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街舞》空降宝安!第二届海峡两岸街舞联赛展演与赛事燃动“舞”林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黄励铮
11-07 11:34
摘要

《这就是街舞》空降宝安!第二届海峡两岸街舞联赛展演与赛事燃动“舞”林

11月初,伴随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进入深圳,各项赛事氛围日益热烈。与此同时,一场聚焦海峡两岸青年的街舞盛事也于深圳西部的滨海艺术中心激情绽放。11月5日至6日,以“跨越海峡·共舞青春”为主题的第二届海峡两岸街舞联赛在此隆重举行。

本届联赛与十五运会宝安赛区赛事同期进行,汇集了海峡两岸500余名舞者,涵盖展演与竞技两大板块,成为目前大陆规模最大的两岸街舞交流活动,以多元的舞蹈语言构筑起两岸青年文化互动的桥梁。

巅峰对决、舞力全开

三大赛事点燃青年激情

11月5日,街舞展演率先拉开帷幕。在一场炫目的灯光秀后,两岸舞者联袂呈现的开场舞瞬间点燃现场气氛。24支主题作品各具特色,不少作品融入地方文化与国风元素,以街舞形式演绎“国潮”魅力。其中,“八家将”“孙悟空”等传统题材的编创尤为亮眼,舞者通过现代肢体语言与创意编排,赋予经典故事崭新生命力,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与赞叹。

展演之后,赛事迎来紧张刺激的联赛环节。11月6日,BREAKING 1ON1、ALLSTYLE 2ON2、ALLSTYLE 4ON4三大比赛项目轮番上演,数百名选手展开激烈角逐。

BREAKING 1ON1项目中,选手们以高难度动作与创新编排展现霹雳舞的力量与节奏;ALLSTYLE 2ON2和4ON4则更突出团队协作,默契配合与精彩互动不断引发全场喝彩。

作为东道主,宝安区街舞协会带来作品《骊沙溯影》,以“马”为意象,结合街舞的力量特质,实现东方文化符号与西方艺术形式的自然融合。作为深耕街舞行业的创作者,创编团队希望打破艺术边界,通过“传统+ 潮流”的创新表达,赋予作品特有的“魂”,让更多人看到传统文化的无限可能。

现场还有一位年仅9岁的小舞者王丁元启,来自宝安区街舞协会,练习街舞已三年。他兴奋地表示:“第一次参赛非常激动,能和各地舞者交流学习,我梦想未来能在奥运会上夺冠。”

为确保赛事专业公正,组委会特邀国际及两岸顶尖裁判组成评审团,依据专业标准对选手表现进行严格评判。经过多轮比拼,BREAKING 1ON1 ALLSTYLE 2ON2 ALLSTYLE 4ON4等获评优胜者。

规模升级、专业呈现

以舞为媒促进两岸情谊

作为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本届联赛在规模与规格上实现双重提升。嘉宾阵容星光熠熠,包括CHUC青少年街舞国家队成员、《这就是街舞》冠军杨凯、叶音,以及知名舞者ZYKO、席嘉琪、周钰翔等,吸引了全球街舞爱好者的瞩目。

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两岸青年交流的桥梁。在排练与比赛过程中,两岸舞者共同切磋动作、交流技巧,彼此协作、默契无间。这种面对面的互动,有效消弭地域隔阂,让台湾青年亲身感受大陆的发展活力与城市的包容氛围。

活动鼓励原创与深度合作,涌现出多部深台联合编创、国风主题及地域特色鲜明的作品。两岸青年通过“融合共创”的舞台,以舞蹈加深情感联结。

“比赛将各地的新老朋友汇聚一堂,两岸舞者借此机会互相学习、增进理解。”宝安区街舞协会会长梁永利表示,协会不仅带来精彩节目,也组织选手参与比赛,并计划带领台湾朋友游览深圳,体验城市魅力。

一位台湾青年舞者分享道:“这次经历让我看到大陆街舞文化的蓬勃发展,也感受到大陆朋友的热情。通过活动,我不仅提升了舞技,更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赛事期间,台湾青年发展基金会董事长连胜文亲临现场交流。他指出,体育与艺术活动是增进两岸青年情感的有效途径,期待未来继续携手举办更多交流赛事。连胜文也对深圳承办十五运会的组织水准给予高度评价,称其“已达世界级,部分项目甚至超越国际赛事”,并期待深圳未来举办更多大型体育盛事。

第二届海峡两岸街舞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两岸青年提供了展示才华、深化友谊的舞台,也通过街舞这一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促进彼此理解与共识,进一步书写深圳在两岸文化交流中的新篇章。活动充分展现了宝安在推动两岸融合方面的示范作用,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

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黄励铮

(作者:读特&深圳晚报记者 黄励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