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携手,开启全运会跨境办赛新篇章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邹振民
00:10
摘要

本次马拉松是国家体育总局“创新竞赛组织方式”的重点赛事,更是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越深港两地的马拉松赛事。

11月1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南山区赛委会在南山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圳赛区、南山赛区总体情况及十五运会“中国电信杯”田径(马拉松)项目【以下简称“田径(马拉松)比赛”】筹备情况,并就媒体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同日,十五运会香港赛区举行新闻发布会,实现了深港两地同日联动发布,共同预热这项体坛盛事。

创新办赛,打造全运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

本次马拉松是国家体育总局“创新竞赛组织方式”的重点赛事,更是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越深港两地的马拉松赛事。

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执委会常务副主任邝兵在发布会上介绍,深圳赛区共承接十五运和残特奥会2个闭幕式,以及25个项目的28场比赛。截至2025年11月11日,深圳赛区赛事整体有序推进:已顺利完赛13场比赛,当前正举行7场竞技比赛,后续仍有8场比赛即将开赛,其中,11月15日将举办一场重要的跨境赛事——田径(马拉松)比赛。

据悉,本次田径(马拉松)比赛设男、女马拉松两个项目,共有来自22个省(区、市)参赛单位及个人代表的23支队伍71名运动员参与,包括6名港澳运动员,充分展现全国体育健儿齐聚、粤港澳三地携手同行、共襄盛举的良好氛围。

在赛事组织上,从顶层设计到细节落实,从赛道优化到综合保障,无不凝聚着各方的智慧与汗水。此前于2月举办的测试赛为正式比赛提供了宝贵经验。基于测试赛反馈,赛道进行了显著优化:折返点由3处减少至2处,平交路口由48个压缩至37个,充分践行了“办赛不扰民”的理念,力求最大限度降低对城市交通和深港居民通关的影响。

在创新办赛上,重点推进了三方面创新:

一是实行“无感智慧通关”,让赛事运作更顺畅。借鉴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通关查验前置+闭环管理”经验,结合马拉松赛事特点,设计形成适用马拉松赛事办赛需求的通关模式,实现人员、车辆、物资“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的无感智慧通关。

二是多维度应用科技,让赛事指挥更高效。全程采用人脸识别技术、车辆在途监管与实时定位等数字化技术,对参赛人员及赛事车辆进行全过程、全流程跟踪与管控。

三是构建粤港联动办赛体系,让赛事协同更紧密。成立十五运会田径(马拉松)竞委会,与香港全运会统筹办建立多渠道、多层级沟通机制,在比赛执裁、赛道丈量、综合保障方面周密衔接,确保赛事分段保障实现无缝接续,真正做到专业协同,合力办赛。

邝兵表示,深圳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全力以赴做好各项保障工作,确保赛事安全、有序、圆满举行,让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在深港两地的秀美风光中展现风采,让赛事成为展现深圳城市形象、彰显大湾区融合活力的重要窗口。

赛道优化,展现南山特色与城市温度

南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南山赛区委员会主任李小宁重点介绍了深圳赛段的筹备情况。

深圳段赛道全长20.345公里,占全程的48.2%,赛道全部位于南山区。赛道从北至南贯穿“沙河西路-望海路”一线,先后途经深圳湾口岸、深圳湾公园、人才公园、大沙河生态长廊、科技园等深圳知名地标。一路可观深港融合、创新创业的发展成色,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生态亮色,精心规划、精细管理的人文底色。

针对测试赛的复盘总结,南山区对赛道进行了精心优化。方案经多方论证与审批,“新”路线全程双向8车道,道路更加宽阔平坦,沿线城市建筑品质更高。

在优化选手参赛体验的同时,南山区也把人文关怀放在重要位置,线路为南北走向,避开了东西走向主干道的5座立交桥,东西向交通基本不受影响;线路两侧分布着很多写字楼,休息日人流量相对较小,仅经过3个住宅小区,基本不影响居民正常通行,尽量降低赛事对城市运行的影响。

