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龙星光点亮百年梦想”系列报道① | “红色堡垒”为宝龙注入发展动能

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琦 通讯员 张玲 薛亮
2021-07-01 12:20
摘要

这个位于宝龙街道办公楼内的“百年党史图书角”,是全市基层街道中首个红色学习专区

宝龙街道机关夯实党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走前列当先行

走进宝龙街道机关大院,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气氛扑面而来。党史展、初心墙、学习专区……为党员干部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街道机关党委还启动“红色堡垒”效能提升计划,以党建引领各项业务工作,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走前列、当先行。

☆ 机关党建“六个一”带动人人向学

午间时分,龙岗区宝龙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第二党支部的党员们聚在街道专门设置的红色学习专区,开展20分钟的午读活动。党员邝文超领读,同志们共同交流心得,支部书记黄应华又给大家讲了一堂主题为《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党课,在严肃活泼的气氛中度过了一个充实的中午。

这个位于宝龙街道办公楼内的“百年党史图书角”,是全市基层街道中首个红色学习专区:百余平米面积、百余册党史红色书籍,随时向党员群众敞开大门。

街道党建办支部党员王二妮告诉记者,“百年党史图书角”受到很多机关干部的欢迎。“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图书是最沉稳的载体。走进这里,可以畅游党的百年峥嵘岁月,可以感受先辈的革命激情,可以体会字里行间的奔放豪迈,可以感受此情此景的决绝从容,让我更加坚定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信心。”

像“百年党史图书角”这样的政治学习空间,在宝龙街道机关里随处可见。大院里布置了“百年党史、中国精神”机关专题展、“我想对党说句话”初心表白墙,党员干部浸淫其中,形成了人人向学的良好氛围。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街道机关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中,该街道组织各党支部开展一张红色学习计划、一次红色初心感悟、一次红色时光之旅、一堂红色专题党课、一次红色政治生日、一次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六个一”活动。

宝龙街道党建办相关负责人说,为丰富机关党员干部的“红色学习计划”,街道推出了打卡党史图书角、读书心得分享、“五点半”微课堂、晨读十分钟、听说读写大比拼、线上党史知识竞赛等多种活动,鼓励大家开展“点菜式”学习。“我们把‘四史’学习阵地转移到了机关饭堂进行,以视频学习形式分享‘街道机关百年党史100讲’,颇受大家欢迎。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将党史学习成果与部门业务互融互促,转化为我为群众干实事、办实事、干成事的动力。”

☆ 用好本土资源 形成党史学习教育宝龙特色

位于宝龙街道龙新社区兰三村的叶氏客家环水楼,历史超过百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惠东宝地区的情报指挥中心,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东纵战斗故事,成为沉淀在宝龙红色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的点点星光。

环水楼、阳和世居、一鸣学校、尚义旧家……宝龙街道辖区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今年以来,经过发掘整合,这些“红色印记”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党建工作的新阵地。机关各支部组织党员实地学习身边党史,引发更加强烈的共鸣。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宝龙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宝龙人自己的党史故事是最好的教材。为让党史更加生动地走进机关干部心中,宝龙街道还在微信公号“宝龙城事”里开设《百年历程中的宝龙瞬间》专栏,发掘身边老一辈的党史故事,回顾其奋斗光辉历程,大力营造共庆建党百年的浓厚氛围。

该专栏推出的第一篇人物故事《我有位曾是情报员的外祖父》,讲述了东江纵队情报员陈观凤的革命故事以及他的故事是怎样深刻影响着下一代的。新中国成立后,陈观凤还担任过同乐社区老太坑生产队长、太坑联村村长、老太坑村长,见证并参与了老太坑乃至整个同乐片区的发展。宝龙派出所一位干警看到专栏故事后,激动地留言说自己的奶奶也曾经是东纵的情报员,老一辈的故事一直激励着自己。

“讲活历史故事,搞活教育形式,形成党史学习教育的宝龙特色。”宝龙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深挖辖区红色人物事迹,宝龙街道推出一系列身边党史宣传报道,在机关干部中引发了强烈反响。街道还结合党史海报专题展,以线上答题和微信推送党史36计形式,开展线上学习打卡,将学习教育从机关党员拓展为街道全体居民。

☆ 党建引领打造“攻坚堡垒”解决“急难愁盼”

近期发生的疫情给基层防疫工作带来较大压力,宝龙街道党工委向辖区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出红色“集结令”。党员干部们闻令而行,下沉一线,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力量,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宝龙街道党政综合办工作人员何婧曾在海外学习工作过较长时间,现在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为了支援社区核酸采样工作,她主动下到基层。“我只是其中一员,全街道有2000多名党员志愿者参与其中。这种凝聚力和执行力,是我在此前的海外经历中没有感受过的,内心非常震撼。”她说,这让她想到了一位网友所说的“打出党旗就知道,这不是开玩笑的,考验的时候到了”。“那一刻,我非常直观地体会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理解了共产党是真正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的。”

“做实机关党建,夯实‘红色堡垒’,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只是一个开端,要通过学习增强干部群众的历史观,厚植党员干部的人民情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解决影响宝龙发展的本领恐慌、能力短板和落实差距。”宝龙街道有关负责人说。为避免“学用两张皮”,宝龙街道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将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深度融合,推出了一系列为群众办实事的举措。

“宝·正为你办”民意雷达站正是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探头。道路被堵、路灯不亮、纠纷调处……宝龙居民遇到大大小小的烦心事,马上会想到向雷达站反映。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会第一时间前往核实处理,并及时向居民反馈。这个遍布全街道的”雷达站”真正起到了落实民意的探头作用,它所代表的问题反馈和处置模式,也成为宝龙街道党建引领下“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新常态。据了解,雷达站分为线上站、线下站和移动站三种形式,旨在广泛深入问需于民,将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目前,该街道已设有线上线下 “雷达站 ”约 400 个,“ 移动雷达站成员 500 余人。

此外,宝龙街道机关党委还启动“红色堡垒”效能提升计划,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走前列、当先行。持续开展机关党支部分类定级评选,打造机关典型示范党支部;认真践行党员志愿服务精神,结合推出的《宝龙街道机关党员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办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进“攻坚堡垒、实干先锋”红色堡垒创建活动,机关辖属15个党支部树党旗、亮身份、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主动认领18个攻坚项目,涵盖街道急难险重和民生重点事项,以党建引领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宝龙街道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街道机关党委将提高思想政治站位,立足实际、守正创新,推动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以更多优异的‘宝龙故事’,迎接建党100周年!”

编辑 谭凤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任琦 通讯员 张玲 薛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