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阅深圳丨2025年11月20日

深圳特区报
07:2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美丽深圳·每日一图:福田区深圳市体育中心赛场。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赖犁 摄

十五运会闭幕式剧透

深圳学子与视障朋友的晨跑之约

新的一天,从“飞阅深圳”开始吧~

学习贯彻

市政府党组会议召开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11月19日,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覃伟中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市政府系统贯彻落实意见。详情>>>

科技全运

“科技全运”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圳“科技办赛”经验

让创新基因融入赛事血脉

以科技为翼,助体育腾飞。11月1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广东省执委会举办“科技全运”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赋能十五运会相关情况。详情>>>

金融产业

第十九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开幕

288家机构共商产业未来,首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专题展区

11月19日,以“产业金融新高地,科创赋能向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九届深圳国际金融博览会(以下简称“金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开幕,吸引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288家机构参展。展会期间,2025金融科技大会、2025深圳国际金融大会、2025中国金融机构年会同步召开,为深圳打造全球产业金融中心注入新动力。详情>>>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赖犁 摄

智慧城市

以前“车看灯” 如今“灯看车”

深圳重点路口三成红绿灯会“思考”,根据车流智能调控配时

龙岗区秀峰路是市民黄女士通勤的必经之路。最近,她发现许多路口的信号灯配时在早晚高峰有了一些变化。“在车流大时,手机导航显示绿灯读秒结束后,路口的绿灯还是亮着的。”黄女士说,“这给了我们更充裕的通行时间,不用那么着急了。”详情>>>

今日特评

携手做大做强都市圈

从城到圈,意味着更开放的生产生活空间、更自由丰沛的要素流动、更充分的经济潜能释放。深圳要进一步聚焦“新质生产力”,创造性地加强与周边城市的深度合作,让资源在整个“圈里”“群里”更高效丝滑地“融”起来。比如,把前海试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快速复制到周边去;携手打造科技创新产业体系,把产业链上下游串起来;交通、医保等民生大小事,也得加快往“一家人”的方向推进,打造“优质生活圈”。详情>>>

规划未来

高水平高站位谋划深圳体育“十五五”规划

市政协委员献良策,以赛营城助力赛事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十五五”期间,深圳如何高水平、高站位谋划体育事业体育产业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国际体育名城?11月19日,市政协体育界别委员前往前海冰雪世界开展专题调研。详情>>>

激情全运会

王欣瑜/袁悦获女双亚军

为广东网球38年来首枚全运银牌

11月19日,十五运会网球女子双打决赛在珠海横琴国际网球中心举行。广东组合王欣瑜/袁悦在0∶1落后的情况下顽强扳平,可惜最后抢十局6∶10不敌王雅繁/蒋欣玗。不过,这是广东网球38年来首次进入全运会决赛,这枚银牌同样弥足珍贵。详情>>>


深圳健儿黄博凯男子撑杆跳高摘银

11月19日,十五运会田径项目男子撑杆跳高决赛在广州举行,深圳健儿黄博凯以5.65米的成绩收获银牌。

黄博凯也在赛后表达了对宝安体校一行人到场支持的感谢:“真的很给我力量,我很感动,也很感谢他们这些年的栽培。”详情>>>

深圳样本

深圳街超从单一竞技场景升级为复合型城市活动

打造“体育+文旅+社区”融合样本

日前,深圳街超“超未来”校园足球超级联赛与“超鹏友”大湾区元老足球锦标赛相继圆满落幕,近千名足球爱好者在绿茵场上挥洒激情、传递热爱。两大赛事不仅为深圳街超构建全年龄段足球生态体系写下浓重一笔,更与同期启幕的2025中国绿色消费季(深圳站)形成强势联动。以“一起街超享文旅”为口号的绿色消费季,正借助街超赛事的全民热度,将绿色美食、体育互动、公益传播与夜景沉浸深度融合,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让绿色消费理念与足球精神在鹏城大地双向赋能、共生共荣。情>>>

通讯员供图

更多精彩

深圳商报

10年跃龙门:121家深企上市解码

深圳刷新企业上市速度。一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深圳A股、港股上市公司(合并计算)545家,美股单独上市企业约30家。其中,深圳121家企业成立不到10年就成功上市,完成了它们的资本“成人礼”,包括A股87家、港股34家。

这场“集体成人礼”,不仅刷新了企业上市的“深圳速度”,更反映深圳创新生态高效、政策支持精准和资本市场活跃,成为深圳打造全方位市场主体梯度培育体系的注释。详情>>>

深圳晚报

买机器人就到华强北

11月19日,全球机器人选品中心在华强北正式开业,西安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同步揭牌。华强北加速迈向“人机共生第一街”,通过构建新质生产力策源高地,为未来产业发展打造“创新链+产业链+应用场景”深度融合的生动范本。详情>>>

晶报

高分“学霸”读职校 这些深圳年轻人的选择大有门道

当563分的中考成绩已足够叩响深圳高中“名校”之门时,16岁的深圳初中毕业生唐海洋却选择了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并且是唯一志愿。

2025年的深圳中考、高考,让我们看到了突破思维惯性的一幕幕。高分考生读职校,这恰似冰山一角,折射出深圳这座城市在职业教育改革赛道上跑出的“加速度”。详情>>>

编辑 吴诗敏 李斌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王雯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