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超强台风“桦加沙”可能带来的严重风雨影响,罗湖区桂园街道及各社区迅速进入临战状态,以高标准、严要求、硬举措筑起坚固防线,全力落实各项防御措施。9月21日至23日,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逐户排查隐患、组织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备足应急物资,全力筑牢超强台风“桦加沙”防御屏障。
提前部署,防范宣传全覆盖
9月22日,桂园街道抢先抓早,组织召开防御台风“桦加沙”工作部署会,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务必高度重视,全力备战,坚决克服麻痹思想,迅速开展防台风宣传动员工作。桂木园社区党委组织组织工作人员,针对辖区低洼区域住户,逐户发放并张贴防御台风温馨提示350余份,覆盖易涝区域所有一楼住户约600人。鹿丹村社区通过居民群、电子滚动屏、小区广播等渠道,及时发布台风动态和防台风知识,重点提醒居民“非必要不外出,关严门窗,居家防灾”,及时清理阳台易坠物品。各社区同时在居民群更新防台风提示累计300余次,提醒居民提前收起阳台晾晒衣物、检查家用电器线路、将车辆停放在地势较高区域。
细致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各社区针对台风可能带来的风险点开展了“拉网式”安全排查。人民桥社区重点清点了应急照明灯、防汛沙袋、雨衣雨靴、救生衣等应急物资的数量与完好度,确保应急时刻“拿得出、用得上”,并严格控停辖区内装修施工、户外维修等零星小散作业,安排分片巡查;松园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及物业对辖区树木、重点场所及小区天台等进行了全面排查,要求各物业全面检修小区应急照明系统,补充防汛沙袋至标准用量,测试发电机、抽水泵等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红村社区针对辖区内树木开展预防性修剪,从源头降低风险,重点修剪靠近居民楼的大型树枝,筑牢居民安全屏障。
重点攻坚,组织人员转移安置
针对危险区域人员转移这一防台工作的关键环节,各社区开展了细致入微的工作。人民桥、松园、大塘龙、老围等社区针对老旧危房、低洼地段等危险区域,组织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对40余户危险房屋逐户核实居住情况、家庭人数及特殊需求,并发放《防御超强台风“桦加沙”低洼区域居民转移通知》。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了多轮耐心细致的劝离行动,动员居民转移至应急场所。23日下午,社区工作人员开车送居住在低洼易涝区的行动不便居民到酒店安置,同时安排工作人员为有需要的居民拎行李、搀扶行动不便的居民和高龄长者。新围社区对在建工地展开地毯式排查,转移安置 250余名工人,配备方便面、水等应急物资,并联合新围社康现场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确保转移安置人员有房住、有饭吃、有水喝、有病可医。
特殊群体,一对一帮扶保障
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是街道及社区的重点帮扶对象。人民桥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分组走访辖区25户独居高龄老人,帮助老人检查门窗密封情况,协助张贴“米”字形防护胶;红村社区迅速启动特殊群体关爱行动,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组成专班,逐户上门开展“一对一”帮扶,细致排查各项安全隐患,并为行动不便的人群送上矿泉水和面包等应急物资。“您放心,台风期间我们每天都会打电话问情况,有需要随时喊我们!”一句句叮嘱、一件件实事,让独居老人们在台风来临前吃下“定心丸”,也让社区的“避风港”更有温度。
物资储备,应急场所全面准备
在应急物资储备方面,街道各社区严格按照防台风指南要求,提前备足饮用水、方便面、饼干、罐头等即食食品,确保转移人员基本生活需求。医疗应急物品方面,街道及各社区不仅准备了常用药品、手电筒、充电宝以应对断电、断网等突发情况,还联合社康现场提供基础诊疗服务,为转移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障。
在应急场所管理方面,街道社区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按照防汛防台风一级响应要求增加值班人员,及时处理各类突发情况。桂园街道共开放5处学校作为紧急避难场所,均公布了具体位置、联系电话及容纳能力,确保转移人员“有处去、有保障”。
截至9月23日下午4时许,桂园街道各社区累计出动工作人员数百人次,排查危险房屋、地下空间、高空构筑物等重点部位千余处,转移安置高风险区域居民百余人。通过“线上+线下”预警宣传全覆盖、隐患排查无死角、人员转移不落一人、物资保障充足到位的全方位防御体系,桂园街道正严阵以待,全力守护群众安全,迎接这场超强台风的考验。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郑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