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深圳国际金融大会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际金融卓越人才大湾区实践基地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张程
11-19 22:31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助力深圳打造金融与科技创新高地

11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2025深圳国际金融大会在深圳前海开幕。作为第十九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会以“金融强国建设与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主题,旨在搭建贯通政产学研用的高端国际对话平台,为大湾区金融深化改革绘制新蓝图,为全球金融开放与区域协同发展贡献新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金融创新和开放的先行前沿阵地,希望通过此次大会聚理论之力,融科技之新,循战略之向,拓开放之界,深化全球金融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大湾区建设为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强大增长极,为全球金融发展稳定注入新动能、正能量。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此次大会以金融强国建设为核心方向,以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实践路径,合力打造融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研究性平台。人民大学愿携手各方持续深化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研究、智库服务、人才培养、交流合作,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智力支持。

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演讲中表示,“十四五”期间,大湾区金融保险业发展成就显著。保险业要更好发挥作为经济社会“减震器”与“稳定器”作用,助力“十五五”时期大湾区金融安全与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保险力量。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表示,AI技术快速迭代,推动金融资产中的科技应用发生快速且深刻的转型。大湾区凭借良好的资本市场生态、产业链协同与制度创新,正成为“轻资产、重资本”转型的核心实践区域,要持续推进这一转型进程,推动产业链共赢与创新迭代,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卓越人才大湾区实践基地正式揭牌成立。该基地将依托人民大学学科和资源优势,链接学界前沿与产业一线,构建“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国际实践—科研智库”全链条培养体系,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路径、新范式,着力培育更多掌握全球金融运行规律、具备过硬金融专业本领的高素质人才,为金融强国建设与大湾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记者了解到,此次大会将发布《中国金融形势分析》《金融业大模型应用指南》《高关税背景下的美元趋势与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及招商银行、北京银行深圳分行等有关研究报告和成果,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此外还将举行“科技创新与国际产融结合”“全球金融市场与政策创新”“金融开放与世界经济展望”3场全体大会及9场平行会议,汇聚政产学研用各界智慧,助力深圳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地。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窦延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张程)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