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为媒忆峥嵘 深圳“芬芳诗社”深读诗会致敬抗战精神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09-02 01:5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8月31日,深圳市龙岗区退役军人健康牙科服务基地(一欣口腔)多功能厅内诗意涌动,“铭记历史,诗颂峥嵘”——“芬芳诗社”深读诗会沙龙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专题活动在此举行。50余位诗词爱好者与残疾朋友齐聚,以诗词为媒重温抗战历史,传承爱国精神。

当天,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全体人员起立合唱,激昂旋律点燃现场氛围。会议强调,值此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以诗词为纽带回望那段烽火岁月,既能让后人透过字里行间触摸历史的温度,更能在平仄韵律中深切感悟先烈们的家国情怀,从而将不屈的抗争精神与厚重的历史记忆代代相传。

特邀嘉宾赵秀敏以“回首春帆一慨然——诗词共话抗战风云”为题展开分享。她绘制14年抗战时间轴,串联起李贯慈《哭辽东》、吉鸿昌《就义诗》、毛泽东《沁园春・雪》等经典诗作,结合“文夕大火”等历史细节,生动再现战火中诗词承载的民族气节。从悲壮的呐喊到胜利的豪情,诗句间的家国大义令在场者动容。

互动环节中,诗友围绕“抗战诗词与当代精神传承”热烈讨论。一位残疾诗友感慨:“赵老师的分享远超预期,陈寅恪、郁达夫的诗作与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都有涉及,收获颇丰。”针对“和平年代如何传承抗战精神”的提问,赵秀敏回应:“抗战诗词是精神火种,需在诵读中内化爱国、坚韧的信念,在生活中践行担当。”

朗诵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残疾诗友郭甜甜朗诵《沁园春・雪》,“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豪迈引发全场跟读;李金日、凌小凤演绎《英雄》,用声音塑造勇士群像;周川的《如果我生活在那个时代》以假设视角致敬先辈,《永世不忘》则直抒“铭记历史”的信念,赢得阵阵掌声。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浸润心灵的诗词盛宴,更是一次直抵灵魂的精神洗礼。大家表示,将带着这份跨越时空的感动与力量,把对历史的铭记刻进心里,把对先烈的致敬融入行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始终坚守那份来自峥嵘岁月的不屈与担当,以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的奋斗华章。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中华诗词学会残疾人诗词工作委员会、广东中华诗词学会、深圳市长青诗社具体指导,深圳市橄榄树残友互助中心联合深圳狮子会华天服务队、一欣口腔(深圳旗舰店)等共同主办。

编辑 白珊珊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徐恬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实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