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群众羽毛球赛百花齐放,劲旅福建队这样练出人才

林炜航
10-27 21:28
摘要

朱长河透露,所有参加十五运会的福建运动员都认为,参赛体验震撼。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比赛羽毛球项目决赛于1026日在深圳结束。在26支参赛队伍中,多达12支队伍有选手挺进决赛,最终7支队伍有金牌入账,让本届群众羽毛球赛呈现百花齐放之势。福建队闯入团体和双打两项决赛,收获混合团体B组(35-44岁)金牌与男双D组(55-64岁)银牌,展示出来自羽毛球强省的深厚底蕴。

福建羽毛球底蕴深厚,人才辈出,至今已经产生32位世界冠军(含4位奥运冠军),福建羽毛球队更将在明年迎来建队70周年。福建民众对羽毛球的参与度高,各地均拥有数量可观的羽毛球人口,且整体业余水平处全国前列,不少“民间球王”来自福建。福建省羽毛球协会会长朱长河分享了练出优秀人才的办法。

十五运会参赛体验“震撼”

福建羽毛球群众基础坚实,普及程度高,其中,福州、厦门、漳州、泉州、龙岩为佼佼者。全运会从2017年十三运会开始增设群众比赛羽毛球项目,来到十五运会已是第三届,福建队连续三届参加全运会的群众羽毛球比赛。今年3月,福建省羽毛球协会组织全省范围的选拔赛以及三站全运会预赛,最终选出31名民间高手出战。

朱长河表示,为了做好十五运会群众羽毛球比赛的参赛工作,福建省羽毛球协会做好大量前期工作,包括协调各级体育部门、地方俱乐部、参赛选手的工作单位,让每一名运动员没有后顾之忧。

在备战的冲击阶段,代表福建队参赛的民间高手们进行10多天封闭集训,与福建省体工队的专业运动员同场训练,同吃同住。带训教练团队中的国家级教练郑宝君,她曾经培养出奥运冠军黄东萍、国羽女单主力韩悦,经验丰富。她为参赛运动员进行专业指导,效果非常明显。

福建队这次在参赛装备上,获得国家队赞助商尤尼克斯支持的球拍、战袍、球包等器材装备。“无论器材还是耗材,我们这支业余队伍都是和专业队一样的,‘质量上乘、数量充足、及时更换’。”

朱长河透露,所有参加十五运会的福建运动员都认为,这届赛事规格高,参赛体验震撼。“运动员们平时也参加了不少业余比赛,但和这次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比如裁判,平时省级比赛每场最多配备4个,而这次每场都顶配至8个。这样的比赛气场不一样,运动员一站上球场就必须全力以赴。”

省内赛事丰富,参赛保障充足

朱长河介绍,福建队大多数参赛运动员都是省内的业余羽毛球高手,不少队员还是从事这项运动的教学培训以及球馆运营工作。“参赛运动员的求战欲望非常强烈,严格服从组队要求,全力配合教练组安排,具备参加大赛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状态。”

朱长河还透露:“福建羽毛球业余水平比较高,这与全省举办业余赛的多元化和多层次是分不开的,这突破了羽毛球赛数量少、主办主体单一的短板。”

参加B组(35-44岁)混双的主力戴佳/岳勤,从小组赛到决赛收获六连胜,戴佳还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单冠军谌龙在厦门少年体校时期的师兄。二人都是厦门当地羽毛球培训机构的教练,平时经常参加福建和全国的业余比赛,除了混双之外,他们还分别参加男双和女双比赛,获得过不少赛事的冠军。

B组女双主力潘守芳从19岁开始接触羽毛球。2016年,潘守芳获得YONEX“美舞之志”女子赛双打冠军。之后,她获得了前往日本参加总决赛的资格,代表中国队打团体赛。今年是潘守芳第一次代表福建队参加全运会群众比赛。“从全省选拔赛到组建省队备战,福建省羽毛球协会一直扮演重要的协调角色,甚至向我们单位都发去了协调函。我所在的企业全力支持我参赛,让我感到了作为运动员的自豪感。”

青训+产业,让优秀苗子层出不穷

福建羽毛球底蕴深厚,其中一点体现在青少年训练系统完善,各地均拥有青少年羽毛球俱乐部。根据不完全统计,福建常年参加羽毛球训练的青少年人口不少于5万人。全省区县级体校开设羽毛球培训的有近50家,部分重点羽毛球城市都建有专业队。青少年业余比赛从2018年举办巡回赛,每年采取分站赛加总决赛的模式。通过社会、学校和体校三管齐下,福建省的羽毛球优秀苗子层出不穷。

对于“体教融合”,福建省羽毛球协会目前主要是让更多专业运动员和教练员、世界冠军走进幼儿园、大中小学和社会俱乐部,推动羽毛球普及的力度,增强羽毛球文化交流。

朱长河介绍:“我们近年推动了更多专业教练员进入武夷山、宁德等欠发达的地区,让他们在学校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同时,我们推动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任教。我们每年还会和中国羽毛球协会合作,在全省各地学校进行‘青少年等级评定’的专业认证。”

福建省作为羽毛球制造业发达的省份,包括球拍、服装、鞋子等,都拥有全国优质的产业集群。在服务业方面,福建省的羽毛球馆和连锁品牌越来越多,涵盖了培训、办赛、租场等业务。同时,省羽协还优化和培植业余羽毛球俱乐部。每年福建省羽协还要举办三四次裁判员和教练员的培训,每年有400多人成为1级教练员、80人成为1级裁判员。“福建省羽毛球产业的不断壮大,也为羽毛球优秀人才的涌现打下了良好的软硬件基础,取得全国大赛的好成绩就会水到渠成。”朱长河说。

深圳晚报记者 林炜航

(作者:林炜航)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