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井蚝:吃一辈子都不会腻的生蚝
读特记者 火星 黄芳 罗裕昭
2020-11-12 08:48

美食档案

“冬至到清明,蚝肉肥晶晶。”沙井蚝只只质白个大,素有“玻璃肚”之称。沙井蚝亦是宝安人难忘的一种乡愁,搅动着这座城市念念不忘的味觉,传承着深圳本土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进入秋冬季节,生蚝最为肥美香甜,饱含海水的鲜美外,肉质更是爽脆。总而言之,现在正是吃蚝的好季节!市民朋友可通过各大电商平台购买沙井蚝。生蚝资深爱好者千万不要错过即将于12月举办的沙井金蚝美食民俗文化节,既能品鉴生蚝美食,又能了解蚝民文化。

沙井蚝:寻味古镇老街 留住记忆味道

当下,沙井街道各家主打蚝菜的饭店更是客似云来,吃货们开启“逛吃逛吃”模式的同时,还可买些蚝罐头、蚝油、蚝豉、鲜蚝等佳品馈赠亲朋好友哦!家中有“小神兽”的家长们还可以带孩子们前往打卡位于沙井大街上的沙井蚝文化博物馆,近距离了解沙井蚝的历史发展、沙井蚝民文化生产习俗。

“酥炸生蚝、姜葱蚝、香煎金蚝、炭烤生蚝……”正值饭点,前来位于沙井大街上的蚝门饭店吃饭的食客络绎不绝,老板陈耀明热情地招待着食客们,熟络地拉着家常。陈耀明告诉记者,北风起牡蛎鲜,吃蚝正当时,生蚝的做法有上百种,融汇中西做法、南北风味。他还一语中的地道出其中的秘密——“生蚝的做法千变万化得益于它本真的原材料,跟任何食材都很搭!”

沙井人养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渔民利用瓦片、石头开创了最早的人工养蚝方法,到清朝乾隆年间,大批养蚝场区应运而生,至光绪年间,沙井正式建制,“沙井蚝”名扬天下。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环境和市场的变化,沙井人转移蚝业,异地养蚝。目前,沙井蚝的养殖基地大多集中于台山市中门海。“虽然沙井蚝不在沙井生产了,但沙井蚝的加工、销售及文化根源都留在本土。”深圳市级非遗项目沙井蚝民生产习俗的代表性传承人、沙井蚝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沛忠介绍道。

已过花甲之年的陈沛忠在推广蚝文化方面一直不遗余力,至今仍亲自担任沙井蚝文化博物馆讲解员。“沙井蚝业的发展离不开祖祖辈辈的努力,我们有着一整套成熟的养殖和加工技术,形成了种蚝、挒蚝、搬蚝等传统工序。”每一次讲解,陈沛忠都格外认真,他认为这是作为老蚝民传承海洋文化、农耕文化、岭南文化的职责所在。目前,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的沙井蚝文化博物馆,收藏展品达1000多件。2019年底,沙井蚝文化博物馆更是被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授予“深圳市海洋文化意识教育基地”称号,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走进博物馆,了解蚝文化。

“蚝的味道已经流淌进沙井人的血液中,生蚝吃一辈子都不会腻。”陈耀明说。在蚝业打拼长达30余年的他,认为沙井蚝业的发展是无比光明的。像陈耀明这样的老蚝民、商家对每年一度的沙井金蚝美食民俗文化节特别期待,这一节日将全面展现沙井蚝的独特历史文化魅力,带来无限的商机。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汪新林


(作者:读特记者 火星 黄芳 罗裕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