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下午,“芬芳与回响——罗湖政协委员公益基金五周年年会”在宝能中心圆满举行。罗湖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吴裕中,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吴欢,区政协班子成员,区民政局、区慈善会、深圳壹基金和罗湖社会创新空间相关负责人,以及区历届港澳联谊会委员和区五届政协委员代表等参加年会。
吴裕中代表大会致辞,向长期关心、支持公益基金发展的各位领导、管委会执委、专家委员、区五届政协委员们和相关友好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他深情回顾了公益基金五年来的发展历程和成长的点点滴滴,全面展望了公益基金的广阔前景和美好未来。吴裕中强调,展望公益基金下一个5年,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继续以委员公益基金为平台,牢记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奋力推进“湾区枢纽、万象罗湖”建设,推动政协工作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创新局面。
罗湖政协委员公益基金管委会执行委员王文晖作了“公益基金五周年工作总结”主题发言,从基金概况、成绩荣誉、项目特色、提案转化和发展愿景等方面全面回顾和分析了公益基金五年的实践之路。罗湖政协委员公益基金专家委员胡小军博士首次发布《罗湖政协委员公益基金调研报告》。他从罗湖政协委员公益基金的定位和内涵、运作模式、成果影响、实践启示和发展展望等5大方面对公益基金的战略定位、本质内涵和运作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公益基金设立以来的主要成果及其价值影响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探讨了公益基金的实践意义及现实启示。
在随后举行的“罗湖政协委员公益基金圆桌论坛”上,公益基金受助机构、扶贫项目代表,资助项目优秀提案撰写委员代表和政协代表上台,分享了参与公益基金5年以来的所思、所想与所得。
活动中,与会领导还向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罗湖社会创新空间和区政协历届港澳委员联谊会等10个相关友好单位和个人颁发了感谢状,向热心社会公益、积极捐助善款的19名政协委员代表颁发了慈善奖。
活动在全体嘉宾合唱《不忘初心》歌声中圆满落幕。
读特新闻+
罗湖政协委员公益基金开创中国公益新模式
深圳罗湖政协公益基金是全国首个由政协委员自主发起、自主管理、自主运作的公益基金。“委员基金”是2017年1月设立在罗湖区慈善会下的专项基金,从2017年至今,累计有200多位委员持续捐出927.77万元善款。
2020年,“风雨兰——大爱罗湖·风雨同舟”行动计划荣获第五届鹏城慈善奖。2021年,据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学者调查,像“委员基金”这种全部由政协委员构成的专项基金,在全国独此一家,作用独特、意义显著。
五年间,委员基金经历了建章立制广泛发动、委员参与公益实践、公益建设社会治理三个不同阶段。政协委员基于委员基金资助实施的公益项目实践,五年间形成了19件提案,涉及禁毒、残疾人就业等7大领域,一些提案建议已得到落实或纳入政府部门工作计划之中。五年来,委员基金共资助社会组织实施了22个公益项目,社会组织合作伙伴数量达到13家,委员基金通过与专业基金会、枢纽型社会组织等机构进行战略性合作,有力促进了罗湖公益生态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疫情爆发以来五届委员们捐款、捐物、减租已近上亿元。五年来,委员基金形成了集体公益、人人公益;长期陪伴、转化提案;政协公益、愿景三善(善举、善策、善城)的鲜明特色。
据了解,“十四五”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罗湖政协委员公益基金将紧紧抓住“双区建设”重大发展机遇,紧扣罗湖区“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前行。
一是在战略方向上,继续坚持委员基金的慈善属性和战略定位,积极培育和聚集促进罗湖本土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创新要素,为深圳打造先行示范的现代慈善创新发展高地贡献罗湖力量和本土实践智慧。
二是在治理机制上,继续优化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架构设计和决策机制,逐步形成“推选委员+留任委员+特邀委员”的管委会架构,保证公益基金的持续发展和各项工作的延续性。
三是在项目模式上,继续凸显委员基金的政协特色,发挥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独特制度优势,健全和完善政协委员为主体的参与机制,以民生重要议题为导向,与具有相应专业水平和较强联动能力的组织合作,打造联合公益模式和公益品牌活动,产生良好的协同创新效应。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