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刚刚竣工的深圳书城湾区城, “湾区之眼”承载“人文湾区”美好愿景

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实习生 袁逸欣
01-21 08:3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这一与自然景观无缝“衔接”的全新文化综合体近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站在位于25楼的深圳书城湾区城(湾区之眼)招商中心往下看,项目全貌尽收眼底:“双玉盘”地景式嵌入宝安中心区滨海绿轴,约2万平方米的屋顶公园以滨海为背景,与周围的宝安区图书馆、青少年宫以及深圳滨海艺术中心互相呼应,视线尽头还可远望企鹅岛与深中通道。这一与自然无缝衔接的全新一代文化综合体,近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项目开业运营后,预计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超1000场次,年接待读者数量超1000万人次,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地标级文旅目的地。

深圳书城湾区城项目日前通过竣工验收。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供图

“湾区之眼”由深圳出版集团投资运营、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建设管理,位于前海城市新中心、宝安中心区滨海绿轴东侧,与地铁5号线宝华站无缝直连。站在屋顶的“星空花园”,视野开阔,远处海天一色,近处都市繁华。项目采用“把建筑敞开”的设计思路,打破了传统书城的封闭界限,融合自然生态与人文体验,将建筑屋顶营造成起伏绵延的生态景观,避免了建筑成为穿越中轴公园绿地的阻碍。“敞开式的城市通廊设计使文化活动不再受限于封闭的建筑空间,地上地下相互连通,让逛书城的体验在室内外随心切换。”深圳市建筑工务署项目组成员介绍道。

走进“湾区之眼”内部,各个文化空间已初具雏形。项目分南北两区、地上地下各两层,南区规划有民俗馆、欢乐META、湾剧场,北区打造了艺术花园、人文万象、无界生活、创意聚落。来到二楼,南区具有民俗元素的特色窗花极具特色,北区弧形落地窗则整齐大气。“这里不仅是阅读空间,还将融合艺术策展、文化演艺、雅集沙龙、科技互动、创意设计、前沿体验等丰富业态,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市民读者打造文化生活提案。”听着深圳出版集团湾区书城项目部工作人员对每一层的规划介绍,记者发现,这里敞开的不仅仅有建筑,更有多元文化业态,“文化+公园”“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艺术”“文化+创意”……破圈无处不在。

“去主题书店捧起一本书,在科技展区体验前沿技术,到屋顶公园听露天演唱会,这些在‘湾区之眼’都能实现。”项目部工作人员说。据了解,“湾区之眼”突破传统书城模式,布局了阅读服务、沉浸体验、创意零售、艺术策展、演艺剧场、文化餐饮等业态,标准化的连锁经营将被创意首店、品牌旗舰、主题门店所取代。也就是说,在“湾区之眼”,餐饮可以是一次民俗体验,演艺可以是一场知识科普,茶歇可以是一段艺术对话,阅读可以是一种创意时尚。

“湾区之眼”每天都有新变化,与市民见面的日子也越来越近。走出项目空间,波浪形外墙在阳光照射下流动起来,像是热情的浪花欢迎湾区居民踏浪而来:逛非遗民俗展览,听人文艺术讲座,看潮流艺术表演,淘创意文创好物,享童趣亲子时光,“共建人文湾区”的美好愿景将在这里实现。

编辑 温静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实习生 袁逸欣)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