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Luca Baroli,意大利人,2016年起定居深圳市,目前任职于中国(深圳)国际人才培训中心。自2022年开始,Luca Baroli在福田区华强北街道担任外籍志愿者,致力于通过教学与志愿服务,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分享给更多人,促进跨文化对话、交流。
口述地点:新媒体大厦7楼
口述时间:2025年5月24日
从第一次踏上深圳这片热土,用磕磕巴巴的中文问路,到后来成为华强北街道的一名外籍志愿者,作为“异乡人”的我逐渐融入福田,爱上福田,扎根福田。对我来说,福田是“第二故乡”。通过志愿服务这座桥梁,我与深圳、福田同频共振。通过掌握的语言优势,我积极推动华强北更好地对接世界,参与福田美好家园的建设。这背后的动力,是我对“来了就是深圳人”的认可、对福田发展的信心以及对华强北的热爱。
一、深圳的高科技特厉害
作为一个意大利人,我从小就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从电视、报纸、社交媒体上了解到中国,一直想来中国亲眼看看。2012年,我首次来到中国,沉浸式感受了中国的文化后,喜欢上了中国文化。这也促使我开始学习中文,更加关注中国。
后来,我的朋友告诉我,中国有个城市叫深圳,“深圳的高科技特厉害!”通过朋友的描述,我对深圳的第一印象就是科技很发达。朋友还告诉我,深圳非常重视外语,希望吸引到全世界的人才。深圳的开放政策,不仅为外籍人士提供丰富的发展机会和广阔的空间,还为他们创造了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贴心服务。在深圳,老外们可以尽情施展才华,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体验。
深圳不断将高科技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也吸引了全世界的人才纷至沓来。深圳的城市特质和特色,正好跟我喜欢高科技与中国文化不谋而合。还有“来了就是深圳人”口号,让我有了归属感。深圳的包容心态让这座城市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大家庭,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这里和谐共处。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2016年,我果断选择来深圳工作。
二、深圳就是一座敢想敢试的城市
来到深圳之后,我成为中国(深圳)国际人才培训中心一名外语老师,很快融入这座城市。深圳有条街叫华强北,是深圳最为繁华的商业地带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市场之一。我经常去逛华强北,这里充分体现出深圳的国际化。我在问路、办事、游玩时,总有志愿者帮我翻译、教我操作,让我这个外国人倍感温暖。
令人感到高兴的是,我所居住的福田区,不仅经济发达,而且社会文明程度非常高。在福田,穿上“红马甲”,到社区、到公园、到学校、到商场……到很多的场景里去做志愿服务,成为一种时尚。
我因为刚到福田就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温暖,所以也一直希望有机会注册成为一名志愿者。而我成为志愿者的过程也非常顺利,因为我跟福田的很多志愿者一直保持联络,有一次在聊天中,我谈起自己的想法,他们都很支持,鼓励我试一试。“深圳就是一座敢想敢试的城市!”他们的支持让我信心满满。
2022年,我终于披上“红马甲”,在“电子王国”华强北开始了志愿服务。我很激动,也很兴奋,几乎每周都去那里做志愿者,主要是帮助一些国际友人指路、翻译。这份工作太有意义了,因为我能把所知道的华强北介绍给更多的国际友人,让他们买到钟爱的产品,促进订单成交。最忙时,我一天帮助过10个以上的外商谈妥生意,中间环节虽然曲折,但最后都能圆满成功,外国客户和中国商家都很满意,我也感到特别高兴。
三、一定要带空箱子去华强北
我第一次到华强北时“大开眼界”,华强北太大了,高科技产品云集。
在华强北,不仅能买齐电子“全家桶”,还能见识到各种“脑洞大开”的产品。华强北电子市场里,随处可见推着空行李箱,手持详细采购清单的外国买家和努力推销产品的店家。从俄罗斯的电子产品经销商到中东的数码发烧友,从东南亚的小商品批发商到欧美的极客玩家都能满载而归。“一定要带空箱子去华强北”也成为了海外社交平台的热门标签。
华强北的店铺多、国际友人多、产品多。很多国际友人第一次来华强北,不知道如何以最快的速度买到合适的产品。了解产品或者咨询价格时,也经常因为语言不通,存在沟通不畅等问题。我作为一名外国人,利用掌握的语言优势,帮助他们做一些沟通的工作,促使他们交易成功,我感到很有意义。
我记得有位外国客人想要买高质量的无人机,但他对品牌不熟悉,看了四五个产品也没有作出决定,有些着急,而商家更着急,双方卡在语言沟通上。这时,我将这位客人的诉求跟商家讲了,通过与商家的多次沟通,最后给客户推荐了最合适的无人机。虽然中间花了几个小时,但看到这位客人和商家脸上的笑容,我觉得志愿者的工作特别有价值。
越来越多国际友人被华强北的创新氛围和多彩生活所吸引,华强北外籍人士占比达到深圳外籍人士总数的四分之一,这里也成为深圳外籍人士密度最高的一个区域。
我的家人和朋友经常在网上发现不错的产品,就拜托我帮他们买。我每次回意大利,行李箱都装得满满当当。他们拿到心仪的产品直夸华强北的产品好,太了不起了!
