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盼盼/文 宋璐/图

当传统国风遇见城市民谣,会碰撞出怎样的惊喜?10月18日晚,“吾城吾歌”(第三季)惠民歌会“新国风城市民谣会”专场如约而至,把传统韵律与城市故事揉进歌声里,让夜晚的欢乐港湾庆典广场充满古朴典雅的东方韵味。当晚演出的四组音乐人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以国风雅韵、传统音乐、地方方言与民族风情等多元创作元素为载体,深情演绎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吾城吾歌”(第三季)惠民歌会特设“新国风城市民谣会”专场,依托“百城城市民谣”平台,邀请了来自北京、成都、南宁、四川大凉山、厦门、泉州、泰州、台州等地的四组共21位城市民谣音乐人,他们将唢呐、洞箫、月琴、大阮等传统民族乐器的古朴韵味与现代编曲有机融合,从传统古调、历史典故、古典诗词中汲取灵感,在当代语境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生动展现了民谣音乐在传承中的蓬勃活力。

“中国城市民谣深圳首发中心”是历届“吾城吾歌”的标志性亮点。通过与QQ音乐的强势联合,每场歌会均设置“新歌首发首演环节”,吸引全球民谣唱作人谱写深圳故事。在“新国风城市民谣会”专场上,“中国城市民谣深圳首发中心”再添新作。“客家文化与民谣融合先锋”捱客乐队首发首演了新作《客家魂》,这首歌将客家人跨越千年的迁徙史诗,深刻诠释了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与世代相传的生存智慧。


国风创新的杰出代表“一棵小葱”以兼具典雅与力量的演出,为第三场惠民歌会华丽启幕。团队深挖传统戏曲宝库,将经典唱腔与行当艺术创造性融入现代音乐节奏。现场表演中,李宗南高亢的嗓音与王清清的柔美声线刚柔并济,相映生辉,从尽显戏曲磅礴张力的《狂浪生》,到在琵琶、竹笛与西方乐器碰撞中破圈而生的《壁上观》,再到融汇非遗“松阳高腔”改编曲《白兔记》,多首代表作轮番奏响,让国风古韵在“吾城吾歌”的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点水南乐乐队源自南音发源地福建泉州,始终以“守正创新、推广南音”为核心原则。演出当晚,乐团以南音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大阮等传统乐器为基底,精彩演绎了《春光明媚》《西出阳关》等经典曲目。他们深入每首作品的文化内核,以现代编曲释放其情感张力,让古老的南音焕发新生。

来自广西南宁的捱客乐队,以客家话为魂,以摇滚乐为骨,将土楼的厚重与千年迁徙的史诗,融入强劲的节奏与失真的吉他声浪之中。演出现场,乐队接连献唱《上山》《后生》《真龙》等代表作,更以磅礴新曲《客家魂》配以唢呐的高亢音色,将现场气氛推向顶峰。

自四川大凉山腹地走出的拾光者计划,是一支深植于民族沃土的Z世代彝族乐队,曾屡次登上成都国际诗歌节、人民日报跨年晚会等主流舞台。演出当晚,乐队成员身着彝族传统服饰华美登场,月琴、口弦和咬笛的悠扬乐音缓缓流淌,为《出嫁调》《妞妞的思念》等古老歌谣,赋予了鲜活的当代注脚。歌声中的火塘、擦尔瓦、歌谣与羊群,让观众在彝语的韵律间,深切感受到了彝族文化的华美与深厚。

作为深圳近年来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覆盖最广的民谣文化活动,“吾城吾歌”——新时代城市民谣歌汇正全力推动深圳迈向民谣音乐与全球原创流行音乐的新高地,彰显创新之城、青春之城、未来之城的独特魅力。值得关注的是,“吾城吾歌”(第三季)除了系列歌会展演和中国城市民谣深圳首发中心亮点板块外,今年还特别联合中国广电联合会广播文艺工作委员会及百城音乐电台,共同发起“百城城市民谣SHOW”,进一步深度挖掘全国民谣力量。广大乐迷可通过第一现场APP“吾城吾歌”专区,为喜爱的城市民谣作品点赞打Call,助力优秀民谣唱作人登上惠民歌会的舞台,邀请他们感受这座城市的脉动,把深圳故事唱进歌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