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精彩的展览中感受时代脉搏。“时代印记——孙黎、梁宇、罗奇美术作品展”正在罗湖美术馆展出。该展是罗湖美术馆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推出的重要艺术项目,既是喜迎国庆与中秋佳节的文化献礼,也以艺术的方式致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
本次展览共展出孙黎、梁宇、罗奇三位艺术家近年来的120余件代表作品,涵盖油画、水性综合材料等多种媒介。他们积极介入观念表达与材料实验,赋予作品以鲜明的当代意识和诗性气质。孙黎的绘画凝重中透出哲思,梁宇的色彩结构富有建筑性的张力,罗奇则善于在具象与意象之间建立叙事的神秘通道。三者风格迥异却共同指向一个核心命题:如何在传统与当代之间建立个人的、真实的表达。
时代回响:三位艺术家携手,以艺术展现时代风貌
孙黎、梁宇、罗奇皆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均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具有学术影响与创作实绩的艺术家。他们以各具特色的艺术实践,持续拓展绘画的语义边界,并积极参与中国美术的现代性建构。罗湖美术馆始终秉持弘扬岭南文化的使命,致力于推动具有思想深度与语言创新的艺术项目。
三位艺术家均在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担任重要职务,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中国油画展等国家级权威展览,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收藏。他们在个人创作中成就斐然,赢得了盛誉。
孙黎 《百合花》 80×80cm 油画 2016
作为国内知名艺术家,孙黎30多年来从事美术创作并取得丰硕成果。他能在美术创作中把握时代脉搏,关注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善于从平凡的现实生活中发现、挖掘中国人民的真、善、美,并将历史与文化的担当以美术创作独具个性风格的表现语言相结合,创造众多油画、水彩、版画作品。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认为,孙黎作品在艺术上的“叙事性”与“绘画性”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弘扬了人生观与价值观。
梁宇 《信号灯系列之三》 210×300cm 油画 2010
从2009年起,消逝的工业风景成为艺术家梁宇艺术创作的一个主题,他的作品和个人画展的名称中开始采用“信号灯”“信号”这样被他赋予了象征性意义的关键词。经过艺术家的二度创作,“信号灯”已成为其作品中独特的视觉符号和鲜明的图示语言。
“信号”在艺术家梁宇的创作中具有象征性和符号性意义。在他的信号灯系列作品中,信号的表象物——信号灯既可能出现在静默的站台上,也可能出现在沿线空寂的房子旁,还可能出现在静谧、寂寥的旷野中。在这些寂静、诗意的场景中,古朴的信号灯别有意味,是时代的印迹、回忆的线索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观众看展
梁宇站在历史时空和心理感受的双重维度中去表现物象,他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对历史记忆的当下表达中。正如评论家所言:“艺术家梁宇在对物象存在状态的关注中,融进了自己的切身感受,也融进了当代人精神的体验。那些工业的遗迹和历史的物件对于他来说,不仅是自然的实体,也是心境中的实体。因此,他能够站在对象的历史时间和心境的当下时间之中,持续地表达,在叙述中贯注定力,激发出物象的价值,营造出作品的意境。”
罗奇 《天光云影共徘徊》245×210cm×4 布上油画 2022
艺术家罗奇的创作始终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状态,希望通过对生活中一些最不经意行为的关注,来表达对现实生命状态的感悟和思考。罗奇表示,无论表达什么样的主题,他喜欢用朴素而又变化微妙的颜色诠释它,也是他对时代的一种感觉。真实世界的深度空间通过一种渗透个人意志的压缩在画面的几个简单色层之中,在每个色层里努力地寻找变化。
自担任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院长以来,罗奇在美术馆的策展研究与日常管理工作中,对岭南画派的传承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并身体力行地承担起推动岭南画派在当代赓续与创新的重任。他不仅致力于对画派的梳理和研究,更深入思考如何在新时代语境下激活岭南画派的生命力,让其在当代焕发新生。因此,罗奇的创作也自然而然地受到这一艺术流派的影响,形成了个人艺术实践与文化担当的统一。
艺润鹏城:助力国庆假日文旅发展
本次展览在语言体系上既呼应宏大的时代叙事,又彰显出强烈的个人美学风格,构成一场多元对话的视觉现场。孙黎、梁宇、罗奇三位艺术家的创作不仅承载着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更映射出对艺术本体的持续叩问与个性诠释。
观众看展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罗湖美术馆馆长于延丰表示,此次展览凝练时代精神,各自以独具个性的视觉语言,传递深沉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为观众带来一场融合历史记忆与当代思考的审美体验。“展览适逢十一黄金周,我们期待观众能在这场跨越语言与媒介的艺术对话中,感受到不同于日常的审美启迪与精神共鸣。”
观众看展
据悉,该展由深圳市罗湖区委宣传部、深圳市罗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罗湖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罗湖美术馆承办,将持续至10月12日。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徐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