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要打开‘虚拟社区’平台,在家就能预约共享空间,还能抢星空乐园门票,咱们老百姓的生活真是越来越舒心!”家住安良新村的王阿姨欣喜地分享。自今年3月安良社区作为园山街道首批“虚拟社区”试点上线以来,这个集便民服务、趣味活动、资源整合于一体的线上阵地,迅速融入居民的日常,成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贴心伙伴”。
打开“虚拟社区”,停车预约、托育咨询、文体活动报名等高频需求一目了然,居民无需多跑一趟,动动手指即可轻松办理。截至目前,平台累计访问量已超33万次,访问人数达4.6万人次;发布精彩活动530个,浏览量超44.7万次,共享空间预约使用超9千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社区始终坚持“党委引领”,精准对接居民需求、踏实服务所留下的坚实足迹。
安良社区的实践,正是园山街道推进“虚拟社区”建设的生动缩影。目前,街道已在安良、荷坳、保安、西坑、大康、银荷6个社区全面上线“i龙岗”虚拟社区小程序,以“一社区一特色”为核心思路,推动各社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聚焦居民差异化需求打造专属智慧服务场景。从安良的“暖新服务”,到其他社区的困弱群体赋能、教育资源整合、特色产业融合等,街道正以点带面构建24小时“一站式全民共享智慧服务”网络,覆盖居民出行、文体、育儿、养老、健康等高频需求,让数字化便民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精细运营:“责任到人+资源联动”双轮筑基
高效运营是“虚拟社区”保持活力的关键。园山各社区将运营任务拆解为“责任清单”,资源对接、场景开发、数据提升等工作明确到部门、落实到人,每日复盘、快速响应,确保问题及时处理。社区党委书记多次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手把手教安全员、网格员熟练使用平台,并将推广融入日常走访——哪怕独居老人不熟悉手机操作,网格员也会上门一对一教学,真正做到“服务不落一人”。
在资源整合方面,社区构建起“内外联动”多元体系。对内,深度整合辖区资源:联动商超推出专属优惠,协调酒店提供公益住宿,整合餐饮打造“暖新餐厅”,并引入卡丁车、星空乐园等体验业态。例如,安良社区把握努比亚星空乐园开业契机,争取200张免费体验券,通过“虚拟社区”平台面向居民发放,首次实现线上认证申领、线下核销入园的数字化惠民新模式。大康社区链接了本地知名乳鸽店,每周在虚拟社区平台放出20只免费乳鸽名额。一上线,10分钟就抢光。对外,积极衔接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将优质项目、专家讲座“请进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专业服务,也拓展了社区服务的外延。
精准服务:“暖新行动+分层关怀”破题覆盖
最让居民称道的,是“虚拟社区”精准解决生活痛点的系列“暖新”举措。针对社区地域广、巷道窄、老年人出行难的问题,打通了办事、就医、参与活动的“最后一公里”;“暖新餐厅”通过“为老暖蜂・专享优惠”,切实缓解老年人及新就业群体“就餐难、就餐贵”的难题。
除此之外,园山各社区还围绕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构建分层服务矩阵:为青少年推出暑期班、手工科普等趣味活动。如西坑社区针对暑期“带娃难”,推出“月科学越有趣”系列实验课,场场爆满;荷坳社区聚焦适老化服务,上线社区“夕阳红”服务中心,吸引长者参与健康讲座等活动。
居民参与:“品牌化升级+积分激励”唤醒活力
为了让社区活动更具辨识度和影响力,社区推动活动从“单向派福利”向“品牌化运营”转变。此前平台虽有点赞抽奖、门票派发等轻量活动可快速引流,但难以形成长期吸引力。如今,安良社区整合资源,通过“线上报名+线下体验”双线融合,推出“美好生活节”品牌活动,已成功举办四期,覆盖美食、运动、科学等多元主题,丰富辖区群众生活。
积分激励机制则进一步点燃了居民的参与热情。居民可通过每日登录、参与活动积累积分,用于兑换丰富礼品。这一机制不仅培养了大家“打开平台看一看”的习惯,更实现了对长效使用的持续激励,让参与社区活动逐渐成为居民的生活新风尚。
从最初的“线上便民窗口”到如今深入日常的“数字伙伴”,“虚拟社区”的每一次迭代,都围绕居民的真实需求展开。一项项贴心服务、一场场精彩活动,将“便利”织进柴米油盐,让“温暖”蔓延至社区每个角落,持续提升了居民家门口的幸福感。而园山街道正以这样的实践为基础,持续将便利与温暖传递到更多居民身边,为龙岗区智慧社区建设书写着鲜活的“园山答卷”。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汤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