在整体筹备中,南山区坚决贯彻“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科技”的办赛要求,举全区之力认真抓好赛事筹备。尤为突出的是,南山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将“科技”理念贯穿办赛全过程。如,承办赛事的深圳湾体育中心和南山文体中心两大场馆仅用时5个多月就完成了全部改造。其中,重点完成了VOC场馆运行中心系统的开发,与市级指挥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特别是深化建设了“圳智慧”场馆运行中心数字孪生系统,运用5G、AI、三维定位等技术,实现了对赛事保障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确保指挥调度精准高效。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执委会竞赛部副部长何建辉介绍了此次田径(马拉松)比赛亮点:

一是全运会首次举办跨境田径马拉松赛事。作为全运会历史上首次举办的跨境田径马拉松,以及本届全运会仅有的两个跨境项目之一,它不仅是赛事组织的重大创新,更是深化区域协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融合发展的有力实践。

二是深港两地首次携手承办全运会赛事。赛事跨越深港两地,赛段分别位于深圳南山区和香港元朗区。在筹备过程中,双方建立了深港联合指挥体系,在竞赛、安保、医疗、交通等环节实现无缝衔接与高效协同,打造了大型综合性运动会跨境合作的“深港样板”,生动体现了深港“一家亲”的深厚情谊与强大合力。

三是国内高水平专业跑手的巅峰汇聚。赛事汇集了何杰、吴向东、张德顺等国内顶尖选手。他们的参与将确保比赛代表国内最高竞技水平,在这条双城赛道上奉献一场悬念迭起、精彩纷呈的巅峰对决。

四是深港协同提供的一流保障服务。依托科技创新,构建了智慧通关体系,确保选手“丝滑”跨境。深港赛段统一布设功能站点与保障设施,实现医疗救援全程覆盖。同时,深港志愿者们将以热情专业的服务,成为赛事的温暖名片。

服务保障,精细筹备确保赛事与城市和谐共生

南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南山赛区委员会执行副主任莫士龙介绍,南山区将坚持把体育赛事的“流量”变成文旅消费的“增量”,努力让每一位来到南山的朋友,都能“看得精彩、玩得尽兴”。据了解,南山重点推出五大举措,力求让“十五运”的客人们因为一场赛、爱上一座城:

一是制作一桌“文体旅菜品”,如,引进世界级“穆夏艺术展”,打造盛大的“深圳光影艺术季”,在海上世界明华轮上创新推出沉浸式肢体剧演出《交易人生》,联动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欢乐谷等景区推出特色主题节庆,确保赛场之外精彩不停。

二是突出“山海连城”特色,推广“爱达·地中海号”邮轮和“海上看湾区”游船产品,结合K11滨海氛围推出艺术展览,打造浪漫的滨海艺术体验。

三是注重“文化+科技”优势,打造如《风起洛阳》《消失的法老》等全国领先的科技沉浸式项目,带来新奇体验。

四是准备“真金白银”的消费礼包,联合商圈推出促销活动,在线上平台发放八折住宿消费券并推出“展览+酒店”优惠套餐,努力让更多游客从“一日游”变成“深度游”。

五是构筑“安心无忧”的服务保障,精心设计推广主题旅游路线,并成立专门工作团队开展全面安全检查,全力营造安全、舒心、放心的消费环境。

此外,为确保11月15日(周六)上午比赛安全顺畅,南山区部分道路将采取临时性交通管控措施,深圳湾口岸也将在当日凌晨2点至上午11点暂停旅检、货检通关服务,建议广大市民提前规划出行路线,尽量避开赛事周边区域,选择后海滨路、滨海大道及深南大道等周边道路绕行;确有通关需求的,建议选择莲塘口岸、皇岗口岸及文锦渡口岸通关,通行时间依照各口岸的通关服务时间。

第十五届全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展现城市形象、彰显湾区魅力的重要窗口。南山区将牢牢把握“办好一次赛,展现一座城”的核心理念,精益求精做好各项筹备与保障工作,确保赛事圆满成功,留下精彩难忘的南山印记。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郑蔚珩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邹振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