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少年提供公益“大餐”!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年会在深圳启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2021-03-28 17:30
摘要

3月27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香港洛士文基金、澳门基金会举办的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年会在深圳正式启动

3月27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香港洛士文基金、澳门基金会举办的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年会在深圳正式启动。本次年会秉持“培育公益精神,促进公益合作”的宗旨,为两岸和港澳的青少年朋友们搭建公益交流的平台,期待青少年朋友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开阔视野、提升能力和完善自我。年会上,《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实践研究报告2021》对外发布。

发布七十余项各具特色的公益项目

启动仪式以现场和视频连线的方式举办,以广东省深圳市为主会场,分别在香港、澳门设立线上分会场。启动仪式上,来自广东、香港、澳门和台湾的青少年代表分享了他们的公益故事和志愿服务经历,讲述了自己的公益感悟和收获的人生精彩。

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郭凯天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希望青少年朋友们能够踊跃参与到公益慈善服务中,用公益慈善的烛光点亮脚下的千里之行。深圳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陈行甲作主旨演讲,表达了自己对青少年朋友们“愿心有弱者,胸怀苍生,为更美好的社会去行动”的期待。

启动仪式特别安排了年会公益项目发布环节。继去年成功配套36个公益项目之后,2021年年会更是吸引了包括文化和旅游部、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香港洛士文基金、深圳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中山市相关单位等推荐的七十余项各具特色的公益活动,内容涉及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研学交流等方面。这些配套公益项目极大丰富了年会的内涵,为大湾区青少年提供了丰盛的公益“大餐”。

多方协同提升青少年公益情怀

启动仪式后,本次年会还召开《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实践报告2021》发布会、举办“青少年公益年会杯”大湾区棒垒球邀请赛等多项配套青少年公益活动。

在《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实践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上,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专家、公益年会组委会课题组组长徐骏辉博士就报告做演讲。徐骏辉介绍,《报告》分为总报告、粤港澳区域报告、多个专题报告、典型公益组织和项目介绍。在调研中,课题组针对大湾区广东省9市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个体公益认知和公益实践情况进行了问卷调研,回收了180159份中小学生有效问卷和1463份大学生问卷。还对广东省青少年参与志愿者活动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得到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区域青少年的公益认知和公益实践的基本情况和特征。

《报告》认为青少年经常参加公益实践的习惯就是青少年公益文化的重要形式。青少年参加各种公益实践活动就如同亲情伦理中回老家陪父母过年一样,属于中国人的一个精神价值;经常参加公益实践活动就如同每年重复回家过年一样,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只有将青少年公益文化战略布局好,才能长远促进各项青少年公益实践的有序健康发展。

根据调研成果,《报告》对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实践提出了五方面建议:要着眼国家大局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鼓励支持各层次粤港澳公益慈善机构交流互动;要多方协同努力提升青少年公益情怀;完善青少年公益交流平台建立长效发展机制;要加强青少年公益文化研究和传播。

(原标题《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公益年会在深圳启动,为青少年提供公益“大餐”》)

编辑 关越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王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