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盼盼/文 宋璐/图
10月11日,“吾城吾歌”——新时代城市民谣歌汇(第三季)首场惠民歌会“城市民谣与诗”专场在深圳宝安欢乐港湾庆典广场精彩上演。本场歌会汇聚了多组深谙文字之美的城市民谣音乐人,他们以诗为媒、以歌为舟,将歌词凝练为意象丰沛的诗行,在舒缓悠长的旋律中,摹写新时代青年的灵魂思索。他们用歌声诠释诗意生活,让观众在诗与歌的交融中,感受城市民谣的文学魅力与其直抵人心的力量。
诗歌与民谣,本就同根同源。人类最早的诗,正是口口相传的民谣,而现在的许多民谣,也依然跃动着古典诗词的韵律基因。“吾城吾歌”(第三季)首场惠民歌会以此为脉络,特别策划“城市民谣与诗”专场,邀请“百城城市民谣”北京、广州、太原、温州等地的20位城市民谣音乐人,开启一场声音与文字交织的浪漫相逢。
作为历届歌汇的标志性亮点,本季“吾城吾歌”继续与QQ音乐展开紧密合作,持续为“中国城市民谣深圳首发中心”注入活力。每场惠民歌会均设置“新歌首发首演”环节,力推更多原创佳作。当晚,“与非门+”乐队在该平台正式首发单曲《看不见痛》,这首歌以细腻笔触勾勒成长、陪伴与希望。
当暮色四合,晚风轻拂深圳湾,欢乐港湾庆典广场灯光璀璨。本场演出在张过年的深情哼唱中拉开帷幕,他温暖清澈的嗓音,缓缓流淌进夜色之中。来自北京的张过年,是一位在旋律中叙事的歌者。他的音乐旅程是一场蜕变——早年深耕电子音乐,编曲精细繁复;三十岁后转向民谣,毅然剥去所有修饰,以最简单的三和弦,写出最动人的旋律。当晚的演出中,他只凭两把吉他,相继演绎了《酩酊河》《劫后余生》《深夜的歌》《世界》等作品。移动车厢、胡同口的饭店、图书馆、公园、列车、超市……这些日常生活的片段,在他的笔与歌中,被淬炼成浪漫的诗意。简单如水的吉他和弦,包裹的诗意在曲中奔流;一把吉他,亦足以唱出隽永。
出生在深圳的哈吉他,骨子里浸润着粤语文化的韵律。当晚,哈吉他演唱了原创歌曲《慢一些》《Song for 好妈妈》《一旧叉烧的独白》等歌曲,她的歌词总能巧妙融入粤语独有的诗意与鲜活:将绕口令“哥哥”的谐趣化作旋律,借“一旧叉烧”展开广式幽默背后的世代对话,在她的歌声中,粤语化作一场轻盈的韵律游戏。
童瑶,一位“新”扎根在深圳的音乐人。2023年,他从山西太原一路向南,将人生的坐标锚定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南方都市。在这里,他选择成为一位细腻的观察者:早餐摊上的温热、夜班地铁的微凉、打工人的奋斗日常、CityWalk的闲适时光……这些城市里鲜活生活片段,自然融入到他的音乐作品中。演出当晚,他携手紧急起飞Scramble乐队,以手风琴、小提琴、打击乐的独特编制,精彩演绎多首原创作品。他唱响《一定、一定》,将街头巷尾的温暖娓娓道来;更以《过东江》《枫林外的集结号》《赛里木湖》等歌曲,构建出跨越地域的动人音景。
本场演出中,“与非门+”以标志性的双主唱形式重返“吾城吾歌”舞台,带来一场电子节拍与城市民谣的融合碰撞。作为乐队核心,主创阿庆曾于今年2月登上《声生不息·家年华》舞台,与回春丹、李昊、黄子弘凡共同演绎粤语版《乐园》,唤醒无数乐迷的千禧记忆。近年来,乐队与深圳的音乐联结不断深化,“与非门+”今年先后完成从Livehouse到剧场两种不同形态的专场演出,在多维舞台中持续构建与本地乐迷的深度对话。演出当晚,“与非门+”不仅演绎了新发行的专辑《无约之旅》中的《风景》《亲爱的》等曲目,也重现了经典粤语旧作《呢个时候》,在旋律流转间串联起乐队的创作历程与听众的集体记忆。
作为深圳近年来规模最大、历时最长、覆盖最广的民谣文化活动,“吾城吾歌”——新时代城市民谣歌汇正全力推动深圳迈向民谣音乐与全球原创流行音乐的新高地,彰显创新之城、青春之城、未来之城的独特魅力。十月,“吾城吾歌”的音乐声量持续加载,诚邀全城爱乐者共赴。
继10月11日“城市民谣与诗”专场后,系列惠民歌会将于10月12日、18日、19日在欢乐港湾庆典广场继续唱响。据了解,10月12日门票预约现已爆满,足见市民热情。目前,18日、19日场次尚有少量余票,市民可通过“第一现场”APP,进入“吾城吾歌”专区免费预约。此外,11月的四场惠民歌会将在南山区人才公园潮汐广场与深圳湾文化广场接棒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