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之际,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联合“学习强国”深圳学习平台推出的大型访谈节目《破局者说:深圳创新创业故事》,聚焦于这座城市创新创业浪潮中的标杆人物与故事。
本期节目走进深圳市水贝万山珠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对话总经理陈晔平,聆听她如何带领一个老旧工业园区实现产业重塑,走向珠宝文化绚烂的舞台。
作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水贝万山珠宝文化产业园的核心推动者,陈晔平亲历并主导了水贝万山从零散工业区向规模化、产业化的珠宝集聚区的华丽转身。自1999年进入行业以来,她见证了这片土地从汽车零配件、轻工产品混杂的旧工业区,逐步蜕变为珠宝设计、生产、展销一体化的“中国宝都”。2004年,深圳市政府正式将水贝确立为珠宝产业集聚地,第一轮改造启动,非珠宝类企业外迁,产业雏形初现。2013年,面对环保与土地成本的双重压力,深圳市政府主导对水贝实施第二轮升级改造,将生产加工环节外迁至龙岗。水贝万山积极响应政府举措,以实际行动将强化园区的研发、设计与品牌功能融入自身体系,成功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陈晔平强调,“诚信、友善、务实、创新”是水贝万山的核心价值观。在她看来,诚信是珠宝行业的生命线,友善是凝聚商户的纽带,务实是团队底色,而创新则是老园区肩负的使命。正是凭借这种文化内核,水贝万山不仅在传统批发与实体销售中站稳脚跟,更在电商浪潮中率先破局。
当直播电商初兴、众多商户仍持观望态度时,陈晔平没有犹豫。她带领团队自建账号、跑通模式,以实际成果打消疑虑。“我们自己做示范,跑成功了,他们才慢慢跟上。”如今,水贝万山抖音基地已吸引超3000家商户入驻,日均营业额突破2000万元,相当于在线上复刻了一个繁荣并行的珠宝产业园。此外,她早在2018年便推动VR智慧门店落地,通过虚拟试戴、个性化定制等方式,帮助企业实现轻资产运营,破解珠宝行业高库存、重资产的痛点。
面对工厂外迁后园区吸引力的问题,陈晔平巧妙地将产业与文旅融合,打造工业旅游与文化科普示范基地。通过保留大师工作室、珠宝工坊、DIY体验空间,游客可近距离观摩生产工艺,甚至参与非遗技艺实践,实现了“可观、可玩、可学、可买”的体验闭环。她说:“我们要让来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珠宝背后的文化与温度。”
在版权保护方面,水贝万山亦走在全国前列。针对行业长期存在的仿冒难题,她推动建立版权登记与交易机制,联合设计师、工厂、品牌商发起“正品溯源”行动。最具代表性的是设计师杜半的“心里有你”系列,通过多方联合发布与推广,显著降低了仿冒风险。“后来不再是我们在推动,企业自发组织起来——这就是生态的力量。”
谈及行业未来,陈晔平清醒而坚定。在她看来,当前珠宝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消费疲软等挑战,破局之路在于“文化赋能、设计创新与品牌化建设”。她坚信,“珠宝是表达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唯有注入文化内核、强化原创设计、打造消费者品牌,才能跳出价格战、走向价值战。
她的梦想,是在水贝打造一个代表“深圳珠宝”的全球性品牌。“我希望未来人们提到深圳时,不仅能想到科技,也能认可我们的珠宝。”与此同时,她也积极推动中国珠宝品牌出海,将水贝的供应链能力与设计优势输出至全球市场。
从老旧工业园区到珠宝文化平台,陈晔平以二十余年的坚守与创新,诠释了何为“破局者”。她说:“深圳这座城市给予我们最大的礼物,就是敢闯敢试的精神。”而她与水贝万山的故事,正是这种精神最生动的注脚。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徐雅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