩、郑思、沈婷婷、张琦、杨琪)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转引自聂艳梅. 中国城市形象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2][美]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M].宋峻岭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8.12.

[3]陈云松,吴青熹,张翼.近三百年中国城市的国际知名度 基于大数据的描述与回归[J].社会,2015,35(05):60-77.

[4]廖卫民.全球媒介之城与融合传播之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启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0(01):152-165.

[5]刘娜,张露曦.空间转向视角下的城市传播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08):48-53+65.

[6]莫智勇.中国城市形象传播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3.

[7]穆玉洁.深圳城市形象的媒体表达与传播[D].内蒙古大学,2015.

[8]聂艳梅.中国城市形象影响力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9]沈斌,王荣,刘亚奇.基于海外媒体报道的上海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研究[J].国际传播,2019(04):23-28.

[10]孙玮.作为媒介的城市:传播意义再阐释[J].新闻大学,2012,(02):41-47.

[11]唐绪军.推进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9-03(003).

[12]唐佳梅.区域对外传播共识的补充与修正——《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海峡时报》十年涉穗报道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05):153-154.

[13]王大可,张云帆,李本乾.基于效果评估的城市形象全球传播能力提升策略与路径——以上海为典型案例的考察[J].新媒体与社会,2017(04):41-57.

[14]吴瑛,郭可,陈沛芹,吴秀娟.全球媒体对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建构研究[J].国际展,2016,8(04):1-23+152.

[15]尹帅平.中国城市传播研究综述[J].东南传播,2014(02):68-70.

[16]杨哲贤.可沟通的城市:媒介在城市传播中的作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20.

[17]叶晓滨.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2012.

[18]周玲.基于扎根理论的深圳城市形象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作者张琦系深圳报业集团深新传播智库研究员)

编辑 采访-严偲偲审读 舆情研究部-李诚审核 编辑-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