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香港警务处举行警察学院开放日。警务处处长邓炳强下午出席开幕礼后见记者,批评有外部势力包括美国,在港寻找代理人和媒体,为其政治目的服务,并蛊惑人心危害香港和中国国家安全。邓炳强表示,本港要居安思危,防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地下化,又指外部势力仍蠢蠢欲动,希望利用香港的代理人危害中国安全。
狠批代理人及有关媒体为外部势力服务
在见记者时,邓炳强指出,警方发现外部势力会辨识界别或媒体,去为他们的政治目的服务,目的是潜移默化香港人,蛊惑人心,变为具有危害中国的思想,当政府正本清源时,代理人会寻找议题,开展矛盾。他强调,自己并非作出指控,而是讲事实,所指的外部势力涉及美国等国家。
邓炳强举例,有关媒体会炒作及作误导的报道,挑起社会上更多仇恨及分化,亦会利用网上炒作,在街头动员将矛盾升级,并利用暴力、起底方法对待执法人员等,令他们不敢讲真说话,亦会找外国议员或身在外国但违反国安法的人炒作议题。
他又说,有关媒体亦会利用民调或研究,或者访问匿名人士,以引起争端,进一步煽动年轻人进行违法及暴力行为,代理人又会攻击警队及政府,瘫痪政府部门。
邓炳强表示,2019年“黑暴”利用代理人危害香港安全,有人淡化为对法例不满,但指出是反映外部势力利用代理人危害香港国家安全。
不点名批某传媒不停误导 分化人心
邓炳强不点名指,一名已被拘捕检控扣留的传媒老板,所控制的传媒,以炒作及不尽不实的报道分化人心,挑起社会对国家的仇恨,警方过去一年已作出超过130封信投诉及澄清。他强调,任何人为外部势力做代理人,都要为犯法行为“找数”,他和警队会穷一生精力找出证据,将有关人士绳之以法。
至于未来会否就传媒界作进一步拘捕行动,邓炳强表示,并非针对任何界别,强调任何人触犯国安法或其他法例,都会调查到底,有证据就会拘捕检控,没有人在法律之上。
呼吁教育界免遭外部势力利用
邓炳强认为,外部势力仍不停想危害香港的安全,呼吁家长、学生和教育界人士留意,不要遭到利用,“其实揽炒系好容易睇到嘅例子”,他认为在揽炒下全香港均是受害人,只有外部势力得益。
苹果日报擅加“武肺”一词
平机会:强烈谴责
平机会15日发表声明,表示该会14日得悉,苹果日报在其网上版一篇关于“疫苗气泡”的报道中引述了平机会发表的一份公开声明的部分内容。然而,在平机会不知情的情况下,该报于引述平机会的响应中加入了一个平机会一直反对使用的污名化标签: “武肺”。此卷标早于2020年初被世界卫生组织停用,并对今次疫症正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平机会对苹果日报及香港的极少数其他人士不理会世界卫生组织的决定,继续使用此一污名化的标签一事表示遗憾。
平机会表示,已于去年9月发表专题文章,反对有人继续使用“武肺”这个标签。故此平机会对苹果日报的错误引述予以强烈谴责,并保留一切追究的权利。
平机会强调,世界卫生组织在2015年曾经发出了有关命名新型人类传染病的指引,该文件指出传染病命名不应使用包含地区、人物、动物和食物种类、文化、人口、行业、职业,或会引恐慌的名称。指引旨在减少对商务、旅游、动物等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同时避免对文化、社会、国家、地区、专业和种族团体造成冒犯。
平机会认为,在世界卫生组织将今次疫症正式命名为“2019 冠状病毒病”后,所有其他名称(例如武汉肺炎、功夫流感、中国病毒等) 就再没有继续使用的需要,应该立即停用,因为这些非正式的名称已毫无实际意义,只会产生污名化的效果,制造歧视、分裂及仇恨。西方国家目前有“Stop Asian Hate”运动,缘自部分人基于“武肺”和“中国病毒”而仇视亚裔,甚至作出暴力行为,情况令人痛心。全球当务之急是齐心抗疫,平机会一贯提倡共建公平共融和没有歧视的社会,希望传媒及各界亦停止采用分化性或歧视性的语言。
“《苹果》不是媒体 是遗祸深远的洗脑机器”
因不满壹传媒及旗下《苹果日报》长期刊登涉及误导及煽动的新闻内容,在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当天,民间团体宣布成立“苹果假新闻及毒新闻监案组”,以揭露该报的“假新闻”及“毒新闻”,检视及纠正该类毒害市民的新闻信息。
香港时事评论员屈颖姸15日亦在脸书发表题为《警察的枪和苹果的笔》的评论文章,感谢针对《苹果日报》的监察组与关注组所做的努力。
下为原文:
问问大家:一把枪与一支笔,哪个杀伤力较大?正常人的答案都是前者。
但如果,是警察的枪和《苹果》的笔呢?好明显,后者致命得多,因为警察的配枪不能随便开,拔过出来都要写报告;但《苹果》的笔呢?它要你死,你无法生。
传媒手执的是第四权,但这权由谁来监管?答案是,无人监管。到今天为止,我们的社会对偏颇报道、对谣言、对假新闻,仍一筹莫展。
朋友中过《苹果》的招,晚上十一点收到记者电话,要他就公司一个投诉响应。朋友对记者说:我已就寝,加上手头没数据,明天查明情况再回复你好吗?
然后,一觉醒来,《苹果》头版头条就是一匿名者对他公司的无理投诉报道,作为老板的他却被写作“拒绝响应”。而最令他气愤是,投诉根本子虚乌有,但这样一大版负面报道,立即令公司生意大跌九成。损失,向谁追讨?商誉,如何挽回?
被《苹果》记者捅一刀之后血流成河的例子太多,如恒河沙数。受害人不是敢怒不敢言,就是有寃无路诉,终于,等到青天。
就在今天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有心人搞了个“苹果假新闻及毒新闻监察组”及“苹果恶行关注组”来守护香港的文化安全、信息安全、思想安全。监察组与关注组如同传媒天眼,监察著作恶者的一言一行,也让受害人有申诉渠道。
政府不管就由民间管,我记得好多年前香港有个清洁运动标志是一双怒目的眼睛,今天,这双眼睛将对准《苹果》--一件披着传媒外衣的暗器,它已不是媒体,而是一副洗脑机器,遗祸深远。
感谢关注组愿意扛起斩妖除魔的重担,为社会拨乱反正,为国家安全踏出一步。
(原标题《斥挑起仇恨制造分化,香港警队一哥不点名狠批这家媒体!》)
编辑 刘彦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张雪松 王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