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滑课程、绘画启蒙、亲子嘉年华……这个暑假,东晓街道独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社区青少年准备了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过好暑假。
据了解,东晓街道独树社区积极推进“百千万工程”,以暑假假期为契机,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公益+运营”双轮驱动服务模式,通过整合多方社会资源,打造“1+2+N”立体化服务矩阵(“1”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即居民及青少年群体,“N”即多元社会组织),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党群服务中心运营,为社区青少年量身定制“假期菜单”。
“公益+抵偿”模式 减轻家庭教育负担
“在社区就能上兴趣班,离家近,学费还比外面优惠很多!”在东晓街道独树社区,一位家长在陪伴孩子上绘画课时说。
独树社区聚焦双职工家庭及新就业群体子女暑期照护、家庭教育支出负担过重等难题,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联动多方力量构建服务矩阵,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为社区青少年打造硬笔书法、少儿绘画、编程、乐高、体育等精品课程。
据悉,独树社区教育课程以“公益+低偿”模式运营,社区主动搭建平台,整合合作资源,为居民和合作培训机构提供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作为教学空间,通过对项目和机构严格把关、精准引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培训机构则发挥专业优势,派出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提供教学活动材料,仅收取低价的培训费用,为居民提供培训课程,比如在暑假期间,备受欢迎的硬笔书法课培训,每90分钟的课程仅需50元;颇受女性青睐的瑜伽健身课,费用更是低至25元/小时。亲民的价格背后,是专业的教学质量,这种“双向奔赴”的合作模式,让优质普惠课程走进居民生活圈,既为辖区孩子提供了专业的学习平台,又减轻了家庭的教育支出负担,让家长告别“鸡娃”焦虑。
“家门口”的公益课堂 绘就孩子缤纷假期
7月7日,独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迎来2025年暑期课堂第一堂课。课堂上,刚参加完高考的志愿者陈雨桐同学用“费曼学习法”辅导小学生完成数学作业。
为解决社区居民暑假“带娃难”的问题,独树社区开展暑假课堂活动。和传统的暑假托管形式不同,独树社区暑假课堂设置课业辅导、非遗传承、中国文学、双语阅读等七大主题板块,并衍生出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课堂运用“高低龄青少年”结对互助形式,每日招募6名社区大学生、高中生志愿者,结对开展课堂陪伴与课业辅导服务,还特别邀请华南农业大学学子作为讲师,为社区青少年带来粤语文化体验课。这种“高校+社区”的公益课堂形式既为辖区青少年带来丰富的暑假体验,也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双向赋能,互促互进。
此外,独树社区还携手培训机构,开展硬笔书法、绘画、编程、乐高等公益课程,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更多元、更丰富的暑假活动体验;利用暑假假期,打造“亲子嘉年华”活动等亲子活动项目,通过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性的多元体验环节,为社区亲子家庭搭建互动桥梁,助力构建温馨和谐的社区情感共同体。
独树社区坚持边实践边总结,通过居民需求和满意度调查、活动效果追踪等方式,及时了解和捕捉居民反馈,确保项目内容贴近居民多样化、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服务需求,真正实现“民生工程”的普惠性。
独树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实践是构建“公益为基、运营为翼”新型社区服务生态的积极探索。通过建立“需求调研-资源匹配-服务评估-优化迭代”闭环管理机制,独树社区已形成包含6家合作机构、28名专业导师的资源库。未来,独树社区将持续深化“公益+运营”模式创新,引入更多元的社会力量,丰富课程内容与服务形式,通过构建社区主导、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真正实现服务居民、惠及民生的目标。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吴德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