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赛场!十五运会女子马拉松游泳决赛在深圳大鹏新区举行

陈碧霞
11-05 16:17
摘要

最美赛场!十五运会女子马拉松游泳决赛在深圳大鹏新区举行

11月5日,第十五届全运会马拉松游泳赛在深圳市大鹏新区桔钓沙天然海域举行。这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在真实海况中举行的马拉松游泳项目。马拉松游泳赛分两天举行,5日为女子马拉松游泳决赛,6日为男子马拉松游泳决赛。当天9点开赛,全程10公里。今日女子马拉松游泳比赛共18支代表队,44名运动员参赛。获得金牌的是浙江寿仙谷代表队的柳雅欣、银牌是广西浩沙代表队的尹芳芳、铜牌是福建浩沙代表队的吴静萱。

海上马拉松,综合性极限运动

海上马拉松游泳,又称公开水域游泳,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极限耐力运动。

与室内游泳池比赛不同,海上马拉松游泳环境复杂,水温、海浪、海流、潮汐以及天气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比赛条件和运动员的体能。海上马拉松没有清晰的水道线,运动员需通过“抬头看方向”来观察前方的浮标、引导船或岸上标志物来修正游进方向,极其考验运动员的直线导航能力。马拉松游泳距离为10公里,比赛时间长,是一项在复杂、开放的海洋环境中,以“最快完成者获胜”为基本原则,极度考验运动员体能、技术、战术、意志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综合性极限运动。

精益求精、全面细致做好赛事保障

为做好赛事保障,大鹏赛区秉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贯彻“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精益求精、全面细致做好赛事各项准备,确保赛事顺利举办、圆满成功。

为确保赛事海域水质达标,大鹏新区生态环境部门在原有5个国控海水监测点位基础上,在比赛核心区域新增1个专项监测点,实施每月定期检测。同时,通过精准分类管控入海排口、清单化巡查管理,并结合无人机每日巡飞近岸海域,构建起“海陆空”一体化的水质监管体系,以科技手段筑牢海洋环境安全防线。

为确保赛事海域安全,大亚湾海事局牵头公安、海警、航海保障等部门,结合桔钓沙海域通航特点与赛事流程,反复打磨形成“三区两线”分区管控方案。通过精准测算船舶通航密度、分析历史气象数据,科学划定比赛区、缓冲区、警戒区的物理边界,明确12处重点值守点位,提前发布航行通告,对赛事周边水域渔船、休闲船舶实施分类管控。赛事期间,海事部门整合VTS、AIS、CCTV等智能系统,接入无人机巡航实时画面,构建起“陆海空天”立体监控网络,对赛事水域实现24小时动态监测。联合深圳通信中心开通赛事专用VHF通讯频道,配备安保对讲设备形成双重通信保障,确保指挥指令传达“零延迟”。针对赛事期间可能出现的交通流高峰,提前优化船舶航路设计,制定“赛前预控、赛中封闭、赛后分流”的交通组织方案,并提前组织模拟调度演练3次。

海上马拉松游泳极受天气影响,为做好赛事气象保障,大鹏赛区构建一套“主备结合、协同保障”的精细化气象观测系统,其中1套作为场馆气象代表站(桔钓沙站)、1套则作为场馆气象代表站的备用站(七星湾站)。同时,根据历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提前科学预测赛事天气,市区联动,24小时全天候值班,全链条、伴随式滚动开展监测预报预警精细化气象服务。

此外,赛事期间,投入电力保障人员85名以上,配置应急抢修车30台、应急发电机1台、UPS设备2套,每日针对赛场10个重要保供电点位开展巡视检查和测温测流;建立“1中心3小组2调度点”的交通指挥调度分中心组织架构,完善赛场停车区指引标识、赛场沿线重要路段交通指引牌、打卡牌等;组织72人医疗保障团队,设保障点4个,调配救护车3台,配备AED9台,接待酒店实行“1医1护1救护车+2疾控(卫监)”24小时驻点值班,配备3台AED,赛区每3天1次全覆盖超低容量喷雾,严格落实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措施;全面做好食材抽检、环境监测、后厨巡查、人员健康管理工作,实时监控后厨操作画面,严格执行运动员食材“专仓专管、批批检验”;投入3台通信保障车和1台无线电安全保障车,保障指挥调度高效顺畅;联动深圳技术大学,组织“小海豚”志愿者220名,精准覆盖了竞赛核心、行政接待、反兴奋剂、信息处理、媒体服务及综合保障等10个处室、35个关键岗位,他们专业的服务、真诚的微笑和踏实的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最美赛场,大鹏半岛入选国家第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

深圳市大鹏新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旺区,年接待游客超过1900万人次,正加快打造深圳大鹏半岛国际旅游度假区。作为十五运会最美赛场的桔钓沙,三面青山环绕,一面临海,沙滩呈月牙状,长达千米,沙质细腻如银,被誉为“银滩”。10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第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地区名单,深圳市大鹏半岛户外运动目的地成功入选。深圳东部的大鹏半岛,是这份“国字号”荣誉的核心承载区。作为深圳唯一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其优越的生态本底为户外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舞台。

这里森林覆盖率超77%,拥有125公里蜿蜒曲折的海岸线和48处各具特色的优质沙滩。其中,东西涌海岸线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八大海岸”之一,大鹏湾、大亚湾成功入选全国“美丽海湾”案例,近岸海域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国家一类标准,空气质量连续12年位居全市最优。

覆盖大鹏半岛全域的257公里生态绿道、83公里森林步道、152.5公里郊野径和106公里滨海骑行道,为徒步、骑行、越野跑等陆上户外活动提供了全年适宜的优良条件。已建成运营的七星湾、大鹏、浪骑三大游艇会,不仅是举办“中国杯”帆船赛等国际顶级帆船赛事的专业平台,也为市民提供了帆船、冲浪等项目的教育培训服务。深圳唯一的海上龙舟赛、“大鹏登山节”“西涌沙滩跑”等特色赛事,每年吸引超过800万人次参与其中,有效带动了区域文旅消费增长。

随着地铁8号线三期、深惠城际大鹏支线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加快推进,预计到2026年,大鹏半岛将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2小时交通圈”。届时,一个集徒步越野、水上运动、低空飞行为一体的“海陆空”全场景户外运动目的地将触手可及。

晶报记者 陈碧霞

(作者:陈碧霞)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