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湾圆桌 | 从评论感受百年大党“青春派”
2021-11-03 17:57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邓辉林

七一临近和当天,国内媒体纷纷推出评论,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营造浓厚舆论氛围。黄钟大吕,金声玉振,慷慨激越,荡气回肠。

媒体姓党。姓谁就有谁的样子,就会传承谁的气质。中国共产党,穿越百年风雨依然青春闪亮,蓬勃朝气、创新气质、新锐活力令世界惊叹。媒体同样怀青春之心、谋青春之为,这一点,在作为媒体灵魂和旗帜的评论上展露无遗。

重磅评论写出史诗水准。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接连推出系列评论、“任仲平”等重磅佳作,风行全国。此外,各大央媒和地方媒体均打造出评论精品力作。《农民日报》三篇署名“仲农平”的文章——《大转折,中国命运百年逆袭》《大跨越,中国历史乾坤再造》《大智慧,中国道路开天辟地》,堪称惊艳。每篇12000字左右,长而不冗;文字精美,适合朗诵;旁征博引,纵横捭阖;创意纷纭,妙论迭出。一言以蔽之:写作很“烧脑”,文后“有高人”。

党的百年华诞,“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媒体纷纷筹谋重磅评论,调遣精兵强将,激荡脑力风暴,苦心打磨经营,主动姿态和青春气息扑面而来。

创新形式彰显进取之心。6月28日至7月13日,《解放日报》推出署名“申言”的“党史十读”系列评论,每篇文章1000字左右,论从史出,颇有新意。6月28日至6月30日,深圳报业集团在《深圳特区报》推出3篇署名“沈仲文”的评论,阐释党的领导在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崛起中起到的作用、深圳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力探索、深圳如何为民担当为国尽责,市有关部门广泛推送,可谓是别出心裁。7月1日,举世瞩目的庆典活动刚刚结束,深圳广电集团在深圳卫视频道与直新闻客户端并机直播《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特别节目,持续5小时之久,围绕总书记重要讲话金句和新论断新表述新要求、百国政党谈百年大党、脱贫攻坚战、香港回归24周年等展开评论,实乃创新之举。3月15日至7月26日,公众号“新京报评论”一共推出20期“庆祝建党百年系列评论·百年说百”,每期约请一位学者,从一个“百”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社会建设的成就,比如,《GDP破百万亿:回望百年,中国取得翻天覆地经济成就》《“百人计划”:唯人才可托起百年强国梦》,令人耳目一新。

“推窗始觉风拂面”,走出旧框框,方得见满园生机。什么形式有利于提升媒体“四力”,评论就大可采取什么形式。

言说勇气体现青春锐度。讲政治、讲导向、讲安全,是守正。守正是为了出新,否则就是守旧、困守。评论出新,包括观点出新、材料出新等等,需要勇气。新锐观点“第一腔”,敢开吗?重要史料摆上桌,如何剪裁?在《农民日报》“仲农平”文章中,新锐观点层出不穷,话语空间豁然开朗;重要史料别开生面,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太阳底下无新事”有个孪生兄弟,叫“观点场上少新话”。一不留神,评论作者就会成为“大路货”生产者。但我们总该想着“老树发新枝”,弄点“专精特新”产品。敢言善言,推陈出新,才能在舆论场冲上热搜、收获粉丝。

青春是一种“派”、一种“范”。国内媒体庆建党百年评论产品的“青春派”,应当是一种永恒的方向。

作者邓辉林系深圳报业集团深圳特区报时评理论部副主任、高级记者、文学博士

编辑 采访-严偲偲审读 舆情研究部-李诚审核 编辑-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