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协会揭牌、企业签约忙!福田以“组合拳”激活“AI+机器人+算力”融合新动能

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许依妍
10-24 22:52
摘要

“协会能帮我们对接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吗?”“算力服务如何匹配机器人落地场景?”……

10月24日,“福田区人工智能终端和机器人产业对接沙龙”在领益大厦举行,30余家参会企业代表围着刚揭牌的两大协会负责人提问交流。随着深圳市福田区机器人协会、算力产业协会同步成立,福田正通过“协会搭桥梁+沙龙促对接”的“组合拳”,破解产业协同痛点,为“人工智能+机器人+算力”融合发展按下“快进键” 。

协会“补位”、签约“落地”,直击产业发展痛点

当下,“AI+机器人+算力”产业融合虽势头正劲,但企业仍面临不少难题:中小机器人企业难寻优质核心零部件资源,AI终端研发方苦于找不到高性价比算力支撑,技术成果转化缺乏高效对接渠道。

此次成立的两大协会,精准瞄准这些痛点。机器人协会由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联合领益智造、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等10家单位组建,会长陈晓晨(深圳信通院副院长)明确表示,协会将聚焦核心零部件攻坚与产学研融合,做企业间资源对接的“纽带”;算力产业协会在福田区科工局指导下,由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联合辖区算力企业发起,会长耿康铭强调,要整合算力资源,为AI终端研发、机器人落地筑牢“算力底座” 。

沙龙现场,政企合作签约同步推进,让协同发展从“想法”变“行动”。福田区政府与领益智造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产业生态构建上深度协作;福田区科工局与盛视科技、迩伴智能机器人签约,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口岸、康养等场景落地;嘉立创发布“机器人一站式服务平台”,覆盖从零部件采购到整机适配全链条,直接解决企业“研发难、适配烦”问题 。“刚和平台方加了微信,下周就能带着技术参数对接零件适配需求。”一家小型机器人企业负责人难掩兴奋 。

资源集聚、企业扎根,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双协会与高规格沙龙选择落地福田,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区域扎实的产业基础与优质资源禀赋 。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福田已形成“AI终端+机器人+算力”完整产业生态,集聚荣耀终端、领益智造、元戎启行等龙头企业,2024年相关产业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

这里有“高效供应链”支撑:华强北电子元器件市场能实现“一小时配齐零件”,为机器人、AI终端研发降本提速;有“创新平台”赋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作为国家级平台,集聚大批科研机构与高端人才,助力核心技术攻坚;还有“强基建”保障:5G基站超8000个,每万人拥有50个,远超全市平均水平,为智能设备落地提供高速网络支撑 。

越来越多新生力量也选择扎根福田。盛视科技深耕“AI+行业”28年,从智慧口岸拓展至智能巡检、消防机器人赛道,产品服务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迩伴智能由浙江大学熊蓉教授联合顶尖团队创立,带着国际领先的人形机器人技术落地,借助福田资源快速推进康养场景技术攻关 。“福田的产业链配套和创新资源,能让我们把技术快速转化为产品,抢占市场先机 。”迩伴智能相关负责人说 。

政策加码、长效布局,剑指产业融合标杆

产业要长远发展,离不开政策持续赋能 。福田紧跟《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深圳市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从技术研发补贴、场景落地扶持到企业培育,出台全方位支持政策 。此次双协会成立,正是福田落实市级政策、补齐产业服务短板的关键举措 。

两大协会也已明确长效发展计划。机器人协会将于12月举办“核心零部件国产化适配”对接会,明年聚焦AI算法、医疗机器人等赛道,至少开展6场产业活动,推动“赛事-研发-生产-投资”闭环构建;算力协会将整合3个本地算力中心、2个算力调度平台资源,推出“按需分配”算力服务,并推动“算力补贴”政策落地,降低企业使用成本 。

长远来看,福田将以“AI终端+机器人+算力”融合为核心抓手,助力深圳实现“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力争1万亿元”目标 。未来,在福田的金融机构、医疗机构、社区等场景,市民将频繁看到机器人提供服务,而背后的算力支撑,将让这些智能应用更高效、更精准,真正把“算力”转化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 。

编辑 李斌 审读 秦天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何涛

(作者:深圳特区报&读特记者 许依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