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强/文 宋璐/图
九月的深圳,海风裹挟着文化的潮声,吹向宝安中心区滨海绿轴东侧那座被称为“湾区之眼”的建筑。它以“双玉盘”之姿静卧于宝安的城区轴心,13.1万平方米的体量如两枚温润白玉,与天地自然悄然相融。这里既是公园里的书城,也是海边的书城,更是一座没有边界的文化综合体。
近日,本报记者与媒体同行一起走进其中,空间如展开的长卷,设计以“曲水流觞”为灵感,楼梯与坡道如玉带蜿蜒,串联起功能各异的阅读场域。北区二层的艺术花园,借270°环幕落地窗引光纳景,绿植掩映书架,仿佛将整座花园搬入室内;顶层星空花园超2万平方米,连接南北两区,未来将成为露天音乐会、星空观影的天然客厅,市民将自由穿梭于此。
书,仍是这里的主角。近10万种精选好书分布于不同主题空间:人文万象区域庄重开阔,如一座殿堂;欢乐META空间则充满童趣,以星辰大海为意象,成为孩子们的探索乐园。但“湾区之眼”早已超越传统书城——它用科技与艺术重塑阅读的边界。读者可在书口印刷机旁定制专属图案,让书本成为个人艺术载体;在“猫王妙播”声域中生成AI声音角色,聆听穿越时空的故事;更可沉浸于《三体》VR世界,或在大唐壁画高清展前梦回长安。
业态的融合亦令人惊叹。湾区民俗馆携手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壁上丹青重现盛唐气象;湾剧场则将以无界舞台汇聚亲子剧目、非遗演绎和香港演艺资源;而恭博礼物、三体空间等特色品牌,更以首店、创新店之姿,构建出一个集文化、科技、消费于一体的新生态。
几天后,这里将正式开门迎客,每年将举办超千场文化活动,从名家对谈到科技黑展示,从屋顶音乐会到跨界市集,持续推动“文化+公园、艺术、科技”的深度交融。
“湾区之眼”不仅是一座书城,更是一个映照湾区人文精神的视窗。它让阅读变成漫游,让文化成为可触、可感、可生活的日常。当建筑打破边界,当文字连接科技,当传统与现代在此相视而笑——这座“眼”已悄然睁开,望向湾区,也望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