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龙岗区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中,聚焦城镇建设,梳理形成6项任务、25项举措,通过采取“重点攻坚、倒排工期、政企协作”等一系列“组合拳”创新举措和专项行动,真抓实干创佳绩,为龙岗“四有”典范城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既提升了城市品质,又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数。
记者了解到,龙岗区在城中村整治提升中,通过多元化的改造模式,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美净优”的转变。首批城中村整治提升项目整体形象进度已达97%,其中平湖街道山厦新村、吉华街道凉帽新村等7个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成为区域亮点。坂田街道禾坪岗村、中心围村等项目力争年底前完工。此外,龙岗区还聚焦民生工程下足硬功夫,啃下一个个“硬骨头”,注重保留城中村的特色文化,如凉帽新村通过策划“凉帽书院”项目,推动城村经济转型,打造艺术赋能的活力城村示范项目。这种“文化赋能”的改造模式,不仅提升了城中村的居住环境,还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新的经济机遇。
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龙岗区探索出了一套创新性的资源整合方案,通过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三方协同机制,不仅有效突破了传统改造项目的资源瓶颈,更形成了可持续的社区微改造模式,这种多方共赢的模式既保障了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又增强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让社区更新真正成为全民参与的民生工程。目前,全区正在施工的14个综合类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愉园新村工程进度已达97%,其他13个项目工程进度为86%。通过老旧小区改造,龙岗区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还为城市增添了新的活力。
据龙岗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龙岗区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坚持以需定建,科学规划,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与产业布局相匹配。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118套,完成率达123.1%,并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1576套。此外,还通过摸底全区各建设筹集渠道项目,形成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储备库,为未来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龙岗区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聚焦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医疗方面,龙岗中心医院外科综合楼项目总形象进度约88%,龙岗区中医院医疗综合大楼工程总体形象进度约91%。教育领域,平湖北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总形象进度约91%,园山街道永福路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项目稳步推进。龙岗区还积极探索养老配套服务,园山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工程处于项目设计方案确认阶段,通过引进社会力量提供医养结合、保健康复、长者助餐等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与此同时,龙岗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注重盘活“微循环”,打通“断头路”。2025年上半年,新开工坂田街道坂福北路等12个项目,完工昌新路等4个项目。龙岗大道大运枢纽段下沉工程总形象进度完成97%。同时,龙岗区因地制宜推进停车泊位建设,厦村立体车库已于5月13日启用并试运营,沙塘布立体车库预计新增车位300个,有效缓解社区停车难问题。此外,龙岗区积极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龙岗区在“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中发力推进“绿美龙岗”建设,2025年已种植4.4万株树木,进度达110%;加快构建高质量碧道,截至6月底,累计建成碧道122.87公里。此外,龙岗区还谋划骑行道系统,打造休闲驿道,已完成10.5km休闲骑行道打造,并新建一处雪竹径公园骑行驿站。通过这些举措,龙岗区不仅提升了城市生态环境品质,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空间。
记者获悉,龙岗区在“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中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通过融合在地文化,赋能城市发展。园山文体中心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总形象进度约66%,宝龙文体中心已基本完工。此外,龙岗区聘请顾问专家团队策划凉帽新村活力计划,以凉帽书院为载体推动城村经济转型,实现新文旅消费和美育产业集聚,打造艺术赋能凉帽新村活力城村示范项目。同时,龙岗区持续推进“城市书房”品牌建设,已建成并对外开放的新型阅读空间共7个,累计接待读者32万人次,外借图书13万册次,举办活动43场。
2025年上半年,龙岗区“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突出:城中村与老旧小区改造采用创新模式,7个改造项目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完成123.1%;公共服务设施持续完善,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绿美龙岗”建设稳步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深入开展,有效促进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相融合。
编辑 李璐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