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公园里藏着另一场“全运会”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陈龙辉 伊宵鸿
08:07

深圳晚报

给生活更多创意

摘要

十五运会带火深圳全民运动,公园成热门锻炼场地

近日,深圳的天气逐渐变得凉爽,全运会的赛事氛围也愈发浓厚,市民的健身热情被点燃了,公园里随处可见人们晨跑、骑行、徒步的身影。正在举行的全运会让深圳公园的“运动含量”进一步提升。

全运会运动员在公园“打卡”,更是让这股公园健身热再升温。11月14日,备战全运会女子马拉松赛的运动员李美珍在自媒体上晒出自己在大沙河生态长廊跑步热身的视频,还配字幕直夸:“这里的氛围和环境真的很难有人不爱呀,绝啦!”不少跑步爱好者在大沙河畔偶遇这位人气运动员,兴奋地晒出合影。

跑步骑行越来越热

公园是人们休闲和运动的场所,深圳目前拥有1320座公园,名称中直接冠有“体育公园”“运动公园”“文体公园”的就接近50个。事实上,即便许多公园名称中不带有“体育运动”的字眼,大多也都具备运动休闲功能,跑步就是最基本的功能。据2024年统计数字,深圳全市健身步道总长度超3800公里,部分步道都嵌入在公园内部或公园群之间,成为市民跑步的核心场地。例如深圳湾公园、大沙河生态长廊、人才公园的步道相互连通,单程长达20多公里,往返超过50公里,对马拉松爱好者来说不但“量大管饱”,而且沿途可饱览河、海、湖以及深圳湾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天际线风景,在几大跑步软件上打卡人次都排在全市前列。

如果觉得跑步太累,还可以换成休闲骑行。目前,深圳已贯通休闲骑行道100余公里,包括宝安固戍码头到福田红树林的50公里滨海休闲骑行道西段,西丽湖15公里休闲骑行道,光明科学城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20公里休闲骑行道、15公里盐田半山休闲骑行道等一批线路。这些线路一经开通,就立即吸引了大批市民群众和全国各地骑行爱好者打卡体验。

▲市民在深圳湾公园骑行(资料图)。深圳晚报记者 陈玉 摄

家住深圳湾附近的陈先生表示,深圳湾公园的跑步和骑行,人气一年比一年高,现在更是名声在外,外地亲戚朋友来深圳,经常会让他带着跑跑步骑骑车,沉浸式感受一下深圳的公园之美、城市之美、运动之美。

智慧跑道无感打卡

除了跑道等设施,深圳的公园更是贴心地为爱好运动的人们提供了许多“后勤保障”,人才公园2.5公里的环湖塑胶跑道上,不但设置了多处直饮水补给点,还配备有洗澡、存包设施,这里也成了许多跑团拉练的首选之地。在深圳湾公园,除了直饮点,沿途主要景点还设置了自动售卖机,方便长跑爱好者补充运动饮料。

而智慧跑道的设置,更让跑步有了比赛般的沉浸感。市民扫码报名后可领取内置芯片的号码簿,跑步时佩戴号码簿经过沿途打卡点,无需停留就能无感打卡,系统还会自动采集运动数据。市民沈先生在跑过北湾鹭港感应点时,系统显示出他的号码及相应的打卡时间、平均配速等数据。据他介绍,终点的智慧大屏可查看各组别完赛成绩排名,赛后还会发放电子完赛证书,有的活动还设有实体奖牌,完赛后用号码簿感应完赛奖品柜,就能自助领取。目前,莲花山公园、笔架山体育公园等多个公园设置有智慧跑道。

专类公园“运动含量”爆棚

深圳“运动含量”最高的公园,要属笔架山体育公园,它是深圳市属首个体育专类公园。2023年焕新开园后,已成为不少深圳人的运动胜地。11月16日是周末,秋日的阳光刚刚穿透树梢,笔架山体育公园里早已朝气蓬勃,跑道上奔跑着三三两两的身影,羽毛球场和乒乓球场区域,年轻人打球的声音此起彼伏,孩子在攀爬网、沙池间玩耍追逐……

▲市民在公园运动健身。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摄

公园内提供了7片足球场、4片篮球场、6片羽毛球场、3片毽球场、9片乒乓球场、3组健身器材、儿童活动区等。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到市民健身需求增长,我们特意强化了亲子运动设施,打造全龄友好的开放空间。”

▲市民在公园运动健身。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摄

靠近体育公园南门的AR互动大屏前,8岁的紫萱带着弟弟妹妹跳起来挥舞双臂,随着肢体动作屏幕上的西瓜被“切开”,音视频效果让他们欢呼雀跃。“同样的切西瓜游戏比手机上玩好多了,又能锻炼身体又有助于摆脱手机依赖。”他们的妈妈拉着露营车,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玩。

▲市民在公园运动健身。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摄

笔架山体育公园作为“五园连通”的关键节点,通过廊桥与莲花山、中心公园等无缝衔接,形成了“运动+自然+商业”的微度假模式。市民李先生表示:“上午带孩子在公园运动,中午去深业上城吃饭购物,下午回来在草坪上野餐,运动、休闲、消费一站式搞定。”他表示,在深圳真切感受到城市对市民健康的重视,尤其是对孩子运动习惯的培养。

(作者: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陈龙辉 伊宵鸿)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