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思韵 肖新群 刘小艳 文/图

近日,新安街道新乐社区精防社工通过入户访谈、问卷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发现部分居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存在情绪困扰,渴望获得情绪支持。为帮助居民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创造更好生活品质,日前,新乐社区精防社工连续六天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巧艺疗心,暖心同行”手工疗愈成长小组活动。
破冰初识,筑牢信任根基
活动伊始,“12生肖趣味沙包游戏”“名字兴趣爱好接龙”等破冰环节迅速打破社区居民组员间的陌生感,9名参与者在欢声笑语中快速记住彼此的姓名与爱好,现场氛围瞬间升温。随后,社工以“怎样让我们的活动既舒服,又有收获”为引导,鼓励组员主动建言献策,共同制定“准时参加、尊重意见、文明交流、积极参与”的小组规则,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信任基础。
沙画传情,释放内心情绪
“喜、怒、忧、思、悲、惊、恐,这些情绪我们每天都可能遇到……”在情绪唤醒环节,社工首先带领组员开展健康拍打操热身,讲解动作,缓解紧张。随后,社工引导大家认识7种基础情绪,分享、倾诉各自经历的情绪事件,深入探讨不良情绪的成因与后果,同时科普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常见表现及基础调节方法,帮助组员建立对情绪的科学认知。
在流沙画创作环节中,组员们手持彩沙,将“开心”“烦躁”“思念”等抽象情绪转化为具象图案:有人用蓝色沙粒勾勒“平静的湖面”,诉说对放松生活的向往;有人以红黑交织的纹路,传递工作中的压力与困惑。当旋转流沙画,看着沙粒随重力变换出不同造型时,组员们脸上的愁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成就感,内心的情绪也在创作与分享中得到有效释放。
技巧赋能,深化情绪调节
随后,社工分享“庄子”的《虚舟》故事,引导大家结合自身既往事件,察觉认识到痛苦、不良情绪大多源于自我认知、自我想法,解锁情绪调节核心原理:学会察觉不良习惯性思维,接纳当下,允许一切事情发生,善待情绪,修炼从容平静豁达的内心。最后,大家总结出除了提升自我,在不良情绪发生时还可以试试以下简单快速有用的方法:让自己睡一个美美的觉、来一个大大长长的深呼吸、听听轻音乐、开展正念冥想、进行户外运动、吃吃美食、专注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等,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可以。此外,社工现场带领组员练习“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确保每个人都能掌握操作要点,感受深呼吸快速调整不良情绪的效果;并学习中医养生拍打操舒缓压力,强身健体。

接下来,在绘制月光灯的创作中,组员们将呼吸法带来的平静感融入色彩搭配,巩固情绪调节技巧,实现“学以致用”。当亲手制作的月光灯点亮时,社工一句“这是你自己制造的光”,让大家感受到“通过努力就能创造温暖”的力量。
协作共生,联结社区温情
“我儿子特别好,主动帮忙做家务,我很幸福”“我家花园的花开得特别好,每天看一眼都觉得开心!”在美好分享环节,组员们踊跃讲述生活中的温暖瞬间,传递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随后,社工组织大家大声朗读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当我内心足够强大》的诗歌,并分享感悟。大家纷纷表示,今后会陶冶情操,修身养性,驱使自己的内心更柔软,更强大,选择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绽放更好的自己。
在接下来的干花团扇制作环节,组员们分工合作、互相帮忙,在挑选干花、搭配造型的过程中深化邻里情谊。社工引导大家回顾“耐心倾听、换位思考”等同伴同理技巧,鼓励大家将这些技巧运用到家庭生活、人际交往中、工作学习中,让“互助互暖”的氛围在社区中蔓延。
活动结束后,社工为每位组员送上暖心的老母鸡汤,寓意“用食物滋养身心,用温暖延续力量”,鼓励大家将活动中学到的情绪调节方法、社交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以积极心态面对生活。
未来,新乐社区将继续聚焦居民心理健康需求,策划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活动,持续完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社区中感受到归属感与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