四、过境免签、离境退税掀起中国购物热
我毕竟不是中国人,在翻译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文化差异的“小插曲”。我跟客户往往也不是来自同一个国家,也有文化差异。面对这个“难点”,我找到一个“秘诀”,就是细致地沟通。如果对方讲不清楚,我会反复问:“你是想表达这个意思吗?”或者“你想表达什么?”虽然费点时间,但沟通在一步步推进。所以,我当志愿者的心得是,翻译工作需要足够的细致与细心。另外,我还会主动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习俗,有时能在沟通时帮上大忙。
成为志愿者三年来,我对华强北的了解日益增多,认识越来越深入,并且对高科技产品的种类、用途等也多有研究。随着中国推出过境免签和“即买即退”离境退税等便利政策,一股“中国购物热”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国际买家涌入华强北,志愿者服务工作越来越繁忙。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更多人让我收获更多的快乐。
如今,我已深深融入华强北的生活。在这里,我交到了朋友,认识很多华强北的商户和外国客户。在我眼中,华强北有AB两面。A面是创新,这里产品“上新”速度快,体现出“深圳速度”;B面体现出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向善。华强北的产品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去设计、生产,满足他们的需求。如今无人机、平板电脑、智能AI眼镜等各类新潮科技产品是客户的最爱。这些新产品到了不同国家的人手里,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美好。
五、期待更多更精彩的“福田故事”
在福田,“老外”一点不见外。福田有美食、文化还有高科技,是我理想的宜居之地。华强北是我在福田最熟悉的地方。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我也为福田的发展尽了一点绵薄之力,同时也加深自己对深圳的理解与认同,共同建设好“咱们的家园”。
我平时活动的区域基本都在福田,闲暇时喜欢去中心区逛街。福田的人文、自然底蕴深厚,深圳的不少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图书馆、书城都在福田,让大家能得到中国文化艺术的滋养。公园数量也很多,充分满足大家休闲、游览、锻炼的需求。我喜欢与大自然接触,经常去福田的红树林自然生态保护区,它如同“城市绿肺”,深得我心。另外,周末我还喜欢去莲花山或者笔架山锻炼身体。站在莲花山上放眼望去,中轴线上高楼林立,尤其是平安大厦,更是福田金融中心的缩影,国际化大都市的峥嵘气象尽收眼底。
如果我的朋友们来深圳,我会推荐他们去位于福田的莲花山公园,了解“深圳城市精神”;还会推荐他们去市民中心旁边的深圳博物馆,了解“何为深圳”;更会推荐他们来华强北,感受深圳“科技范”。除了高科技,华强北还经常举办国际文化节、国际美食节等,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福田近年在发展咖啡文化,咖啡馆越来越多,越来越有个性,还举办了咖啡节。福田喝咖啡的氛围跟意大利不一样。意大利人的习惯是喝咖啡速度快,但在福田,有人在咖啡馆跟朋友聊天,有人边看书边喝咖啡,还有人在咖啡馆里谈项目,喝咖啡的姿态很松弛。
福田是我的福地。福田的开放姿态、创新精神、包容心态以及多元化特色,也感召着我加入奋斗的队伍。福田未来可期,相信更精彩的“福田故事”,你我正一起书写。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徐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