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会歌词曲作者何沐阳:“气势如虹”代表大湾区的一种姿态和决心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10-09 20:3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大湾区在全国有引领和带动作用,且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所以‘气势如虹’这个词一下子就从我的脑海里迸发出来。”十五运会会歌《气势如虹》词曲作者何沐阳介绍,“气势如虹”是这首歌的“歌眼”,每一位运动健儿在运动场上奋力展现拼搏精神,就是一种“气势如虹”。这届全运会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精神引领”,“气势如虹”既代表体育精神,也代表粤港澳大湾区的一种姿态和决心。

何沐阳曾十年生活在深圳,也对广州、香港等地非常熟悉。他透露,十五运会会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珠江。“那天我在阳台看珠江,夜空有闪电,像一条红线把城市串起来,脑子里就蹦出‘气势如虹’四个字。” 他立即展开搜索,发现华语乐坛没人用过,“就是它了,天赐歌名。” 在他看来,歌曲不仅要包含粤剧、岭南音乐、现代舞曲、电子音乐等元素,还要着眼于“动起来”,充分展现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活力与潜力。

据悉,《气势如虹》还制作了粤语版本,不仅在调性上具备岭南音乐特性,还尝试加入粤剧老生唱段。歌曲桥段中“红日满天照大湾,万千气象金光灿灿”的设计,融入经典粤剧《帝女花》的音乐元素,向岭南传统文化致敬。“歌曲最后一句歌词‘笑看世界的海阔天空’,这里面的‘海阔天空’有向Beyond乐队《海阔天空》致敬的意思,但我更多想表现的是展望大湾区的未来。”何沐阳指出。

“现在王一博录的这版《气势如虹》很有青春气息和正能量。”何沐阳认为,作为目前很有流量的歌手和演员,王一博身上有一种力量和倔强,与《气势如虹》这首歌比较相符,这首歌某种意义上传递的就是运动激情、澎湃能量,他的形象非常贴合。“音乐本身就是记忆的一部分。《气势如虹》在十五运会上唱响,希望它流传出去后,能够成为国人在新时代下承载着人文温度的共同记忆。”何沐阳表示,“希望10年后,人们在绿茵场、校园、街头巷尾再次听到《气势如虹》,依然能想起2025年那个奔跑的自己。”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