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人·暖心事 | 罗田社区暖心帮扶照亮困境女童成长路

09-03 08:12
摘要

“感谢社区三年多的帮扶,让我圆了学习梦”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迅 通讯员 刘玲 陈淑冰 文/图

“感谢社区哥哥姐姐们这三年多的帮扶,让我圆了学习梦。”8月下旬,在英德读初中的小花(化名)抱着崭新的文具,与父亲一同走进罗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父女俩郑重地将一面绣有“为民办实事 真情暖人心”的锦旗递到社区工作人员手中,小花稚嫩的脸上满是感激。这面锦旗,不仅是对罗田社区三年多来暖心帮扶的认可,更见证了一个困境家庭在社区助力下重燃希望的全过程。

社区工作人员为小花辅导功课。


多方构建帮扶链

破解困境助复学

时间回溯到2022年初的一个工作日,罗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前的广场上正在举办公益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在引导居民参与时,注意到人群中有一对父女格外沉默——父亲面色憔悴,身边的小女孩则低着头,紧紧攥着父亲的衣角。“小朋友,今天不用上学吗?”工作人员主动上前询问,这才揭开了一个令人揪心的家庭困境。

小花的母亲因癌症去世,为治病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还欠下了债务。此后,小花与父亲相依为命,远在老家的哥哥则由亲戚照料。为了还债和养家,小花的父亲在工厂里不得不忙碌到深夜,根本无暇照顾女儿。由于无人接送且经济拮据,本应坐在四年级课堂上的小花被迫辍学。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绝不能让她因为贫困失学。”罗田社区党委迅速联动燕罗街道公共服务办、妇联以及社工站组建了“护花小组”,构建起“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扶链。

针对入学难题,“护花小组”成员与第五学区教育办联系,最终确定学校助其完成小学学业。考虑到小花辍学时间较长,社区特意安排了志愿者上门为她辅导,补齐落下的课程。

经济帮扶同步跟进。社区党委积极对接市慈善会、发动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并在内部发起“爱心接力”捐款,党员干部带头捐赠,居民们纷纷伸出援手。此外,社区常态化开展的“跳蚤市场”专门设立了“爱心摊位”,居民捐赠的手工艺品、儿童书籍、闲置玩具经义卖后,所得款项部分归入小花的帮扶基金。三年多来,社区累计为小花募集善款21900元。

温情延续护航路

点亮童心助成长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罗田社区工作人员深知,单纯的物质帮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家庭困境。“护花小组”与小花父亲深入沟通后,达成了一份特殊的“储蓄约定”:除募集的善款外,社区每月提供部分生活物资和学习用品,但前提是他必须每月存下500元。“一开始觉得存不下钱,但社区这么用心帮我们,再加上作为一名父亲的责任,我得努力撑起这个家。”小花父亲感慨道。

物质之外,心灵的陪伴同样重要。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初见小花时,她因长期缺乏陪伴而性格孤僻,与人交流时总是低着头,说话声音小得像蚊子。为了帮她打开心扉,社区经常邀请她参加公益性活动及暑期公益培训,学习绘画、书法和舞蹈,组织她与其他儿童一起开展联欢活动。慢慢地,小花变得开朗起来,不仅主动和社区工作人员分享学校趣事,还积极报名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看到小花从沉默寡言到笑容满面,我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罗田社区妇联主席麦燮莹说。

2024年,考虑到小花即将升入初中,而老家英德的教育资源更适合她长期发展,“护花小组”与小花父女反复沟通后,决定让她返乡就读。为确保转学顺利,社区提前与英德市教育局及当地中学对接,协助办理转学手续,并为她购置了学习用品。

如今,小花已在英德顺利开启初中生活。罗田社区并未因此停止帮扶,而是为她建立了“一人一档”成长档案,安排社工定期通过电话、视频了解她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每个困境儿童都是一颗等待发光的星星,社区会持续汇聚爱心力量,为他们照亮成长之路。”罗田社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困境儿童动态排查机制,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让关爱帮扶覆盖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