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球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商业杂志《财富》(中文版)发布“2025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与“中国40岁以下最具潜力的商界精英榜”。优优互联创始人、董事长熊丽平作为深圳唯一女性创业者入选,与40位国内各行业中最具潜力的创新者共同跻身“中国40岁以下最具潜力的商界精英”之列。
她所创立的深圳优优互联数字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优互联”),是国内数字营销领域的技术革新者,以“智能决策中枢+全景数据引擎”双轮驱动,构建AI赋能的程序化广告技术矩阵,为客户提供从用户触达、心智占领到转化提效的全链路增长解决方案。近年来,该公司先后斩获深圳市500强、大湾区高成长100强企业、深圳文化企业100强、深圳第一批瞪羚企业等荣誉,长期与vivo、小米、荣耀、华为、OPPO、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全球知名企业达成紧密合作,进一步巩固了优优互联在数字营销领域的领先地位。
起步:从头部企业锤炼“破局”底色
2011年,刚毕业的熊丽平加入当时国内头部手机厂商酷派集团的总裁办核心团队。酷派创始人郭德英身上“极致勤奋、严谨务实、终身学习”的特质,不仅为她奠定了良好的职业意识,也坚定了她“持续奋斗、不断突破”的职业信念。
作为一名行业新人,熊丽平拒绝捷径,坚持用“笨办法”,从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开始,深夜沉心复盘拆解业务,主动打破部门壁垒沟通学习。正是这份执着,使她快速弥补经验短板,锤炼出扎实的业务理解力、项目推动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快速在新人中脱颖而出。
眼光:率先洞察机遇的“开荒者”
在熊丽平职业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移动通信行业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2012年前后,随着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快速转型,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变,用户行为习惯发生根本性改变,这为手机厂商带来了抢占"第一入口"的历史性机遇。面对今日头条、美团、携程等互联网服务商的迅速崛起,早期传统手机厂商因缺乏互联网运营经验和产品思维,难以有效应对这一波生态化发展的浪潮。
熊丽平敏锐捕捉到这一历史性机遇,毅然离开原有舒适岗位,主动加入企业内部新设立的“三无”部门——无先例、无标准、无支持,主导从零构建与头部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模式。她带领团队系统梳理双方价值诉求,设计合作标准、资源对接与分成机制的商业化链条等环节的新型商业模式,成功打通手机硬件与互联网服务的价值闭环。
这段经历让熊丽平获得了前沿业务创新主导权,她已然对移动互联网生态运营有了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控能力,展现出优秀的商业洞察、战略执行和突破性思维,为日后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创业:从0到1改写数字营销赛道规则
工作积累数年后,熊丽平逐渐萌生“赋能更多企业”的愿景。这份“不愿停留在舒适区”的信念,推动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拒绝两份科技大厂的优厚offer,选择从零创业。
创业初期极为艰难,失去原有平台光环与资源,人才招募上极难吸引高水平人才,业务开拓也同样面临着考验,但早年“开荒”锤炼的坚韧心志与对市场需求的信念,支撑她度过了筚路蓝缕的初创期。
熊丽平带领团队以“务实、创新、追求极致”的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以客户真实需求为原点,强调技术迭代与服务质量,一路拼荆斩棘,优优互联从最初几人发展成为如今近五百人规模的创新企业。她始终坚信,真正的数字营销不是流量交易,而应成为连接优质产品与目标用户的智能枢纽,助力企业聚焦主业、实现高质量增长。
深耕:以战略定力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数字营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熊丽平始终以清晰的战略定力和坚定的长期主义,带领企业持续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走出以技术驱动增长、以需求定义服务的发展路径。她将研发创新视为核心竞争力,持续投入开发新一代营销技术与智能工具,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65%,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自研的程序化广告平台实现资源与需求的高效精准匹配。
在业务创新层面,优优互联率先将智能语义匹配与动态出价策略深度融合于自研程序化广告平台中,实现对用户意图的实时识别与资源自动精准匹配,极大提升了广告触达效率和转化率。这一技术应用不仅形成了独特的“数据+算法+场景”智能营销方法论,也构建了公司差异化的技术壁垒和竞争优势,成为数字营销领域一匹引人瞩目的“增长黑马”。
回顾发展历程,熊丽平多次强调深圳这座城市所提供的创新土壤和政策支持。“深圳真正理解并信任创业者,政府打造的良好营商环境和精准服务,让我们能心无旁骛地专注技术与业务突破。”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郑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