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艳 文/图
近日,前海“港澳青年十二条”补贴申报量迎来爆发式增长。这一热度飙升的背后,“AI赋能”功不可没。自今年7月31日,前海管理局发布“港澳青年十二条”2025年度个人类补贴申报指南以来,在8月1日—18日的申报期内,累计收到2123名港澳青年的个人类补贴申报,数量是2024年的4倍;机构类申报达1177单,为2024年的2.5倍。
政策红利惠及港澳青年,彰显前海强劲的吸引力与活力。据介绍,“港澳青年十二条”在支持港澳青年在前海实习就业、创业发展、居住生活三个方面提供资金补贴,符合条件的港澳青年可登录“前海企业服务一体化平台”进行申请。
“现在AI智能申报,提交马上看到预审结果,政策申报结束第三天,我就在前海管理局官网看到了补贴金额公示,前海速度让我惊喜!”深圳市嘉诚绿发科创控股有限公司香港青年杨利感慨。AI赋能补贴审批,大幅提高了审批效率和透明度。
AI+创新,政策红利“加速到账”
2025年4月,前海率先启动“AI+审批”改革,建设集“AI智能申报、AI智能助手、AI政策管理、AI智慧审批”等功能于一体的人工智能辅助审批系统,并于4月18日上线首批AI审核资金项目——外资奖励项目,实现随申随审、审完即发,思谋信息科技等5家企业提交申报后10天即获批扶持资金。
8月1日,专为港澳青年补贴设计的AI审核模块正式上线。借助业务流程重构、政策数字化及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港澳青年与其所在单位所需提交的申报材料大幅减少45%,个人类补贴扶持资金直接拨付至港澳青年个人账户,让港澳青年更快享受政策红利,切实增强获得感与归属感。
深圳市前海香港商会会员、创富湾(深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志鹏在收到补贴后,难掩兴奋之情,他表示:“这笔补贴我们计划投入到公司的发展中,用来全面提升软硬件水平。真的特别感谢前海推出的‘港澳青年十二条’等一系列暖心政策,这些政策实实在在帮我们降低了创业成本,让我在前海不仅能安心打拼事业,更能舒心生活,对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了底气和信心!”
加强“心联通软联通硬联通”,港澳青年人均可领取补贴超过4万元
与赵志鹏一同出现在第一批补贴公示名单的,还有深圳易事办贸易有限公司、深圳熹乐晶跨境电商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的36名港澳青年员工,合计获得超155万元补贴,人均可达4.3万元。
中免(深圳)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香港青年凌健表示:“从申报到到账全程透明,每步都清楚。就算申报资料不完善,系统也会说清原因,方便修改重报。这种公开让我们对政策更有信心,感受到前海满满的诚意。”凌健说,他将向更多香港伙伴推介前海,这里是香港青年最好的筑梦地。
前海始终将深港合作作为发展的核心主线,从基础设施联通、规则衔接、民生融合等多维度发力,加强“心联通软联通硬联通”,推动深港要素高效流动、产业深度协同、生活无缝对接。其中,让港澳居民,尤其是青年在前海感受到“家”的温暖,是实现“心联通”的关键。
一直以来,前海用真金白银和真心实意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2024年8月推出梦工场“1510”新模式,以“1元入驻孵化、5亿组建基金、1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等举措,提供坚实保障。截至7月31日,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在园团队535家,累计培育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家;已推动香港大学青年科创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前海前沿技术创新中心等香港重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入驻前海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平台;连续10年举办前海粤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吸引10000余个项目参赛,其中港澳台及国际项目超5000个、香港项目超2500个,前海已成为港澳青年逐梦的热土。
审批全程透明化,筑牢“廉政防火墙”
AI让审批更透明高效。前海“AI+审批”模式构建严格风险防控体系,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预,人工环节全程电子化留痕,真正做到“过程留痕、数据可查、风险可控”,实现智能审批、阳光审批、清廉审批。据悉,前海将借助AI技术赋能,推动政府治理理念革新,持续提升廉洁治理效能。
“如今申报环节引入了AI预审,流程进度能随时查看,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前海的政务服务真是太贴心了。”赵志鹏感慨道。据了解,前海借助智能审批监管体系,审批全流程实现了可跟踪、可追溯,政策兑现的透明度得到大幅提升。
未来,前海将持续推进“AI+港澳青年补贴”模块迭代升级,进一步简流程、减材料、缩时间,按下政策兑现“加速键”。另外,前海将持续深化“AI+政务服务”,聚焦港人港企高频办事需求,推动更多服务事项实现“指尖办理”“秒速审批”,通过智能化手段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全周期的优质政务服务,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营造更优质便捷的环境,助力其扎根前海实现发展梦想,共谱深港合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