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型的蝴蝶!裳凤蝶在深圳大鹏新区保育回归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窦延文
11-12 17:0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更多蝴蝶将在深圳翩翩起舞

近日,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和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基金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人员通过在蝶类调查样线周边种植耳叶马兜铃,促进裳凤蝶野外种群繁殖已初见成效,调查发现裳凤蝶幼虫在耳叶马兜铃上化蛹成蝶,并振翅飞向了大鹏新区的山野。

裳凤蝶幼虫(2025年9月)

裳凤蝶蛹蜕(2025年10月)

“这小小的个案令人鼓舞。”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验证了该种保育方式,确实具有一定成效,只是种下几株寄主植物,就能为裳凤蝶提供一个安居之所,让它们在野外繁衍生息。

裳凤蝶是我国最大型的蝴蝶,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观赏价值和生物多样性指示意义。

裳凤蝶访马缨丹(张涵 摄)

自2022年起,大鹏新区连续三年开展蝴蝶多样性调查工作,已记录到的蝴蝶有174种,约达到深圳市记录蝴蝶种类总数的79%,其中,记录到两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蝶类,为裳凤蝶和金裳凤蝶。根据三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秋季,蝴蝶多样性最高。

下一步,大鹏新区将开展裳凤蝶和金裳凤蝶的保育行动,随着寄主植物种植规模扩大及蝶类习性研究的深入,相信我们能看到更多的蝴蝶在深圳这座城市翩翩起舞。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秦天 审读 党毅浩 二审 桂桐 三审 江晓蚕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窦延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