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治安形势和新冠疫情影响,目前香港中小学校全部停课,约3万名深港两地跨境学童,大部分只能待在深圳的家中上网课,这些家庭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为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罗湖区教育局和罗湖区妇联紧急行动起来,创新思路,共商对策,在日前举行的“携手共创跨境学童新未来”工作会议上,罗湖区教育局局长殷刚表示,要汇聚各界力量,搭建多元平台,向跨境学童提供普通课程、拓展项目、心理疏导、联谊交友等暖心服务,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做出新贡献。罗湖区妇联主席黄毓琼期望社会爱心机构和爱心人士都来关注关爱跨境儿童,组织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育人项目和亲子活动,助力跨境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深港跨境学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目前处境艰难,他们就读的香港学校全部暂停线下授课,只能在深圳家里上网课和自学,家长也倍感困扰。在这次“携手共创跨境学童新未来”工作会议上,罗湖区教育局局长殷刚和区妇联主席黄毓琼认真听取了情况汇报,殷刚表示,罗湖区与香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针对跨境学童暂时遇到的问题,罗湖区教育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解决。
罗湖区教科院粤港澳教育研究部负责人高红妹主持了这次会议,她介绍,2020年9月成立的罗湖区跨境学童服务中心是全国首家为跨境家庭和跨境学童服务的公益机构,教育部门依托该中心为跨境学童提供及时精准的帮扶:“罗湖区跨境学童服务中心有效整合深港两地社会资源,凝聚了关注跨境学童成长的社会力量,为跨境学童及其家庭提供爱国爱港、繁体字书写、粤语等针对性培训课程,现在由于疫情原因全港线下停课,如何让这些跨境学童度过这个特殊时期?我了解到跨境学童服务中心的困难,向罗湖区教育局殷刚局长汇报,得到了局里的大力支持,我们先后开展了为跨境学童家长做公益培训、为跨境学童提供‘学英雄·爱科学’的免费科技实践课程、提供心理辅导、做线下考试的考场等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得到了广大跨境学童家庭的高度认可。我们认为,做好深港两地跨境学童服务意义深远,为跨境学童的家长们分忧、为两地教育融合人心回归做出努力,是大家共同的心愿。我们罗湖区教育局和罗湖区妇联将携手共创跨境学童的美好未来。”
罗湖区妇联主席黄毓琼充分肯定了罗湖区跨境学童服务中心开展的各项卓有成效的工作,她说:“跨境学童的工作要着眼未来,跨境家庭面临的现实问题会越来越多,政府、社会组织、爱心人士都在关注这个群体,组织开展很多有创意有实效的活动,为深港两地儿童服务工作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精彩的案例和丰富的资源。在新的一年里,要将服务好跨境学童的工作更加深入更加系统地开展下去。”
罗湖区妇联田林副主席、卓卓副主席、汪朝晖主任、罗湖区跨境学童服务中心社工倪怡洁,以及罗湖区教育局教育二科科长李米莎、教育一科副科长王建波和罗湖区教科院党委副书记扈乐乐、办公室副主任欧阳五一、心理教研员吕军等出席了这次“携手共创跨境学童新未来”工作会议,会上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达成了多项重要共识,也坚定了尽快切实解决跨境学童迫切需求的决心。
会上,倪怡洁介绍了罗湖区跨境学童服务中心开展的主要工作及遇到的现实困难,包括针对跨境学童制定并实施的《“学英雄,爱科学”爱国主义活动》实践课程教学方案,还有深圳市工程师联合会教育专委会量身定做了主题为《星星之火,跨越香江》的学习项目,每月举办三场活动,以“科普先行、课程引领、研学提升”为切入点,受益的跨境学童达400多人,带领学生及其家长参观考察华为、比亚迪、中广核、华大基因、港珠澳大桥、盐田港、深圳大学、南方科大以及虎门销烟旧址等高科技企业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跨境学童真切感受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温暖和日益强盛的综合实力。
近一年多来,不少决定回深圳学习的跨境学童家庭,将入读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作为重返校园的首选,该校5年级学生家长林女士庆幸自己的选择:“我的女儿本来是在香港九龙的一所小学读四年级,搬回来深圳住和给孩子转学,其实也是犹豫了挺久的,也怕孩子不适应这里的学习和生活,也不知道未来的中学我们怎么读怎么办,但是去年9月孩子回来在罗湖港人子弟学校,现在一个学期过去了,孩子不仅是很快适应了新的学校生活和学习,各科的学习成绩也都有提高,特别是英语,比在香港的学习是更有兴趣、更努力和认真了,我感到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
林女士对罗湖区委区政府为港籍学童家庭解除后顾之忧充满了感激之情:“我孩子挺喜欢深圳,也喜欢这里的老师,我觉得这跟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这些老师耐心教导教育和鼓励是分不开的,港人子弟学校特别注重和我们港籍家庭的交流沟通,今年1月份在罗湖区政府和区教育局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港籍家庭联谊会,让我们这些港籍家庭深刻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也全面了解到祖国和特区的变化,觉得我们回到了深圳这样一个挺安全又开心和稳定的城市里生活,很有幸福感。”
跨境学童小杨的妈妈曾经悬着的心也彻底放下了:“孩子转到深圳的学校之后,我发现他已经非常适应了,之前的各种担心、各种纠结都不存在了,每天都能看到孩子开心的笑容,刚开始他不懂拼音、不懂简体字,深圳的老师都非常耐心地给他们进行课后辅导,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的成长,我非常放心,非常感谢罗湖区委区政府提供学位给我的孩子,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10岁跨境学童李同学说,从香港转到深圳上学,她感觉很适应:“我是2019年从香港转来罗湖区港人子弟学校的,我的老师们敬业又专业,我的学业进步很快。近期我们学校还成立了港籍家庭联谊会,使我们倍感温暖,我现在特别喜欢在深圳上学,我又交到了很多新朋友,真的很开心。”
(来源:先锋898)
编辑 彭健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