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蝶影何处来?耳叶马兜铃引来裳凤蝶安家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11-10 20:43

深圳晚报

给生活更多创意

摘要

翩翩蝶影何处来?耳叶马兜铃引来裳凤蝶安家

近日,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和大鹏半岛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基金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人员在大鹏新区开展了一项具有示范意义的蝶类保育实践——通过在蝶类调查样线周边种植耳叶马兜铃,成功助力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裳凤蝶的野外种群繁殖初见成效。

裳凤蝶访马缨丹。张涵 摄

研究团队调查发现,裳凤蝶幼虫在耳叶马兜铃上化蛹成蝶,并振翅飞向了大鹏新区的山野。这一看似微小的个案,传递出积极的生态信号。“我们通过种植几株合适的寄主植物,可以为裳凤蝶营造适宜的栖息环境,帮助它们在野外繁衍生息。”项目相关人员表示,这种直接而有效的保育,为珍稀蝶类的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裳凤蝶是我国最大型的蝴蝶,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科研价值、观赏价值和生物多样性指示意义。

自2022年起,大鹏新区连续三年开展蝴蝶多样性调查工作,已记录到的蝴蝶有174种,约占深圳市记录蝴蝶种类总数的79%。其中,记录到两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蝶类,为裳凤蝶和金裳凤蝶。根据三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秋季,蝴蝶多样性最高。

记者采访获悉,今年,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在开展大鹏新区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中还在沿海山坡发现了深圳新纪录植物苦梓,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截至2025年2月调查结果,大鹏新区已调查到的物种数有211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有120种,并发现新物种2种和深圳新纪录物种10种,调查成果为辖区生态保护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下一步,大鹏新区将开展裳凤蝶和金裳凤蝶的保育行动,随着寄主植物种植规模扩大及蝶类习性研究的深入,可以期待将有更多彩蝶翩跹于深圳的蓝天绿野之间,成为城市的生态名片。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作者: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吴洁)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