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育人才,为产业赋新能!龙岗这个珠宝工匠学院揭牌成立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龚莉雯 文/图
08-01 12:5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7月31日,龙岗区南湾珠宝工匠学院揭牌仪式暨匠心故事会在李朗国际珠宝产业园举行。龙岗区总工会、南湾街道总工会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与珠宝行业协会代表、园区企业负责人、匠师库成员及产业工人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助力珠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刻。

破解产业困局,“家门口的学院”应势而生

“在珠宝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的关键期,我们迫切需要一个能破解‘智能转型缺技工、技能提升缺路径、匠心传承缺载体’的平台。”南湾街道总工会主要负责人表示,学院以“工会搭台、资源整合、工匠领衔”为模式,由街道总工会牵头,联动相关部门,汇聚中盛珠宝、翠绿首饰、甘露珠宝、黄金谷等龙头企业资源及链接深圳市第三职校课程资源,旨在打造集“工匠精神传承地、技能人才孵化器、产业升级助推器”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随着红绸缓缓落下,南湾珠宝工匠学院正式宣告成立。现场同步举行了匠师库代表聘书颁发仪式,胡秋炎、马楚雄、胡景、唐恒等8位资深专家与技能大师组成的“珠宝产业劳模工匠宣讲团”接过聘书,他们将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播者与技能传承的领路人,为学院“一院三库”(珠宝工匠学院+课程库+匠师库+制度库)建设注入核心动能。

三维赋能体系,铺就产业与人才共兴之路

据介绍,学院将通过三大维度为珠宝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在产业升级赋能方面,打破传统培训壁垒,拟开设3D建模、AI设计、智能制造工艺等数字化课程,助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在职工成长赋能方面,除专业技能培训外,融入职业规划指导、职场沟通等课程,推动“熟练工”向“高技能人才”跨越;在匠心传承赋能方面,依托“珠宝产业劳模工匠宣讲团”开展“匠心故事会”分享活动,让“专注、求精、创新”的工匠精神可感可学。

“这不仅是技能提升的课堂,更是实现职业梦想的舞台。”职工代表激动地说,“从基础工艺到数字化技术,从个人成长到行业趋势,在这里能学到全链条的知识,太解渴了!”

老匠人与新技艺碰撞,共话行业未来

揭牌仪式后,“匠心故事会”环节温情启幕。非遗传承人、匠师库成员代表胡秋炎分享了自己从家族学徒到“深圳卓越工匠”的成长历程。

“工匠的肩膀,既要扛得起刻刀上的传承,也要担得起行业发展的责任。”他的话引发在场工匠共鸣。胡秋炎坦言,传统工艺面临“人难招、技难传”的困境,而工匠学院的成立正是破局的关键。其提出的“传统工艺数字化保存”“校企联合培养非遗学徒”等行业痛点和破局建议,更让大家看到老手艺在新时代的突围路径。

活动尾声,“AI助力办公提效系列课程之AI PPT生成”实操培训,成为技术亮点。学员们纷纷表示,这场“接地气”的课程,让他们找到了技能和传播的结合点,更有信心走进课堂、站上讲台,传播正能量。

珠耀南湾启新程,共绘产业蓝图

“学院的成立是南湾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缩影,更是区域珠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南湾街道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工匠学院为枢纽,深化“代表+工会”机制,让学院建设更贴民心,组建“珠宝产业星级工会联盟”,链接直播、信息技术等跨界资源,让珠宝工艺与时代同频。通过技能竞赛、跨界交流、成果展示等活动,让更多产业工人成长为“懂技术、善创新、有情怀”的珠宝工匠。

据了解,接下来学院将开展“智创珠宝”“璀璨文化”“职场领航”三大系列课程,持续推进“行业交流+技能竞赛”双轮驱动模式,通过“以赛促学、以赛选才”树立技术标杆,促进资源互通与人才培育。助力南湾珠宝产业焕发全新活力,为龙岗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更加璀璨的篇章。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秦天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徐恬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通讯员 龚莉雯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