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价格居高不下催生市场“花活” 修复师、科技球与小家电另类突围

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萌
09-28 15:4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精细修复二手球,“平替”产品科技球,直发器“跨界”变身羽毛球“回春”机……近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羽毛球价格一路上涨,也催生相关市场“花活”百出,不少操作令网友直呼“想不到”。

二手羽毛球修复市场渐火,修复师成新兴职业

近两年,羽毛球价格上涨,带动了二手羽毛球市场的活跃度。在部分二手交易平台,浏览量最高的二手羽毛球已突破20万次,购买者有普通羽毛球运动爱好者,也有培训机构。

二手羽毛球背后,催生了一个新职业——羽毛球修复师。目前,市场上回收轻微损伤的羽毛球价格在每颗1-3元,经专业修复后则可卖到每颗7-8元。修复工作主要分个人与企业两条路径,均是在羽毛微损的基础上更换部分羽片,严重损坏的球则无修复价值。

大羽片(8羽)羽毛球

大羽片羽毛球选取部位

一位个人修复师介绍,顶级羽片成本约0.6元/片,加上专业胶水、剪钳、尖嘴钳等工具与人工,修复单球成本仅约1.25元。其二手修复球月销量稳定在200单以上,月利润可达万元左右。浙江某羽毛球厂家也表示,工厂已利用现有工艺线开展二手球回收修复业务,相比个人,工厂在货源、工艺与设备方面具备明显优势。

面对“修复球为何不便宜”的疑问,厂商解释,一颗修复球有时需拼接4到5根旧球毛片,并依平衡性调整胶水用量。毛片必须选用同品牌的左手毛或右手毛以保证一致性,修复后还需通过风洞测试。严谨的流程使得专业修复球定价甚至高于部分小作坊的新球。

行业人士指出,目前工厂、专业团体与培训机构之间已形成闭环供应链。团体批量采购新球使用后,工厂回收微瑕球,经修复转售民间市场。整条链路实现从专业到爱好场景的流转,各环节各取所需,成为应对羽毛球涨价的有效方式。

对于二手球未来价格,不少球友认为上涨空间有限。一方面,修复球在飞行稳定性与耐打度上仍与新球存在差距,更多作为供应链紧张或团体训练时的过渡方案,对主流市场影响有限。另一方面,若修复与回收成本继续上升,将削弱其性价比。值得注意的是,二手球价格始终随新球波动,当修复球单价接近8元时,反而可能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15元的新球,进一步强化新球的定价标杆地位。

二手球回收

涨价下的“平替”成为务实之选

为应对羽毛球市场供需矛盾,爱好者与品牌方纷纷出招。记者了解到,其中一种尝试是推广8-9片大羽毛的“平替球”。这类球以裁剪后剩余的羽毛边角料为原料,毛杆粗、羽片大,定价较低。但此类羽毛球市场反响冷淡。“打起来不像羽毛球,更像毽子,”有球友评价,此类球飞行不稳、旋转弱,轨迹不规则,严重影响手感。加之同一桶内质量参差不齐、瑕疵率高,令许多俱乐部与训练团体却步。销量数据显示,其月销长期徘徊在两位数,远低于人造球或二手球超200桶的表现,难以成为主流。

相比之下,科技平替路径更受欢迎。尼龙球、碳纤维球等“科技球”凭借稳定飞行性能与接近真球的击球感,成为越来越多球友的选择。“除了减速稍差,其他和真球差不多。”这类合成材料球不仅更耐打,对湿度适应力也更强,无需频繁维护。一体育用品店主表示,不少业余比赛已允许使用高端尼龙球,国际赛事亦选用碳纤维球。“现在问人造球的比传统球多,很多高端尼龙球更是全网缺货。原因很简单,训练量大的球友,一桶科技球能顶3-4桶鹅毛球。”尽管单价不低,综合考虑寿命与稳定性,科技球已成为务实之选。

小家电“跨界”变身“养球神器”

除了替换球种,“养球”周边辅助装备也悄然走热。羽毛球熏蒸设备通过蒸汽恢复球头弹性、修正飞行轨迹,将耐打次数从50次提升至200次,被视为“性价比神器”。价格从十几元的简易蒸汽器到上百元的恒温蒸球桶不等。据品牌方介绍,熏蒸器对人造球无效,对鹅毛球效果优于鸭毛球。

更有趣的是,日常小家电意外在羽毛球圈焕发新生。“用直发器夹一下变形羽毛,球就‘回春’了。”社交平台上的分享带动一波尝试热潮。有电商坦言:“近一半客户咨询直发器修羽毛球是否安全。”此外,不少修复师直接采购蒸汽锅进行批量处理,笑称“羽球涨价救活了闲置小家电”。平台数据表明,近半年“羽毛球修复工具”搜索量增长3倍,蒸汽类小家电销量也小幅上升。

网友用蒸锅为羽毛球做熏蒸

面对羽毛球价格高企,市场以多种方式回应:从循环利用、材料科技突破,到民间智慧延长球的寿命。无论是科技球的稳步普及,还是熏蒸器、直发器的意外走红,都折射出球迷对运动不减的热爱。或许不久的将来,球场上的终极炫耀不再是“今天打坏了10个鹅毛球”,而是“我这颗人造球打了半年还没退休”。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