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国恩股份旗下专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国恩未来(深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恩未来”),在深圳举办“深生万物 机塑未来”2025人工智能新品发布会,集中展示其在机器人结构设计、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人机交互等方面的多项技术突破,标志着国恩股份“新材料+”向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延伸,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新材料机器人产品亮相,展现技术融合实力
国恩未来在发布会上首次公开了机器人领域的三大产品方向。
人形机器人。其大脑感知系统采用了目前英伟达最先进的Jetson Thor超级算力芯片,可提供高达2070 TOPS的强大算力,实现多模态交互时与执行器高效配合。内置高性能IMU与深度相机,同时配备高精度激光雷达等传感器,可轻松构建全方位感知能力;具备高自由度的仿生关节设计,配合高扭矩伺服轻量化关节模组,因此虽然“身高”达1.72米,但“体重”即整机重量可控制在45kg以内,基于优异的运动控制算法实现稳定步态与动态平衡,并实现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实时动作调整。

四足机器人
四足机器人机身采用PEEK(聚醚醚酮,一种高端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复合骨架,全新设计的轻量化结构动力组件,可实现有效减重30%以上,在负载情况下,续航时间可提升40%左右;加之高性能材料优异的抗疲劳与耐化学腐蚀性能,可在-30℃至120℃情况下稳定运行。同时,搭载的集群组网模型,具备集中式、分布式与混合式组网能力,可实现AI编排算法多机协同作业。融合多模态感知系统、激光雷达与视觉传感,可实时传递现场情况,并适应复杂环境条件下的群体决策与联动执行能力。

家庭AI机器人由四足机器人“背着”亮相。
家庭AI机器人与AI大模型深度融合,集成高清视觉模组和精准情绪感知系统,支持远程陪护与实时对话。搭载3TOPS超强算力的主控芯片,不仅能极速响应复杂指令,更能基于上下文生成富有情感的个性化对答,让每一次互动都自然、流畅、贴心。
作为本次发布会的亮点之一,国恩未来重点强调了新材料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依托国恩股份在特种工程塑料领域的深厚积累,特别是PEEK(聚醚醚酮)材料从上游聚合到下游制品的全产业链能力,为公司机器人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提供关键支持,在轻量化、高负载、长寿命方面,形成核心优势。这也为国恩未来在机器人产业的持续发展确立了差异化竞争路径。
研发体系完善,支撑技术持续迭代
目前,国恩未来实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毫秒级关节轨迹规划,以及在室内外环境中的厘米级定位与障碍物识别。其“基础研究—技术转化—场景落地”完整研发体系,为产品的持续迭代与技术突破提供了坚实保障。一支在机器人领域具备深厚研发经验的博士团队即将加入,进一步强化公司的核心技术实力。
该公司此次发布的新品,已完成工程验证原型开发。该公司规划:2025年作为预研期,重点放在三大机器人平台的基础性能测试与核心部件迭代;2026年上半年将聚焦多领域、多场景的实地验证;2026年下半年-2027年计划构建开发者生态并实现关节模组、感知系统的规模化外供。
(图片、视频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 秦天 审读 党毅浩 二审 桂桐 三审 潘未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